第三百四十七章 怕你出事(1 / 2)
第三百四十七章 怕你出事
盛儒从内殿出来时,辛钟灵和楚墨已经站到了御德殿门口,因内殿一直没有动静,辛钟灵也就懒得再做偷听这种事情,可枯坐也是尴尬,就站在门口,和楚墨看着这散布宫闱的绵绵细雨,各自想着这宫里的雨该何时才会停。
两人看到盛儒出来,见盛儒脸色不太好,也就没多问多言什么,三人一并在门口站了片刻,就远远的看到宫道一头走过几个人来。
打头的男子体态修长,俊美刚毅,辛钟灵一眼就认出那是盛易,下意识就跨过门槛,朝屋檐下迎过去几步。
盛易正顶着细雨和旁边的张家父子说着话,张承玉忽然笑着打趣道:“还真是没想到,你和令夫人两次成婚,婚后多年,连孩子都有了,这两人的关系居然还像新婚时那般好,如此……可真是羡煞旁人。”
听到这话有些古怪,盛易神色微愣,张承玉笑了笑,转头就朝御德殿方向看过去。
盛易顺着张承玉看过去的方向,几乎是一眼就确定殿前正头站着的人是谁,唇角止不住上扬,他扭头和张家父子打了招呼,就先一步朝御德殿走过去。
“怎么湿漉漉的,过来的时候没打伞。”盛易几步站到屋檐下,抬手就摸了摸辛钟灵的头发,只不过掌心触及额头,入手居然滚烫,他神色一震,接着便脸色沉沉,皱着眉将辛钟灵扣进了怀里。
辛钟灵本来就有些头晕,现在有了可以依靠的地方,顿觉双腿没了力气。
她软绵绵的靠在男人怀里,微仰着头道:“我怕你出事,就忘了伞了……没事。”
不过才说一句话,盛易就看到怀里的丫头一脸难受的皱了皱眉,心里一阵心疼,也就不想再在宫里耗着了。
“我先带钟灵回去,余下的安排,殿下就自行看着办吧。”他抱起辛钟灵就要走,可刚走出一步,想到还在下着雨,抬眸四顾,就看着已经走过来的张承玉道:“承玉,借你披风用用,改日还你。”
张承玉看到辛钟灵被抱在怀里,想着莫不是病了,便解了披风,几步送了过来,“这是怎么了?”
盛易一句话没说,接过披风,将辛钟灵裹的严严实实,然后抱着人就朝雨里走过去。
姜行连忙在后面跟上。
屋檐下的几人都朝雨中的人看着,见人已经走远,张承玉才笑着对盛儒拜了拜,“太子殿下,内阁那边的几位大人已经安排妥当,一早赶着过来上朝的各位大人,也被安排在了宣政殿等候。”
盛儒一时没回话,他抬头看着连绵不绝的雨线,心里的沉重感一重高过一重,到最后,忽然感觉到心里有什么断了,他才暗暗沉了一口气,朝雨中走过去,“走吧,去宣政殿。”
九月初九,下了几天的雨总算是停了下来,院中阳光明媚,天空蓝的连一丝白云都没有。
辛钟灵病了两天,就连今天早上起身,也是被盛易亲自喂了一碗伤风药,才被允许去院子里晒晒太阳。
院子里的石桌、石凳上早就垫上了毛绒垫子,所有的毛绒垫子都是周钱氏亲手缝的,说是前两日下雨无法出门,就寻摸着将整个宅子里的石桌、石凳上,都绣了一套这样的毛绒垫子。
辛钟灵懒洋洋的侧趴在桌上,正扯着桌面上深褐色短绒垫子上的绒毛,盛易就坐在她旁边,和她说着从九月初五夜里就已经开始的宫变事件。
九月初四,老皇帝见了言侯,却在当天晚上得知言侯没出城,于是九月初五又让影卫常德送诏书和兵符给齐王,却被暗中盯梢的王公公全部禀报了太子盛儒,盛儒当时就将兵符和诏书拦了下来,并杀了影卫常德。
九月初五下午,盛儒带着兵符和诏书单独约见盛易,两人商议之后,就找人模仿皇上笔记,写了一封带有皇上笔迹和印章的信以及半块兵符,送去了碧江镇齐王处。
信上没提皇位,只提救驾和软禁的事,也是当天,太子命人封锁宫门和御德殿,并用了能够令人昏睡的熏香,使老皇帝那两日一直浑噩不清。
齐王收到书信,当即送信入城,问赵乾义情况。赵乾义明说宫内情况,齐王便认为软禁一事不假,便连夜亲赴西北大营调兵,却也只是调来一万(没有调兵诏书),加上他自己的亲兵,也就两万。
九月初七,齐王带兵赶到京城,先是大军停在城外百里,然后通知赵乾义联系宫里,里应外合。而这时,赵乾义得知太子将在今夜约见内阁首辅、次辅,以及一些大臣在宣政殿见面。
赵大人怀疑太子是想和自己的拥护者商议立位之事,就和齐王商议,当夜动手,顺便将宣政殿中的所有太子同党一并围剿。
其实当夜,一切不过圈套,请君入瓮的计策而已。利用的就是齐王已经达到极致的妒忌之心。
九月初七当夜,齐王因谋反被杀,在百姓中的声望瞬间降到谷底,九月十号,国丧。
三天后,太子盛儒登基。盛易被封为忠勇侯,陈远搏被封镇国将军,袁虎被提二品奉远将军,张乾平调吏部尚书,掌六部之首;张承玉提三品大理寺卿;同日,齐王同党全部诛杀,其子女后代,全部流放。 ↑返回顶部↑
盛儒从内殿出来时,辛钟灵和楚墨已经站到了御德殿门口,因内殿一直没有动静,辛钟灵也就懒得再做偷听这种事情,可枯坐也是尴尬,就站在门口,和楚墨看着这散布宫闱的绵绵细雨,各自想着这宫里的雨该何时才会停。
两人看到盛儒出来,见盛儒脸色不太好,也就没多问多言什么,三人一并在门口站了片刻,就远远的看到宫道一头走过几个人来。
打头的男子体态修长,俊美刚毅,辛钟灵一眼就认出那是盛易,下意识就跨过门槛,朝屋檐下迎过去几步。
盛易正顶着细雨和旁边的张家父子说着话,张承玉忽然笑着打趣道:“还真是没想到,你和令夫人两次成婚,婚后多年,连孩子都有了,这两人的关系居然还像新婚时那般好,如此……可真是羡煞旁人。”
听到这话有些古怪,盛易神色微愣,张承玉笑了笑,转头就朝御德殿方向看过去。
盛易顺着张承玉看过去的方向,几乎是一眼就确定殿前正头站着的人是谁,唇角止不住上扬,他扭头和张家父子打了招呼,就先一步朝御德殿走过去。
“怎么湿漉漉的,过来的时候没打伞。”盛易几步站到屋檐下,抬手就摸了摸辛钟灵的头发,只不过掌心触及额头,入手居然滚烫,他神色一震,接着便脸色沉沉,皱着眉将辛钟灵扣进了怀里。
辛钟灵本来就有些头晕,现在有了可以依靠的地方,顿觉双腿没了力气。
她软绵绵的靠在男人怀里,微仰着头道:“我怕你出事,就忘了伞了……没事。”
不过才说一句话,盛易就看到怀里的丫头一脸难受的皱了皱眉,心里一阵心疼,也就不想再在宫里耗着了。
“我先带钟灵回去,余下的安排,殿下就自行看着办吧。”他抱起辛钟灵就要走,可刚走出一步,想到还在下着雨,抬眸四顾,就看着已经走过来的张承玉道:“承玉,借你披风用用,改日还你。”
张承玉看到辛钟灵被抱在怀里,想着莫不是病了,便解了披风,几步送了过来,“这是怎么了?”
盛易一句话没说,接过披风,将辛钟灵裹的严严实实,然后抱着人就朝雨里走过去。
姜行连忙在后面跟上。
屋檐下的几人都朝雨中的人看着,见人已经走远,张承玉才笑着对盛儒拜了拜,“太子殿下,内阁那边的几位大人已经安排妥当,一早赶着过来上朝的各位大人,也被安排在了宣政殿等候。”
盛儒一时没回话,他抬头看着连绵不绝的雨线,心里的沉重感一重高过一重,到最后,忽然感觉到心里有什么断了,他才暗暗沉了一口气,朝雨中走过去,“走吧,去宣政殿。”
九月初九,下了几天的雨总算是停了下来,院中阳光明媚,天空蓝的连一丝白云都没有。
辛钟灵病了两天,就连今天早上起身,也是被盛易亲自喂了一碗伤风药,才被允许去院子里晒晒太阳。
院子里的石桌、石凳上早就垫上了毛绒垫子,所有的毛绒垫子都是周钱氏亲手缝的,说是前两日下雨无法出门,就寻摸着将整个宅子里的石桌、石凳上,都绣了一套这样的毛绒垫子。
辛钟灵懒洋洋的侧趴在桌上,正扯着桌面上深褐色短绒垫子上的绒毛,盛易就坐在她旁边,和她说着从九月初五夜里就已经开始的宫变事件。
九月初四,老皇帝见了言侯,却在当天晚上得知言侯没出城,于是九月初五又让影卫常德送诏书和兵符给齐王,却被暗中盯梢的王公公全部禀报了太子盛儒,盛儒当时就将兵符和诏书拦了下来,并杀了影卫常德。
九月初五下午,盛儒带着兵符和诏书单独约见盛易,两人商议之后,就找人模仿皇上笔记,写了一封带有皇上笔迹和印章的信以及半块兵符,送去了碧江镇齐王处。
信上没提皇位,只提救驾和软禁的事,也是当天,太子命人封锁宫门和御德殿,并用了能够令人昏睡的熏香,使老皇帝那两日一直浑噩不清。
齐王收到书信,当即送信入城,问赵乾义情况。赵乾义明说宫内情况,齐王便认为软禁一事不假,便连夜亲赴西北大营调兵,却也只是调来一万(没有调兵诏书),加上他自己的亲兵,也就两万。
九月初七,齐王带兵赶到京城,先是大军停在城外百里,然后通知赵乾义联系宫里,里应外合。而这时,赵乾义得知太子将在今夜约见内阁首辅、次辅,以及一些大臣在宣政殿见面。
赵大人怀疑太子是想和自己的拥护者商议立位之事,就和齐王商议,当夜动手,顺便将宣政殿中的所有太子同党一并围剿。
其实当夜,一切不过圈套,请君入瓮的计策而已。利用的就是齐王已经达到极致的妒忌之心。
九月初七当夜,齐王因谋反被杀,在百姓中的声望瞬间降到谷底,九月十号,国丧。
三天后,太子盛儒登基。盛易被封为忠勇侯,陈远搏被封镇国将军,袁虎被提二品奉远将军,张乾平调吏部尚书,掌六部之首;张承玉提三品大理寺卿;同日,齐王同党全部诛杀,其子女后代,全部流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