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3 / 4)
“昨日(12月3日),德国柏林举行了第24届欧洲电影奖,17项大奖一一揭晓,法国导演,年仅25岁的塔玛拉·霍恩凭借新作《大新闻》脱颖而出,摘得最高奖项,欧洲最佳影片奖,这也是该奖创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导演,与此同时霍恩也打破了该奖项获奖导演的最低年龄限制,创造了一项新的记录,25岁又337天。不久之后就是塔玛拉·导演26岁生日,对于她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礼物。
……”
第二天,各大媒体均用不同程度的篇幅,报道了欧洲电影奖的情况,作为本届欧洲电影奖最高奖项的获得者,苔米和她的《大新闻》自然是媒体眼中最大的赢家。
这些报道无论是长篇大论还是以简讯的速度出现,媒体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霍恩导演的年龄。
26岁。
对于任何一位导演来说,这都是一个黄金年龄。
如今活跃在各大电影杂志、随便拍点什么都能引来一众追随者的世界级顶尖导演,许多在这个相仿的年龄,开始展露头角。
他们才华横溢,他们不拘一格,他们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时代见证了他们,也铸造了他们。
《费加罗报》就用《塔玛拉·霍恩:敢想敢做!》为题,讲述《大新闻》幕后的故事。
“除了配乐和演员,在塔玛拉·霍恩的剧组你几乎见不到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这是一支经验丰富却又年轻活力的团队,《大新闻》主创人员平均年龄不过三十,绝大多数成员却已经和塔玛拉·霍恩合作了至少两次,《大新闻》的成功,绝不仅仅来自于霍恩一人,而是无数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将这个构想变成了现实,这是属于年轻人的胜利。
霍恩曾经说过,她喜欢用年轻人,因为年轻人做事不计后果,敢想也敢做,非常冲动,就是这股冲劲儿,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她不喜欢‘不,这个我们办不到’,而是喜欢‘我们现在就去试试’,错了,也没什么,不过就是重头再来。
他们将这种‘不计成败,敢于尝试’的精神呈现到作品上,或许就是霍恩一次又一次给我们带来惊喜的原因……”
《费加罗报》以一种不赞成的态度,婉转了批评了一直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电影人,认为他们陈旧的观念和思想,已经和这个时代脱节,而他们描述的那种空中楼阁的故事,也已经和时代脱节。
这样的保守作风,不在于年龄,而在于思念。
他们应该学会创新,即使是陈旧的题材,也应该大胆的拍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千人一面。
《费加罗报》还称赞了《艺术家》的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认为他“有一颗年轻人的心”,虽然《艺术家》并未赢得欧洲电影奖评委们的喜爱,但同样值得学习,迈克尔·哈扎纳维在这个高科技手段频频出新的时代希再现黑白默片,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虽然有许多媒体为《国王的演讲》、《艺术家》等热门影片受到的冷遇感到遗憾,不过对于本届欧洲电影奖的最大赢家《大新闻》的获奖也不感到意外,认为电影实至名归。
一些从事电影领域报道的媒体人直言不讳地说:“其实业内对于从事喜剧行业的电影人是有一种偏见的,认为喜剧片没有艺术性,虽然塔玛拉·霍恩并非喜剧片导演,但是她却用一部喜剧片证明了自己,对于从事这个领域的电影人来说,这是一种鼓励。”
不得不说,如今的霍恩,已经证明她确实是最优秀的,最值得嘉奖的导演,而媒体也放下了对她年龄上的偏见,将她放在顶尖导演行列。
》》》》》
虽然欧洲电影奖近年收视率在逐年上升,但和全球性的大奖相比,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
毕竟这不是一台星光熠熠的颁奖典礼,侧重艺术性的欧洲电影奖,将商业片排除在外,注定会让一些希望看到巨星的粉丝感到失望。
让人想不到的是,今年欧洲电影奖实时收视率统计,竟然比往届翻了一番。
统计人员发现了几个收视率特别高的时段,他们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就是《大新闻》入围的奖项。
这原本并不奇怪,《大新闻》是本届得奖呼声最高的几部电影之一,塔玛拉·霍恩原本在年轻人中就有非同一般的号召力,成名以来从不失手,也被法国记者吹捧成了一个神话。
有趣的是,造成这些时段收视率极高的原因,并非电影本身,而是因为导演塔玛拉·霍恩的出镜。
因为统计人员发现,在法国导演出镜和收视率高峰点是重合的。
佐证这一猜想的是欧洲电影奖的网络播放,霍恩导演出现的时间,也是网播收拾的最高点。
许多网友根本不看整台晚会,只看霍恩出现的几个时间段。
这让电视台工作人员倍感惊讶,要知道霍恩并非需要曝光度的明星,她是幕后导演,而且还是文艺片领域非常杰出的导演,她擅长的电影类型和粉丝电影本身扯不上关系,怎么会引来那么多关注? ↑返回顶部↑
……”
第二天,各大媒体均用不同程度的篇幅,报道了欧洲电影奖的情况,作为本届欧洲电影奖最高奖项的获得者,苔米和她的《大新闻》自然是媒体眼中最大的赢家。
这些报道无论是长篇大论还是以简讯的速度出现,媒体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霍恩导演的年龄。
26岁。
对于任何一位导演来说,这都是一个黄金年龄。
如今活跃在各大电影杂志、随便拍点什么都能引来一众追随者的世界级顶尖导演,许多在这个相仿的年龄,开始展露头角。
他们才华横溢,他们不拘一格,他们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时代见证了他们,也铸造了他们。
《费加罗报》就用《塔玛拉·霍恩:敢想敢做!》为题,讲述《大新闻》幕后的故事。
“除了配乐和演员,在塔玛拉·霍恩的剧组你几乎见不到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这是一支经验丰富却又年轻活力的团队,《大新闻》主创人员平均年龄不过三十,绝大多数成员却已经和塔玛拉·霍恩合作了至少两次,《大新闻》的成功,绝不仅仅来自于霍恩一人,而是无数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将这个构想变成了现实,这是属于年轻人的胜利。
霍恩曾经说过,她喜欢用年轻人,因为年轻人做事不计后果,敢想也敢做,非常冲动,就是这股冲劲儿,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她不喜欢‘不,这个我们办不到’,而是喜欢‘我们现在就去试试’,错了,也没什么,不过就是重头再来。
他们将这种‘不计成败,敢于尝试’的精神呈现到作品上,或许就是霍恩一次又一次给我们带来惊喜的原因……”
《费加罗报》以一种不赞成的态度,婉转了批评了一直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电影人,认为他们陈旧的观念和思想,已经和这个时代脱节,而他们描述的那种空中楼阁的故事,也已经和时代脱节。
这样的保守作风,不在于年龄,而在于思念。
他们应该学会创新,即使是陈旧的题材,也应该大胆的拍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千人一面。
《费加罗报》还称赞了《艺术家》的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认为他“有一颗年轻人的心”,虽然《艺术家》并未赢得欧洲电影奖评委们的喜爱,但同样值得学习,迈克尔·哈扎纳维在这个高科技手段频频出新的时代希再现黑白默片,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虽然有许多媒体为《国王的演讲》、《艺术家》等热门影片受到的冷遇感到遗憾,不过对于本届欧洲电影奖的最大赢家《大新闻》的获奖也不感到意外,认为电影实至名归。
一些从事电影领域报道的媒体人直言不讳地说:“其实业内对于从事喜剧行业的电影人是有一种偏见的,认为喜剧片没有艺术性,虽然塔玛拉·霍恩并非喜剧片导演,但是她却用一部喜剧片证明了自己,对于从事这个领域的电影人来说,这是一种鼓励。”
不得不说,如今的霍恩,已经证明她确实是最优秀的,最值得嘉奖的导演,而媒体也放下了对她年龄上的偏见,将她放在顶尖导演行列。
》》》》》
虽然欧洲电影奖近年收视率在逐年上升,但和全球性的大奖相比,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
毕竟这不是一台星光熠熠的颁奖典礼,侧重艺术性的欧洲电影奖,将商业片排除在外,注定会让一些希望看到巨星的粉丝感到失望。
让人想不到的是,今年欧洲电影奖实时收视率统计,竟然比往届翻了一番。
统计人员发现了几个收视率特别高的时段,他们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就是《大新闻》入围的奖项。
这原本并不奇怪,《大新闻》是本届得奖呼声最高的几部电影之一,塔玛拉·霍恩原本在年轻人中就有非同一般的号召力,成名以来从不失手,也被法国记者吹捧成了一个神话。
有趣的是,造成这些时段收视率极高的原因,并非电影本身,而是因为导演塔玛拉·霍恩的出镜。
因为统计人员发现,在法国导演出镜和收视率高峰点是重合的。
佐证这一猜想的是欧洲电影奖的网络播放,霍恩导演出现的时间,也是网播收拾的最高点。
许多网友根本不看整台晚会,只看霍恩出现的几个时间段。
这让电视台工作人员倍感惊讶,要知道霍恩并非需要曝光度的明星,她是幕后导演,而且还是文艺片领域非常杰出的导演,她擅长的电影类型和粉丝电影本身扯不上关系,怎么会引来那么多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