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1 / 4)
吴村过来的人,心里很矛盾,他们想让衙役出来,又想有所依仗拿捏吴阿旺一家,等被衙役们全都拖走,看着一个很大的官对吴阿旺小心翼翼的样子,他们心里有了底,盼着等他们出去之后,再去闹吴阿旺一家,不想,还没等他们出去,吴阿旺一家便被知府派衙役护送进了京,当然进京的事是前任知府林大人去了封信后成行的。而且,吴村的去闹的人还没出来前,那些发战争财的人全都处以了绞刑。等他们出来得了信之后,一个个想到吴阿旺家里去闹,哪想吴阿旺家中无人,门口被衙役把守,他们就是想抱着“闹不行,便顺些东西”的念头,也不敢闯进门。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京城中,吴岱栂换了朝服进了宫。刚进宫门的时候,吴岱栂以为自己会被拦住,却不想侍卫见到吴岱栂便放行,让吴岱栂觉得侍卫真不怎么样,要是会个易容的歹人,不就轻易的进去了,到时若是出了个乱子,他就算有八张嘴也说不清楚。暗自摇了摇头,吴岱栂决定见到天子之后要提一提此事,国人造假的本事十足,他不想背上罪名,做替罪的羊。
吴岱栂进宫时,前面的朝会还没有结束,吴岱栂被太监引到御书房外等,他站在院子里打量着四周的风景。吴岱栂上辈子在京中读书数年,却是一次没去过故宫,里面是什么样也不曾见过,倒是听同学讲过里面很大,很气派,如何的华丽,如何的让人想坐在那把椅子上。如今他却站在这里,并不觉得有何特别之处,反倒是觉得太过占地,浪费土地。如果天子知道吴岱栂此时的人相法,不知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天子下了朝会便往御书房赶,在朝堂上,他便收到了四弟的信,信中讲明谈判事宜也让朝堂再起争吵。天子可谓是带了一肚子气回来,看到吴岱栂的时候,天子心情好了不少,让人跟着进屋,“接到老四的信了?”
“是。”吴岱栂还未行礼,便被天子挥了挥手便免了。吴岱栂垂手站在一边,“臣以为应该派一位心中有国,口才不用特别出色,但开口之后,一定在点,不属窝里横的人去。”
“哈哈哈……”天子一扫刚刚脸上泛阴,被吴岱栂的话逗乐了,窝里横,他看着臣上的那些大臣就一个个是窝里横,拿哪个出去,他都担心把事办砸了。“先生觉得谁合适?”天子已然把吴岱栂认做先生,而且还准备拟个圣旨昭告天下。天子非常有自信的认定吴岱栂会同意,事实也证明了自信没有错。如果吴岱栂不同意,今天就算他接到了老四的信,也不会进宫,现下非常直接过来,还直接说了去谈判人的要求,说明了什么,不就是说明了吴岱栂同意了。“先生心中可有人选?”
“臣以为七王爷合适。”吴岱栂认识的人并不多,在他熟知的人里,三王爷为优选,但是三王爷要忙的事太多,倒是可以抽时间过去,可,吴岱栂觉得不能什么事都压在一人的身上,“四王爷可以从靠压阵,而且不论谁去,四王爷必须要参加谈判。”
“老七?”天子指尖点了点桌面,陷入了深思,天子在回想每次接触老七时,老七的反应。天子以为吴岱栂会推老三,却不想对方开口便是老七,这让天子觉得挺意外,不过想想老三确实很忙,似乎所有的事都有老三的影子,天子倒不忌讳老三,可习惯没事找事的言官们已然送了很多的折子,无不意外的暗示老三管得太多。天子叹了口气,说是天家无亲情,其实全都拜言官们所赐,一个个都是挑拔的好手。天子在心里长叹口气,为何他一心为国,想要壮大国家,偏偏有一帮会扯后腿的大臣在朝内为一己之私天天争不停。
“七王爷话不多,但每每都会说到点子上,而且皇上要承认,比起不靠谱的外人,七王爷是心系国家。”吴岱栂的话说得非常的直接,天子的脸色是非常的难看,他又说不出反驳的话来,沉默了很久之后,天子才慢悠悠的提笔,写下两道圣旨。
吴岱栂并不知天子写了什么,而是等天子写完后,和天子坐下,听天子聊着他纠结的事。天子最大的困惑就是朝内大臣跟他不是一条心,吴岱栂一脸纠结的看着天子,给出了一个十分不靠谱的建议,“要不把这些人都送到战场上,让他们真正的接触生死。去战场不是当官,不是去享受,而是真正的去杀敌,让他们知道强兵是多么的重要。”吴岱栂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想法以前有人讲,当兵是最能锻炼人的意志,而部队是最好的熔炉。
天子愣住了,呆呆的看着吴岱栂,他怎么觉得吴岱栂是想把他的大臣全都赶去送死,仔细想想,天子觉得吴岱栂说得有道理,“先生,若是全都送了去,怕是不妥。”
“那就送到京城附近的军中,让他们跟着训练。”吴岱栂想起以前接受军训时的事情,“臣建议,让每一位不管有没有功名的男人,年满十八岁就要去军营服役一年,若遇家中有白事,可延后一年。身体有残缺也可以免服役,但若是为逃兵役而谎报,便要处以刑罚,关数月后,再送往军营,延长服役时间,而服役的兵种是最苦之处。”
天子快速的在脑中分析吴岱栂所讲之事,到时国家上下人人为兵,以后若真有战争,百姓不会慌乱,每个男人都能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如此想来,天子便不停的点头。“先生忧国忧民,朕实感惭愧。”
“兴办教育。”吴岱栂觉得好的东西必须搬过来,“除圣贤书之外,对民之教,应补实质之材,而非一心只读圣贤书。”
“何谓实质之材?”
“百姓生活中能用到的,便是实质之材,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考取功名。考取功名之人,应该当加上思想政治课。”吴岱栂停顿一下,见天子等着下文,便又开了口,“所谓思想政治课,便是让他们统一思想,便是为君,为国,为民。”
天子在吴岱栂讲的时候非常认真的记着,他觉得吴岱栂每说一句便如同醍醐灌顶般,让他茅塞顿开。吴岱栂是想到哪里便讲到哪里,午膳便是在御书房用的。
文府,林文良和林文氏的房内,林文良脸色非常的不好,虽说他和林家已然分开,但林家毕竟有他的老母亲,兄长,他知家人行事早晚会惹出大事,万万没想到是此等的大事,他做不到大义灭亲之事,可让他出手帮林家一把也是不太现实,他是有儿子,有孙子的人,而儿媳妇如今在朝廷有着别样的地位,林文良哪里敢冲动的行事。
☆、第148章 一四八
林家的事,林文良最后让儿媳妇给四王爷去了封信,该怎么取舍,林文良心里清楚,林家所依仗的不就是觉得他不会坐视不管。林文良有时会想,是不是自己错了,当初兄弟三人入学堂,他就算是求着,也应该拉着两位兄长一起,两位兄长也不会像如今这般。长叹了口气,林文良经此事,虽不至于一夜白了头,但看起来也衰老不少。
吴岱栂给四王爷的回信发得非常急,他们现下在天子的眼皮下,不说万事都小心,也要处处注意,若稍有不注意,只怕天子的案上就会摆满弹劾他们的折子,哪怕天子想要袒护他们,怕也是力不从心。吴岱栂不觉得林家人需要人维护,既然林家敢做出发战争财的决定,那么他们就应该想到后果,但凡长了脑子的人,都会三思而后行,可见他们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下的决心。而跟着一起的吴村的人,吴岱栂是如何也想不明白两家人是怎么扯上的,如果林家想用吴家做试水的棋子,为何林家的人也折了进去,还是林家两兄弟全都折了,若不是林家的主意,而是吴村的人想出来的,吴岱栂只能说吴村的人也是有些脑子的,只是没用对正地方,忘记了做事之前把律令弄明白。若是想着有他做依仗,那么吴岱栂只能说,吴村里的人自我感觉太过良好。
吴阿旺一家进京后,被亲家安排坐进别院,吴岱栂在第一时间便去看望,对家人,吴岱栂十分的想念,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自打离开辽城之后,就没有回去过,更别说好好的和家人相聚,此次家人一同前来,说句没啥良心的话,吴岱栂挺感谢弄出大事的两家亲戚。四王爷的信促使吴岱栂接任天子幕僚的决定,天子并没有公告天下,吴岱栂仍做着以前的工作。上一任大臣仍下的烂摊子还没有整理出来,那位大臣的结局,吴岱栂和林继善并没有多想,那么多的钱,能做的事太多,对两位没有经历黑色的人来讲,气得不清,怎么可能去管天子要如何处治那位大臣的家人。不要说什么家人是无辜的傻话,那么一大笔的银子,想要闭人耳目,尤其是家人,不用想都觉得不太可能。吴岱栂觉得自己到了古代后,越来越冷血了,如果放在上辈子,他绝对不会这么想,说不定还会劝天子,饶了无辜的人。
吴阿旺看着大娣每天都往他们住的地方跑一趟,很是心疼,劝大娣不用过来,他们过来的时候带着钱,每天的开销也够,没事的时候,他们就出去转转,就是挂念家里。吴阿旺没有开口提起家中弟弟的事,他不想让大娣为难,大娣如今能入朝为官,吴阿旺比谁都骄傲,他不能扯大娣的后腿,更何况,吴阿旺认为家中弟弟做的事绝对是在错误,他做过生意,自然明白生财有道的道理,发战争财,就相当于发死人财,那是把人往死了里逼。
吴柳氏对吴村的人一点儿同情都没有,家里两个孩子更是讨厌吴村的人,听着去家里闹的人说了来龙去脉后,更是恨不得想要拿水把人泼出去。吴柳氏和大娣坐下聊天的时候,跟大娣讲了一些家里的事,比如说到家里给儿子和小娣求亲的人,吴柳氏想听听大嫌的意见。
“爹亲,我觉得弟和小娣的婚事都莫急,再等等的事。”吴岱栂不提倡早婚,弟和小娣在他看来都是没长大的孩子,现在提婚事早了些,“我是出门的人,不好多讲什么,以后睿翰要走科举之路,小娣的婚事就要慎之又慎,万不能找个过于钻营的人。对小娣和弟都没好处,能不能一心待小娣不说,到时小娣回家里寻帮处,帮或不帮都让小娣里外不好做。”
吴柳氏是个明白的,大娣话中的道理,他自然懂,只是听着大娣说出来更为安心。吴柳氏心安的同时,又不由得叹口气,家穷的时候,盼着有朝一日能富起来,如今家里有了钱,却又不得不想得更多。“你身体怎么样?看你瘦了好多,现在做官会有很多的闲言碎语,你不要往心里去,做事要问心无愧,什么时候再要个孩子?”
“……”对爹亲一连串的话,吴岱栂觉得心里暖暖,又觉得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孩子的事是他说要就要吗?再说他觉得有庆丰一个就很好了。似乎在古代,孩子越多证明越富有?也不对,他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古人要不停的生孩子,在古代也是有避免生孩子的方法。挥开脑中想的内容,吴岱栂坚定的认为不能再生,绝对不生,他完全不想回答儿子从哪里来的问题。
派去边关参加谈判的队伍由七王爷带领,代表团中有两位来自报社的记者,全程记录谈判的整个过程,而真正参加全程谈判的有六人,其中两人是和林继善同期的,来自辽城的考生,现已入了翰林院。两人的年纪放在代表团里显得格外的年轻,这也让朝上一帮老学究很是不满,递上去的折子几乎摆满了御案。天子连理都没有理,现在朝上的官员十分不得天子之心,他希望能有析鲜的血液注入,改变朝内的腐朽。天子清楚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他内心十分的焦急,听着吴岱栂说了很多东西,他都想尝试一番,只是……想想朝内的各官员不为国为民,只想着自己的腰包,天子便恨不得抄了他们的家,可,抄家容易,民心难稳。
代表团去谈判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其间往来的信件一直没有断,吴岱栂倒没被招进宫,而是天子基本上只要收到信都会到文宅找吴岱栂聊聊天,有时天子也不是想知道什么东西,他本身的想法就已经很完成,之所以过来,也许是想寻心里坚定?每次天子到文府,作陪的必然有文老爷子,哪怕天子对外孙媳妇没啥想法,也要避讳一些。吴岱栂倒没想太多,大概是把天子当成了同类?!谈判团带着蛮人并用本朝的消息回朝,派去驻兵的队伍也定了下来,天子把四王爷手下的一位骁勇将军派了去,并像吴岱栂所谓设了一位政委主抓军心。
边关的事圆满解决,吴岱栂便开始忙上了新的东西……商业中心。国库需要银子,什么来钱快,自然便是商业。朝廷投资商业中心,店铺只租不卖。此事牵扯了很多的部门,不单单是他们说行就可以,两人把非常完整的计划弄出来之后,便让林继善带着计划去找天子。吴岱栂上辈子逛商场的次数加起来一支手就能数全,倒是批发市场之类的地方去的还算多。吴岱栂只是和林继善提了一些简单的东西,没想到林继善写出来计划比吴岱栂预想的还要好,让吴岱栂感叹,古人的智慧绝对不能小看。 ↑返回顶部↑
京城中,吴岱栂换了朝服进了宫。刚进宫门的时候,吴岱栂以为自己会被拦住,却不想侍卫见到吴岱栂便放行,让吴岱栂觉得侍卫真不怎么样,要是会个易容的歹人,不就轻易的进去了,到时若是出了个乱子,他就算有八张嘴也说不清楚。暗自摇了摇头,吴岱栂决定见到天子之后要提一提此事,国人造假的本事十足,他不想背上罪名,做替罪的羊。
吴岱栂进宫时,前面的朝会还没有结束,吴岱栂被太监引到御书房外等,他站在院子里打量着四周的风景。吴岱栂上辈子在京中读书数年,却是一次没去过故宫,里面是什么样也不曾见过,倒是听同学讲过里面很大,很气派,如何的华丽,如何的让人想坐在那把椅子上。如今他却站在这里,并不觉得有何特别之处,反倒是觉得太过占地,浪费土地。如果天子知道吴岱栂此时的人相法,不知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天子下了朝会便往御书房赶,在朝堂上,他便收到了四弟的信,信中讲明谈判事宜也让朝堂再起争吵。天子可谓是带了一肚子气回来,看到吴岱栂的时候,天子心情好了不少,让人跟着进屋,“接到老四的信了?”
“是。”吴岱栂还未行礼,便被天子挥了挥手便免了。吴岱栂垂手站在一边,“臣以为应该派一位心中有国,口才不用特别出色,但开口之后,一定在点,不属窝里横的人去。”
“哈哈哈……”天子一扫刚刚脸上泛阴,被吴岱栂的话逗乐了,窝里横,他看着臣上的那些大臣就一个个是窝里横,拿哪个出去,他都担心把事办砸了。“先生觉得谁合适?”天子已然把吴岱栂认做先生,而且还准备拟个圣旨昭告天下。天子非常有自信的认定吴岱栂会同意,事实也证明了自信没有错。如果吴岱栂不同意,今天就算他接到了老四的信,也不会进宫,现下非常直接过来,还直接说了去谈判人的要求,说明了什么,不就是说明了吴岱栂同意了。“先生心中可有人选?”
“臣以为七王爷合适。”吴岱栂认识的人并不多,在他熟知的人里,三王爷为优选,但是三王爷要忙的事太多,倒是可以抽时间过去,可,吴岱栂觉得不能什么事都压在一人的身上,“四王爷可以从靠压阵,而且不论谁去,四王爷必须要参加谈判。”
“老七?”天子指尖点了点桌面,陷入了深思,天子在回想每次接触老七时,老七的反应。天子以为吴岱栂会推老三,却不想对方开口便是老七,这让天子觉得挺意外,不过想想老三确实很忙,似乎所有的事都有老三的影子,天子倒不忌讳老三,可习惯没事找事的言官们已然送了很多的折子,无不意外的暗示老三管得太多。天子叹了口气,说是天家无亲情,其实全都拜言官们所赐,一个个都是挑拔的好手。天子在心里长叹口气,为何他一心为国,想要壮大国家,偏偏有一帮会扯后腿的大臣在朝内为一己之私天天争不停。
“七王爷话不多,但每每都会说到点子上,而且皇上要承认,比起不靠谱的外人,七王爷是心系国家。”吴岱栂的话说得非常的直接,天子的脸色是非常的难看,他又说不出反驳的话来,沉默了很久之后,天子才慢悠悠的提笔,写下两道圣旨。
吴岱栂并不知天子写了什么,而是等天子写完后,和天子坐下,听天子聊着他纠结的事。天子最大的困惑就是朝内大臣跟他不是一条心,吴岱栂一脸纠结的看着天子,给出了一个十分不靠谱的建议,“要不把这些人都送到战场上,让他们真正的接触生死。去战场不是当官,不是去享受,而是真正的去杀敌,让他们知道强兵是多么的重要。”吴岱栂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想法以前有人讲,当兵是最能锻炼人的意志,而部队是最好的熔炉。
天子愣住了,呆呆的看着吴岱栂,他怎么觉得吴岱栂是想把他的大臣全都赶去送死,仔细想想,天子觉得吴岱栂说得有道理,“先生,若是全都送了去,怕是不妥。”
“那就送到京城附近的军中,让他们跟着训练。”吴岱栂想起以前接受军训时的事情,“臣建议,让每一位不管有没有功名的男人,年满十八岁就要去军营服役一年,若遇家中有白事,可延后一年。身体有残缺也可以免服役,但若是为逃兵役而谎报,便要处以刑罚,关数月后,再送往军营,延长服役时间,而服役的兵种是最苦之处。”
天子快速的在脑中分析吴岱栂所讲之事,到时国家上下人人为兵,以后若真有战争,百姓不会慌乱,每个男人都能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如此想来,天子便不停的点头。“先生忧国忧民,朕实感惭愧。”
“兴办教育。”吴岱栂觉得好的东西必须搬过来,“除圣贤书之外,对民之教,应补实质之材,而非一心只读圣贤书。”
“何谓实质之材?”
“百姓生活中能用到的,便是实质之材,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考取功名。考取功名之人,应该当加上思想政治课。”吴岱栂停顿一下,见天子等着下文,便又开了口,“所谓思想政治课,便是让他们统一思想,便是为君,为国,为民。”
天子在吴岱栂讲的时候非常认真的记着,他觉得吴岱栂每说一句便如同醍醐灌顶般,让他茅塞顿开。吴岱栂是想到哪里便讲到哪里,午膳便是在御书房用的。
文府,林文良和林文氏的房内,林文良脸色非常的不好,虽说他和林家已然分开,但林家毕竟有他的老母亲,兄长,他知家人行事早晚会惹出大事,万万没想到是此等的大事,他做不到大义灭亲之事,可让他出手帮林家一把也是不太现实,他是有儿子,有孙子的人,而儿媳妇如今在朝廷有着别样的地位,林文良哪里敢冲动的行事。
☆、第148章 一四八
林家的事,林文良最后让儿媳妇给四王爷去了封信,该怎么取舍,林文良心里清楚,林家所依仗的不就是觉得他不会坐视不管。林文良有时会想,是不是自己错了,当初兄弟三人入学堂,他就算是求着,也应该拉着两位兄长一起,两位兄长也不会像如今这般。长叹了口气,林文良经此事,虽不至于一夜白了头,但看起来也衰老不少。
吴岱栂给四王爷的回信发得非常急,他们现下在天子的眼皮下,不说万事都小心,也要处处注意,若稍有不注意,只怕天子的案上就会摆满弹劾他们的折子,哪怕天子想要袒护他们,怕也是力不从心。吴岱栂不觉得林家人需要人维护,既然林家敢做出发战争财的决定,那么他们就应该想到后果,但凡长了脑子的人,都会三思而后行,可见他们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下的决心。而跟着一起的吴村的人,吴岱栂是如何也想不明白两家人是怎么扯上的,如果林家想用吴家做试水的棋子,为何林家的人也折了进去,还是林家两兄弟全都折了,若不是林家的主意,而是吴村的人想出来的,吴岱栂只能说吴村的人也是有些脑子的,只是没用对正地方,忘记了做事之前把律令弄明白。若是想着有他做依仗,那么吴岱栂只能说,吴村里的人自我感觉太过良好。
吴阿旺一家进京后,被亲家安排坐进别院,吴岱栂在第一时间便去看望,对家人,吴岱栂十分的想念,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自打离开辽城之后,就没有回去过,更别说好好的和家人相聚,此次家人一同前来,说句没啥良心的话,吴岱栂挺感谢弄出大事的两家亲戚。四王爷的信促使吴岱栂接任天子幕僚的决定,天子并没有公告天下,吴岱栂仍做着以前的工作。上一任大臣仍下的烂摊子还没有整理出来,那位大臣的结局,吴岱栂和林继善并没有多想,那么多的钱,能做的事太多,对两位没有经历黑色的人来讲,气得不清,怎么可能去管天子要如何处治那位大臣的家人。不要说什么家人是无辜的傻话,那么一大笔的银子,想要闭人耳目,尤其是家人,不用想都觉得不太可能。吴岱栂觉得自己到了古代后,越来越冷血了,如果放在上辈子,他绝对不会这么想,说不定还会劝天子,饶了无辜的人。
吴阿旺看着大娣每天都往他们住的地方跑一趟,很是心疼,劝大娣不用过来,他们过来的时候带着钱,每天的开销也够,没事的时候,他们就出去转转,就是挂念家里。吴阿旺没有开口提起家中弟弟的事,他不想让大娣为难,大娣如今能入朝为官,吴阿旺比谁都骄傲,他不能扯大娣的后腿,更何况,吴阿旺认为家中弟弟做的事绝对是在错误,他做过生意,自然明白生财有道的道理,发战争财,就相当于发死人财,那是把人往死了里逼。
吴柳氏对吴村的人一点儿同情都没有,家里两个孩子更是讨厌吴村的人,听着去家里闹的人说了来龙去脉后,更是恨不得想要拿水把人泼出去。吴柳氏和大娣坐下聊天的时候,跟大娣讲了一些家里的事,比如说到家里给儿子和小娣求亲的人,吴柳氏想听听大嫌的意见。
“爹亲,我觉得弟和小娣的婚事都莫急,再等等的事。”吴岱栂不提倡早婚,弟和小娣在他看来都是没长大的孩子,现在提婚事早了些,“我是出门的人,不好多讲什么,以后睿翰要走科举之路,小娣的婚事就要慎之又慎,万不能找个过于钻营的人。对小娣和弟都没好处,能不能一心待小娣不说,到时小娣回家里寻帮处,帮或不帮都让小娣里外不好做。”
吴柳氏是个明白的,大娣话中的道理,他自然懂,只是听着大娣说出来更为安心。吴柳氏心安的同时,又不由得叹口气,家穷的时候,盼着有朝一日能富起来,如今家里有了钱,却又不得不想得更多。“你身体怎么样?看你瘦了好多,现在做官会有很多的闲言碎语,你不要往心里去,做事要问心无愧,什么时候再要个孩子?”
“……”对爹亲一连串的话,吴岱栂觉得心里暖暖,又觉得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孩子的事是他说要就要吗?再说他觉得有庆丰一个就很好了。似乎在古代,孩子越多证明越富有?也不对,他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古人要不停的生孩子,在古代也是有避免生孩子的方法。挥开脑中想的内容,吴岱栂坚定的认为不能再生,绝对不生,他完全不想回答儿子从哪里来的问题。
派去边关参加谈判的队伍由七王爷带领,代表团中有两位来自报社的记者,全程记录谈判的整个过程,而真正参加全程谈判的有六人,其中两人是和林继善同期的,来自辽城的考生,现已入了翰林院。两人的年纪放在代表团里显得格外的年轻,这也让朝上一帮老学究很是不满,递上去的折子几乎摆满了御案。天子连理都没有理,现在朝上的官员十分不得天子之心,他希望能有析鲜的血液注入,改变朝内的腐朽。天子清楚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他内心十分的焦急,听着吴岱栂说了很多东西,他都想尝试一番,只是……想想朝内的各官员不为国为民,只想着自己的腰包,天子便恨不得抄了他们的家,可,抄家容易,民心难稳。
代表团去谈判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其间往来的信件一直没有断,吴岱栂倒没被招进宫,而是天子基本上只要收到信都会到文宅找吴岱栂聊聊天,有时天子也不是想知道什么东西,他本身的想法就已经很完成,之所以过来,也许是想寻心里坚定?每次天子到文府,作陪的必然有文老爷子,哪怕天子对外孙媳妇没啥想法,也要避讳一些。吴岱栂倒没想太多,大概是把天子当成了同类?!谈判团带着蛮人并用本朝的消息回朝,派去驻兵的队伍也定了下来,天子把四王爷手下的一位骁勇将军派了去,并像吴岱栂所谓设了一位政委主抓军心。
边关的事圆满解决,吴岱栂便开始忙上了新的东西……商业中心。国库需要银子,什么来钱快,自然便是商业。朝廷投资商业中心,店铺只租不卖。此事牵扯了很多的部门,不单单是他们说行就可以,两人把非常完整的计划弄出来之后,便让林继善带着计划去找天子。吴岱栂上辈子逛商场的次数加起来一支手就能数全,倒是批发市场之类的地方去的还算多。吴岱栂只是和林继善提了一些简单的东西,没想到林继善写出来计划比吴岱栂预想的还要好,让吴岱栂感叹,古人的智慧绝对不能小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