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2 / 4)
又是全城哗然。
这世上竟有如此贪婪狠毒之人,为了克扣军饷,竟然能毒杀自己唯一的嫡亲弟弟,怀着身孕的弟妹。
罪行公布的有头有尾,有理有据,几乎是激发了全民的公愤,再加上两年前就传出的肃王妃和明家大房反目,逼死明大夫人一事,以及一年前北地军变之后查出的十七年前绵山战役一案,几乎无人怀疑此事的真实性。
克扣军饷是死罪,且当株连全族,主犯当斩,族中其他无论男女都得充作贱籍,流放苦寒之地作劳役。
大理寺给明伯量判的原也是死刑,但正逢新帝初立,正是大赦天下之年,就改判成了流放。
而原本承恩公府也当被牵连抄家流放,但承恩公明老太爷在得知明伯量杀了次子之后,于旧年一月就已经将明伯量从族谱中除名,逐出了明家,且被明伯量杀死的明将军就是为了阻止明伯量克扣军饷才被其所害,所以朝廷格外开恩,只抄了明家大房,以及判处明家大房所有的男丁女丁都流放辽北,而赦了明家族中其他所有人,甚至承恩公府的爵位都没收回去。
也没人敢对这个判决提出质疑。
城民对明伯量虽然深恶痛绝,但对明老太爷还有明老夫人还是同情的。
长子杀死了次子,他们认为,以明家的权势,太皇太后的地位,若明伯量犯的不是杀弟的罪名,而且杀的还是肃王妃的生父生母,太皇太后想要保住他应该还是很容易的。
所以对此事更是笃信不疑。
且说明家大房的这个流放。
明家大房的男丁女丁,其实明大夫人早已经在庄子上“病逝”,明伯量有两子三女,长子明绍棣已于明伯量被除族之时就已经过继给二房明将军为二房的嗣子,三个女儿中长女明妤,次女明琇皆已出嫁,所以大房剩下的也就是次子明绍桉一家和尚未出嫁的庶女明瑗。
而明绍桉的妻子正是康王的嫡女温慧郡主,当年康王府为了避免让温慧郡主远嫁去西蕃,还是耍了手段,逆了明太后的意将温慧郡主嫁给了明绍桉。但这明伯量和明绍桉入狱没多久,温慧郡主便给明家送来了一纸和离书,带着女儿回娘家康王府去了。
所以最后被判流放就只有明伯量,明绍桉和庶女明瑗。
这结果对明家,尤其是明珞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明家这是放弃了明伯量,下狠手剜了腐肉,虽痛,但好歹保住了明家和明家的声誉,而肃王妃明珞,她父母皆被明伯量所杀,完全就是一个受害人,只要肃王不介意,她就不会被牵连到分毫。
明伯量的案子还牵扯到了朝中不少大臣,判决下来之后紧接着朝廷就上演了一场无刀剑的清洗,和明伯量来往较多或者交好的官员皆受到了或多或少的牵连,太皇太后一系的势力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另外,除了郑成徽这个内阁首辅之外,另两位庆安帝遗诏定下的辅政大臣,一个内阁大臣朱阁老,一个来自宗室的康王,都因和明伯量牵扯较深,被剥夺了辅政大臣的资格。
大魏祖制规定,若皇帝年幼尚未亲政,为避免大权被某一大臣独揽,朝堂上必须有两位以上的辅政大臣,其中一位就是内阁首辅,另一位则当出自宗室赵姓皇族,现在宗室那边的康王被废,自然得要从宗亲中再择一位辅政大臣。
接着便是太皇太后,剩下的唯一的辅政大臣内阁首辅郑成徽,内阁其他三名阁老,代表宗室的肃王和其他几位郡王,以及五部尚书协议,毫不令人意外的是,肃王成了新任的辅政亲王。
宗室中,还有谁比他的功劳更大,身份更高?
景秀宫。
温雅得知了这个消息完全按捺不住,火急火燎地就召了自己母亲升平大长公主入宫说话。
她道:“母亲,您做了那么多,最后竟然为他人做嫁衣裳,将肃王送到了辅政亲王的位置?母亲,您不是说他答应了等处理了一些事情就会回藩地吗?他成了辅政亲王,可不是像康王那样,只是个摆设,好糊弄得很。他的手段,就是郑首辅都压制不住他!届时我和祺儿的性命岂不是就捏在了他的手上?”
升平大长公主看了自己女儿眼,道:“柔儿,母亲跟你说过多少次,要冷静,要镇定,处在你这个位置,最最忌讳的就是急躁,行事鲁莽,看事情只看到表面,让人牵着鼻子走。”
说完她看女儿抿唇忍耐的样子,笑了一笑,道,“欲取之,必先与之。肃王自回京,就神出鬼没,甚少入宫,而在宫外,他身边都是高手如云,我们想要下手做点什么,都完全找不到机会。而现在他做了辅政亲王,自然要时时出入宫廷了。反正迟早要行动,让他高兴高兴,做两天辅政亲王,有何不可?”
“而且,不这样,太皇太后又怎么会相信所有的事情都是肃王所为呢?自先帝驾崩,祺儿登基,她对我们的戒心和恨意可不是一般的重。现在闹这么一出,我们再给她点肃王暗害先帝的证据,想来她那些恨意就可以全部转嫁到肃王身上了。禁卫军,不少人可都是我皇兄,你那个先帝舅舅的心腹之人。”
温雅恍然,面色这才阴转晴,高兴道:“原来如此,还是母亲计划周详。”
岐梅庄。
“阿珞啊,你住到庄子上已经快有两个月,也是时间该带小郡王回王府了。”这日明珞过来看望明老夫人之时,明老夫人道,“祖母虽病着,但外面的流言也知道一二,虽然王爷爱重你,但那些流言传多了,总归对你不是一件好事,怕是会人心浮动,将来会给你平添不知多少麻烦。” ↑返回顶部↑
这世上竟有如此贪婪狠毒之人,为了克扣军饷,竟然能毒杀自己唯一的嫡亲弟弟,怀着身孕的弟妹。
罪行公布的有头有尾,有理有据,几乎是激发了全民的公愤,再加上两年前就传出的肃王妃和明家大房反目,逼死明大夫人一事,以及一年前北地军变之后查出的十七年前绵山战役一案,几乎无人怀疑此事的真实性。
克扣军饷是死罪,且当株连全族,主犯当斩,族中其他无论男女都得充作贱籍,流放苦寒之地作劳役。
大理寺给明伯量判的原也是死刑,但正逢新帝初立,正是大赦天下之年,就改判成了流放。
而原本承恩公府也当被牵连抄家流放,但承恩公明老太爷在得知明伯量杀了次子之后,于旧年一月就已经将明伯量从族谱中除名,逐出了明家,且被明伯量杀死的明将军就是为了阻止明伯量克扣军饷才被其所害,所以朝廷格外开恩,只抄了明家大房,以及判处明家大房所有的男丁女丁都流放辽北,而赦了明家族中其他所有人,甚至承恩公府的爵位都没收回去。
也没人敢对这个判决提出质疑。
城民对明伯量虽然深恶痛绝,但对明老太爷还有明老夫人还是同情的。
长子杀死了次子,他们认为,以明家的权势,太皇太后的地位,若明伯量犯的不是杀弟的罪名,而且杀的还是肃王妃的生父生母,太皇太后想要保住他应该还是很容易的。
所以对此事更是笃信不疑。
且说明家大房的这个流放。
明家大房的男丁女丁,其实明大夫人早已经在庄子上“病逝”,明伯量有两子三女,长子明绍棣已于明伯量被除族之时就已经过继给二房明将军为二房的嗣子,三个女儿中长女明妤,次女明琇皆已出嫁,所以大房剩下的也就是次子明绍桉一家和尚未出嫁的庶女明瑗。
而明绍桉的妻子正是康王的嫡女温慧郡主,当年康王府为了避免让温慧郡主远嫁去西蕃,还是耍了手段,逆了明太后的意将温慧郡主嫁给了明绍桉。但这明伯量和明绍桉入狱没多久,温慧郡主便给明家送来了一纸和离书,带着女儿回娘家康王府去了。
所以最后被判流放就只有明伯量,明绍桉和庶女明瑗。
这结果对明家,尤其是明珞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明家这是放弃了明伯量,下狠手剜了腐肉,虽痛,但好歹保住了明家和明家的声誉,而肃王妃明珞,她父母皆被明伯量所杀,完全就是一个受害人,只要肃王不介意,她就不会被牵连到分毫。
明伯量的案子还牵扯到了朝中不少大臣,判决下来之后紧接着朝廷就上演了一场无刀剑的清洗,和明伯量来往较多或者交好的官员皆受到了或多或少的牵连,太皇太后一系的势力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另外,除了郑成徽这个内阁首辅之外,另两位庆安帝遗诏定下的辅政大臣,一个内阁大臣朱阁老,一个来自宗室的康王,都因和明伯量牵扯较深,被剥夺了辅政大臣的资格。
大魏祖制规定,若皇帝年幼尚未亲政,为避免大权被某一大臣独揽,朝堂上必须有两位以上的辅政大臣,其中一位就是内阁首辅,另一位则当出自宗室赵姓皇族,现在宗室那边的康王被废,自然得要从宗亲中再择一位辅政大臣。
接着便是太皇太后,剩下的唯一的辅政大臣内阁首辅郑成徽,内阁其他三名阁老,代表宗室的肃王和其他几位郡王,以及五部尚书协议,毫不令人意外的是,肃王成了新任的辅政亲王。
宗室中,还有谁比他的功劳更大,身份更高?
景秀宫。
温雅得知了这个消息完全按捺不住,火急火燎地就召了自己母亲升平大长公主入宫说话。
她道:“母亲,您做了那么多,最后竟然为他人做嫁衣裳,将肃王送到了辅政亲王的位置?母亲,您不是说他答应了等处理了一些事情就会回藩地吗?他成了辅政亲王,可不是像康王那样,只是个摆设,好糊弄得很。他的手段,就是郑首辅都压制不住他!届时我和祺儿的性命岂不是就捏在了他的手上?”
升平大长公主看了自己女儿眼,道:“柔儿,母亲跟你说过多少次,要冷静,要镇定,处在你这个位置,最最忌讳的就是急躁,行事鲁莽,看事情只看到表面,让人牵着鼻子走。”
说完她看女儿抿唇忍耐的样子,笑了一笑,道,“欲取之,必先与之。肃王自回京,就神出鬼没,甚少入宫,而在宫外,他身边都是高手如云,我们想要下手做点什么,都完全找不到机会。而现在他做了辅政亲王,自然要时时出入宫廷了。反正迟早要行动,让他高兴高兴,做两天辅政亲王,有何不可?”
“而且,不这样,太皇太后又怎么会相信所有的事情都是肃王所为呢?自先帝驾崩,祺儿登基,她对我们的戒心和恨意可不是一般的重。现在闹这么一出,我们再给她点肃王暗害先帝的证据,想来她那些恨意就可以全部转嫁到肃王身上了。禁卫军,不少人可都是我皇兄,你那个先帝舅舅的心腹之人。”
温雅恍然,面色这才阴转晴,高兴道:“原来如此,还是母亲计划周详。”
岐梅庄。
“阿珞啊,你住到庄子上已经快有两个月,也是时间该带小郡王回王府了。”这日明珞过来看望明老夫人之时,明老夫人道,“祖母虽病着,但外面的流言也知道一二,虽然王爷爱重你,但那些流言传多了,总归对你不是一件好事,怕是会人心浮动,将来会给你平添不知多少麻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