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2 / 4)
杨士修无奈后退,又喊一句:“我再加一倍,高于孟家三倍!”林氏兄妹没回头,倒是又招来孟聿衡一记马鞭。杨士修怒了,冲孟聿衡呼喝:“孟聿衡,你欺人太甚。”
孟聿衡甩出第三记马鞭。他杨士修跑他家里抢他的女人,他还好意思说自己欺人太甚,脑子有病吧!
杨士修面对孟聿衡,起初是有些心虚。但连着三记马鞭,杨士修也起了气性,小姑娘是住在他孟家庄子里,可只要没正名,他也可以遣媒人上小姑娘家讨她做妾!孟聿衡一副小姑娘是他的模样,越看越讨厌!想着,杨士修向孟聿衡挥出了马鞭。
林宝城牵着马缰前行。林宝颐骑在马上,心神不宁,频频回头,忍了又忍,她还是开口:“哥,他们打起来了。”
林宝城停步,抬眼看进宝颐眼睛,温言说:“打就打呗,关咱们什么事?”
“哥,孟聿衡又不比那沙场出来的杨家子,万一……”在哥哥的盯视下,林宝颐说不下去了。
“你没看到孟家小厮护卫吗,十多个呢,就算孟聿衡敌不过杨士修,想吃亏,那也不容易。倒是那杨家子,脑袋瓜不如孟聿衡灵活,又是单身匹马的反而容易吃亏。”林宝城说。
林宝颐放下心,回望一眼,呢喃四个字‘胜之不武’。
林宝城无奈摇头。杨士修好骗,宝颐也好糊弄。孟聿衡这种高门大户出来的尤其要脸面,就算是败,怕是也不会叫护卫小厮上去围攻杨家子。再来高门子弟也是人,权利、美人的所有权存在争议时,照样奉行强者为尊的原则。也就是说今天这种情况孟聿衡只许胜不许败,还要光明正大的胜。杨家子强掳宝颐的事不传出去还行,若传出去了,孟聿衡再败了,他这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又缓步前行一会儿,林宝城停下来回头看宝颐,说:“在咱家虽不让你出门可也没拘着你学这学那,你要干什么想干什么全随你心意。而这孟氏高门,能护佑你不少,偶尔出个门应该是可以的。只是大户高门,规矩多礼仪繁,你得时时处处谨言慎行;待孟聿衡娶了正妻,你的日子怕是更难过。”
林宝颐轻声说:“他娶了正妻,我还是要住庄子里,庄子里清静,有什么好难过的。”说完,话题一转,林宝颐说:“我想在这京郊置房买田。等三年后你过了秋闱,就带着爹娘嫂嫂来京郊住吧?”
林宝城没拒绝却也不曾应承,只是说了句:“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宝颐,跟我们走吧!”
作者有话要说:
☆、恨铁不成钢
林宝城并未在庄子滞留,中秋过后第二日便带上小妹宝琴走了。而中秋节当日孟聿衡和杨士修打过一架后直接折返回了京城;中秋过后第二日他爽约未来,转眼等至一旬之期,他依旧不曾露面。又等得二十天,一个月、两个月,孟聿衡也没着人送个只言片语。林宝颐眼里的等待慢慢消失,终被平静替代。秋闱高中、腊月大婚之期将至,他是不会再来了。
林宝颐苦,大秦嬷嬷坐一旁往小铜炉里扔黑炭,她觉得涩。少爷连着三个半月不曾踏进庄子一步,她这边想维系宝颐姑娘的吃穿用度一如从前,很难。不说别的,就是这取暖用的银霜炭,都需要掺着黑炭一起用。可是再难,日子也得过,想把这冬日熬过去,宝颐姑娘的各项用度都要缩水。好在姑娘心宽,少置两件衣裳,少端两盘菜品,她从不往心里去,该吃时吃,该睡时睡,该学时学,像小猪似的听话好养活。
想到这儿,大秦嬷嬷开口了:“姑娘,你该去海先生那儿读书了。”
“知道了,这就去。”林宝颐说着走过来,伸手在小铜炉上感受了下热度,随后说:“今儿天阴沉沉的,怕是要下雪。”
大秦嬷嬷点头。今年京城这块儿雨雪多,来年姑娘置的那二亩地应会大丰收。只是再丰收又能如何,都买不来一篓银霜炭。大秦嬷嬷大家奴仆出身,还真看不上那点田地出息。
可林宝颐不同,那两亩地是她仅有的固定资产,她宝贝地很。当然也就顺便关注了给她种地的佃户,大秦嬷嬷只听她又开口说:“崔家又添了个小孙子,一会儿你指个婆子过去给他家贺个喜。”
大秦嬷嬷心里惊怒:真的假的?这崔家三个月前不是要给孙子办满月宴吗,怎的又跑出来个孙子,这再能生也没这生法啊?送林宝颐去了海先生院里后,大秦嬷嬷招来婆子探问这崔家孙子的真假。
婆子一开口,大秦嬷嬷就明白了,那崔老汉生有五个儿子,三个月前办满月宴的是大儿子的小子,现在孙子是老二小子家的。同时婆子还汇报说那崔姓人家的老大媳妇肚子又鼓起来了,前两日老三家也添孩子了,是个丫头就没往姑娘这儿报;那老四媳妇再有三月也该生了,老五小子预定在腊月里娶媳妇,估摸着这一两日的也就给姑娘信儿了。
大秦嬷嬷坐椅上久久不能言语。宝颐姑娘置的这两亩地是给崔家人置的吧。
婆子见大秦嬷嬷不说话,又添了一句:“那崔姓人家也是个实在人家……”
话未完,大秦嬷嬷伸手拍桌案,斥道:“姑娘是个心善的,又不通庶务。她看不出来,你这老奴还看不出来?!未给姑娘种出一粒米粟反倒变着法想名目让姑娘倒贴他银钱,就这还是实在人家!谁给姑娘找的他家做佃户,找出来拖出去先打上二十大板!”
大秦嬷嬷发作婆子的事很快在庄子传遍。海先生院里自不会被遗漏。待听的小丫头回报,海先生是长长叹了一口气,只两亩田真不是大事,可从中折射出的却不是小事。她教出的学生得精通琴棋诗画,可这庶务、世理人情也不能不通。宝颐还小,又是初次置田地,让个佃户欺压到头上还不自觉可以原谅。要是以后还出这事,传出去就叫人笑话了。
当林宝颐看到摆在自己桌案上的是本大家的账册时,有点受打击。怎么说后世里的她也是上过大学的,虽说学的不是会计专业,但记账算账还是没问题的。现在海先生要教她这个,她是不是还得装做不懂的样子啊?还有啊,她是要做妾的,学这些个不嫌浪费吗?林宝颐把这个问题问出口。这一世她过的日子已经很苦了,为什么就不能天天琴棋诗画活在那丰满的理想里,反而要睁眼面对账本这种繁琐又骨感的现实。除却买田用去了十五两银,现在她身上连买白鹅的那四十两都没凑齐呢。看人家账本上流入流出的大把银钱,她的心理会扭曲的!
海先生很是恨铁不成钢,甩出一句话:“就算你是妾,也得给我做个有大家风范的妾!”
林宝颐瞬间迷糊,反问说:“先生,具备大家风度的姑娘怎么可能去做妾?再来即便有那样的姑娘去做妾,怕也是没人要吧。俗话说妻贤妾美方是男人之福,若妻贤妾也贤,那娶他们的人岂不是天天都要听谏言。”
海先生冷下脸,不给理由直接责罚:“戒尺二十下,《女诫》抄上五十遍。什么时候抄完什么时候回去。” ↑返回顶部↑
孟聿衡甩出第三记马鞭。他杨士修跑他家里抢他的女人,他还好意思说自己欺人太甚,脑子有病吧!
杨士修面对孟聿衡,起初是有些心虚。但连着三记马鞭,杨士修也起了气性,小姑娘是住在他孟家庄子里,可只要没正名,他也可以遣媒人上小姑娘家讨她做妾!孟聿衡一副小姑娘是他的模样,越看越讨厌!想着,杨士修向孟聿衡挥出了马鞭。
林宝城牵着马缰前行。林宝颐骑在马上,心神不宁,频频回头,忍了又忍,她还是开口:“哥,他们打起来了。”
林宝城停步,抬眼看进宝颐眼睛,温言说:“打就打呗,关咱们什么事?”
“哥,孟聿衡又不比那沙场出来的杨家子,万一……”在哥哥的盯视下,林宝颐说不下去了。
“你没看到孟家小厮护卫吗,十多个呢,就算孟聿衡敌不过杨士修,想吃亏,那也不容易。倒是那杨家子,脑袋瓜不如孟聿衡灵活,又是单身匹马的反而容易吃亏。”林宝城说。
林宝颐放下心,回望一眼,呢喃四个字‘胜之不武’。
林宝城无奈摇头。杨士修好骗,宝颐也好糊弄。孟聿衡这种高门大户出来的尤其要脸面,就算是败,怕是也不会叫护卫小厮上去围攻杨家子。再来高门子弟也是人,权利、美人的所有权存在争议时,照样奉行强者为尊的原则。也就是说今天这种情况孟聿衡只许胜不许败,还要光明正大的胜。杨家子强掳宝颐的事不传出去还行,若传出去了,孟聿衡再败了,他这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又缓步前行一会儿,林宝城停下来回头看宝颐,说:“在咱家虽不让你出门可也没拘着你学这学那,你要干什么想干什么全随你心意。而这孟氏高门,能护佑你不少,偶尔出个门应该是可以的。只是大户高门,规矩多礼仪繁,你得时时处处谨言慎行;待孟聿衡娶了正妻,你的日子怕是更难过。”
林宝颐轻声说:“他娶了正妻,我还是要住庄子里,庄子里清静,有什么好难过的。”说完,话题一转,林宝颐说:“我想在这京郊置房买田。等三年后你过了秋闱,就带着爹娘嫂嫂来京郊住吧?”
林宝城没拒绝却也不曾应承,只是说了句:“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宝颐,跟我们走吧!”
作者有话要说:
☆、恨铁不成钢
林宝城并未在庄子滞留,中秋过后第二日便带上小妹宝琴走了。而中秋节当日孟聿衡和杨士修打过一架后直接折返回了京城;中秋过后第二日他爽约未来,转眼等至一旬之期,他依旧不曾露面。又等得二十天,一个月、两个月,孟聿衡也没着人送个只言片语。林宝颐眼里的等待慢慢消失,终被平静替代。秋闱高中、腊月大婚之期将至,他是不会再来了。
林宝颐苦,大秦嬷嬷坐一旁往小铜炉里扔黑炭,她觉得涩。少爷连着三个半月不曾踏进庄子一步,她这边想维系宝颐姑娘的吃穿用度一如从前,很难。不说别的,就是这取暖用的银霜炭,都需要掺着黑炭一起用。可是再难,日子也得过,想把这冬日熬过去,宝颐姑娘的各项用度都要缩水。好在姑娘心宽,少置两件衣裳,少端两盘菜品,她从不往心里去,该吃时吃,该睡时睡,该学时学,像小猪似的听话好养活。
想到这儿,大秦嬷嬷开口了:“姑娘,你该去海先生那儿读书了。”
“知道了,这就去。”林宝颐说着走过来,伸手在小铜炉上感受了下热度,随后说:“今儿天阴沉沉的,怕是要下雪。”
大秦嬷嬷点头。今年京城这块儿雨雪多,来年姑娘置的那二亩地应会大丰收。只是再丰收又能如何,都买不来一篓银霜炭。大秦嬷嬷大家奴仆出身,还真看不上那点田地出息。
可林宝颐不同,那两亩地是她仅有的固定资产,她宝贝地很。当然也就顺便关注了给她种地的佃户,大秦嬷嬷只听她又开口说:“崔家又添了个小孙子,一会儿你指个婆子过去给他家贺个喜。”
大秦嬷嬷心里惊怒:真的假的?这崔家三个月前不是要给孙子办满月宴吗,怎的又跑出来个孙子,这再能生也没这生法啊?送林宝颐去了海先生院里后,大秦嬷嬷招来婆子探问这崔家孙子的真假。
婆子一开口,大秦嬷嬷就明白了,那崔老汉生有五个儿子,三个月前办满月宴的是大儿子的小子,现在孙子是老二小子家的。同时婆子还汇报说那崔姓人家的老大媳妇肚子又鼓起来了,前两日老三家也添孩子了,是个丫头就没往姑娘这儿报;那老四媳妇再有三月也该生了,老五小子预定在腊月里娶媳妇,估摸着这一两日的也就给姑娘信儿了。
大秦嬷嬷坐椅上久久不能言语。宝颐姑娘置的这两亩地是给崔家人置的吧。
婆子见大秦嬷嬷不说话,又添了一句:“那崔姓人家也是个实在人家……”
话未完,大秦嬷嬷伸手拍桌案,斥道:“姑娘是个心善的,又不通庶务。她看不出来,你这老奴还看不出来?!未给姑娘种出一粒米粟反倒变着法想名目让姑娘倒贴他银钱,就这还是实在人家!谁给姑娘找的他家做佃户,找出来拖出去先打上二十大板!”
大秦嬷嬷发作婆子的事很快在庄子传遍。海先生院里自不会被遗漏。待听的小丫头回报,海先生是长长叹了一口气,只两亩田真不是大事,可从中折射出的却不是小事。她教出的学生得精通琴棋诗画,可这庶务、世理人情也不能不通。宝颐还小,又是初次置田地,让个佃户欺压到头上还不自觉可以原谅。要是以后还出这事,传出去就叫人笑话了。
当林宝颐看到摆在自己桌案上的是本大家的账册时,有点受打击。怎么说后世里的她也是上过大学的,虽说学的不是会计专业,但记账算账还是没问题的。现在海先生要教她这个,她是不是还得装做不懂的样子啊?还有啊,她是要做妾的,学这些个不嫌浪费吗?林宝颐把这个问题问出口。这一世她过的日子已经很苦了,为什么就不能天天琴棋诗画活在那丰满的理想里,反而要睁眼面对账本这种繁琐又骨感的现实。除却买田用去了十五两银,现在她身上连买白鹅的那四十两都没凑齐呢。看人家账本上流入流出的大把银钱,她的心理会扭曲的!
海先生很是恨铁不成钢,甩出一句话:“就算你是妾,也得给我做个有大家风范的妾!”
林宝颐瞬间迷糊,反问说:“先生,具备大家风度的姑娘怎么可能去做妾?再来即便有那样的姑娘去做妾,怕也是没人要吧。俗话说妻贤妾美方是男人之福,若妻贤妾也贤,那娶他们的人岂不是天天都要听谏言。”
海先生冷下脸,不给理由直接责罚:“戒尺二十下,《女诫》抄上五十遍。什么时候抄完什么时候回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