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3 / 4)
只是比起户部的淡定,其余人就淡定不了,比如说工部尚书郭攸之。郭攸之虽然得偿所愿有了尚书的职衔,但是却感觉憋屈的很。
本来这个工部尚书应当是现在的户部尚书杨清接任的,但是因为崔万之因为山东一事自请离去,却是让杨清直接当上了户部尚书。而自己也就接手了杨清不要的工部尚书……
这事情一向就能咬牙好伐,简直不能忍!自己珍之惜之,甚至借助一些人弄出一场弊案,为的不就是尚书这个位子?
只是没想到有人能够轻轻巧巧的就将他夺了过去,甚至没看上,等到有更好的就把这轻巧拿来的东西又还给了自己。
就像一个女神把自己的前男友介绍给暗恋自己前男友妹子一样,郭攸之作为接收前男友的妹子,那可是憋屈到了极点。
甚至原本珍之惜之的尚书之位也变得食之无味了,尚书是从二品的官儿,大夏朝的一品官都是些虚职,像是太傅之流的官职,虽然贵重但无实权,这二品官便是一个文官竭尽全力也不一定能得到的,既然那人帮郭攸之得到了这个位子,尽管郭攸之对如今得到的尚书之位也没有多少欢喜之意。
毕竟是六部里面的排名比较低的工部,虽然也是个尚书但是却比不上户部和吏部权势大,但是对于那人吩咐下来的事情,郭攸之依旧按照那人的指示行事了。
那员外郎的话音刚落,这郭攸之便上前道海禁是祖宗家法的事情,若是开了海禁,恐怕有违祖制。
古代就是这样子,祖宗的话有利于自己呢,就搬出祖宗家法,若是不利于自己呢,就装作没看见。这招数虽然老,但是架不住他经用啊!另外一群人站出来也附和着郭攸之。
这些人和郭攸之到是真的没啥交情,只是一开海禁,自己就得交税,还有其他人来抢占自己的生意,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自然是不喜欢开海禁的。
林墨倒是没怎么吱声,任由下面人你来我往,户部官员倒是不少撸袖子上了,意思差不多一样,这开海禁充实国库,利国利民,还不伤国本,实在是好事啊!
这郭攸之这一班人,任由户部之人说上天,就是揪着祖宗家法的事情说道,任由户部之人说破了天还是说有违祖宗家法……
后来户部的人也恼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如今国库空虚,万一有啥事情,那都是你们这些人弄的幺蛾子,干的错事!
郭攸之当中有些人也有些心虚,说话的语气倒是没有以前强硬了,只是另外一些人依旧如是,甚至说的朝中的一些腐儒也跟着附和起来了,一时之间支持郭攸之的人倒是有不少。
只是这情形下,林墨和苏长风倒是依旧是不动声色的模样。
林墨也有些不耐烦,便看向苏长风道:“苏卿有何见地?”
苏长风看了一眼林墨,见林墨浑身气息有些躁动,便知道他也有些烦了,回话道:“开海禁自然利于国库,只是这祖宗家法也不不能不顾!”倒是将两方人的意见都表述了下。
林墨瞟了苏长风一眼,见苏长风依旧云淡风轻的样子,心中有些无语,下面呢!你就总结了下这些的东西?建议呢!意见呢!
苏长风注意到盯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唇角勾起,朝堂上自然不能直视龙颜,苏长风也一向规规矩矩的,直视既然不能直视林墨,便让林墨注意自己便好了!
“国库空虚朝中之人自然是知晓的,虽然先前朝中并无大事,但是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况且这海贸之事,陛下尽可以专门设个衙门管理海事!”
设个新衙门?一听到这话,朝中不少人眼睛亮了起来。
要知道朝中只有六部,但是每三年就会开一次科举,虽然这些进士一般都要到翰林院先干上三年,但这三年又三年,朝中不知道积累了多少翰林学士,但这翰林学士虽然清贵,但是确实一点实权都没有的衙门,除了修书还是修书。甚至这修书还是要看人的,若是你不会钻营,这修书的差事甚至还落不到你的身上呢!
这些人出了翰林院自然要到六部甚至大理寺去,只是这去也不是好去的,要看你的才学,甚至你的家世亲族,毕竟六部的官位就这么多,没个优势,你能抢得到吗?
外任官自然也是去处,只是那些外任官又怎么能比的上在京城里,既能和上司亲近,又能时常见到皇帝,要知道简在帝心的人和皇帝叫不出名字的人,待遇可不是一样的。
因而这京中的职缺向来是受人追捧的,而如今苏首辅的意思是再弄一个衙门?那得多多少职缺啊!这下子,家中有子嗣在翰林院的,还有门生故吏的,一下子眼睛就亮了起来!
第三十八章
比起之前只有户部的人在说开海的事情,现在朝中意动的人可就多了,毕竟,若是寻常开海,毕竟只是富了一些商贾,填了国库,和那些个人倒是没什么干系,如今多了个部门,朝中也会多了不少空缺。
这朝堂上没有兄弟,族人的人可是太少了,这朝廷的空缺也太少了!更何况除了宁王那些个人,人们对海事认识还是不深,虽然知道海贸利润大的很,但是相比较那些江南塞北的物产,还是国内的生意更容易做些,况且大夏朝对那些个海外之人,一贯认为是蛮夷之地,不通教化的人!一般来说官员中从事海贸的多是家中资产菲薄,又要靠着钱来维持自己的体面的。
这样子的人,官职一般不高,当然宁王是个例外。
眼见的苏长风只是轻轻巧巧一句话的功夫,便让朝中形式逆转,郭攸之有些傻眼,但还是抱着祖宗家法不放,这用意自然是鲜明的很,他就是不同意,还想着鼓捣着其他人。 ↑返回顶部↑
本来这个工部尚书应当是现在的户部尚书杨清接任的,但是因为崔万之因为山东一事自请离去,却是让杨清直接当上了户部尚书。而自己也就接手了杨清不要的工部尚书……
这事情一向就能咬牙好伐,简直不能忍!自己珍之惜之,甚至借助一些人弄出一场弊案,为的不就是尚书这个位子?
只是没想到有人能够轻轻巧巧的就将他夺了过去,甚至没看上,等到有更好的就把这轻巧拿来的东西又还给了自己。
就像一个女神把自己的前男友介绍给暗恋自己前男友妹子一样,郭攸之作为接收前男友的妹子,那可是憋屈到了极点。
甚至原本珍之惜之的尚书之位也变得食之无味了,尚书是从二品的官儿,大夏朝的一品官都是些虚职,像是太傅之流的官职,虽然贵重但无实权,这二品官便是一个文官竭尽全力也不一定能得到的,既然那人帮郭攸之得到了这个位子,尽管郭攸之对如今得到的尚书之位也没有多少欢喜之意。
毕竟是六部里面的排名比较低的工部,虽然也是个尚书但是却比不上户部和吏部权势大,但是对于那人吩咐下来的事情,郭攸之依旧按照那人的指示行事了。
那员外郎的话音刚落,这郭攸之便上前道海禁是祖宗家法的事情,若是开了海禁,恐怕有违祖制。
古代就是这样子,祖宗的话有利于自己呢,就搬出祖宗家法,若是不利于自己呢,就装作没看见。这招数虽然老,但是架不住他经用啊!另外一群人站出来也附和着郭攸之。
这些人和郭攸之到是真的没啥交情,只是一开海禁,自己就得交税,还有其他人来抢占自己的生意,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自然是不喜欢开海禁的。
林墨倒是没怎么吱声,任由下面人你来我往,户部官员倒是不少撸袖子上了,意思差不多一样,这开海禁充实国库,利国利民,还不伤国本,实在是好事啊!
这郭攸之这一班人,任由户部之人说上天,就是揪着祖宗家法的事情说道,任由户部之人说破了天还是说有违祖宗家法……
后来户部的人也恼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如今国库空虚,万一有啥事情,那都是你们这些人弄的幺蛾子,干的错事!
郭攸之当中有些人也有些心虚,说话的语气倒是没有以前强硬了,只是另外一些人依旧如是,甚至说的朝中的一些腐儒也跟着附和起来了,一时之间支持郭攸之的人倒是有不少。
只是这情形下,林墨和苏长风倒是依旧是不动声色的模样。
林墨也有些不耐烦,便看向苏长风道:“苏卿有何见地?”
苏长风看了一眼林墨,见林墨浑身气息有些躁动,便知道他也有些烦了,回话道:“开海禁自然利于国库,只是这祖宗家法也不不能不顾!”倒是将两方人的意见都表述了下。
林墨瞟了苏长风一眼,见苏长风依旧云淡风轻的样子,心中有些无语,下面呢!你就总结了下这些的东西?建议呢!意见呢!
苏长风注意到盯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唇角勾起,朝堂上自然不能直视龙颜,苏长风也一向规规矩矩的,直视既然不能直视林墨,便让林墨注意自己便好了!
“国库空虚朝中之人自然是知晓的,虽然先前朝中并无大事,但是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况且这海贸之事,陛下尽可以专门设个衙门管理海事!”
设个新衙门?一听到这话,朝中不少人眼睛亮了起来。
要知道朝中只有六部,但是每三年就会开一次科举,虽然这些进士一般都要到翰林院先干上三年,但这三年又三年,朝中不知道积累了多少翰林学士,但这翰林学士虽然清贵,但是确实一点实权都没有的衙门,除了修书还是修书。甚至这修书还是要看人的,若是你不会钻营,这修书的差事甚至还落不到你的身上呢!
这些人出了翰林院自然要到六部甚至大理寺去,只是这去也不是好去的,要看你的才学,甚至你的家世亲族,毕竟六部的官位就这么多,没个优势,你能抢得到吗?
外任官自然也是去处,只是那些外任官又怎么能比的上在京城里,既能和上司亲近,又能时常见到皇帝,要知道简在帝心的人和皇帝叫不出名字的人,待遇可不是一样的。
因而这京中的职缺向来是受人追捧的,而如今苏首辅的意思是再弄一个衙门?那得多多少职缺啊!这下子,家中有子嗣在翰林院的,还有门生故吏的,一下子眼睛就亮了起来!
第三十八章
比起之前只有户部的人在说开海的事情,现在朝中意动的人可就多了,毕竟,若是寻常开海,毕竟只是富了一些商贾,填了国库,和那些个人倒是没什么干系,如今多了个部门,朝中也会多了不少空缺。
这朝堂上没有兄弟,族人的人可是太少了,这朝廷的空缺也太少了!更何况除了宁王那些个人,人们对海事认识还是不深,虽然知道海贸利润大的很,但是相比较那些江南塞北的物产,还是国内的生意更容易做些,况且大夏朝对那些个海外之人,一贯认为是蛮夷之地,不通教化的人!一般来说官员中从事海贸的多是家中资产菲薄,又要靠着钱来维持自己的体面的。
这样子的人,官职一般不高,当然宁王是个例外。
眼见的苏长风只是轻轻巧巧一句话的功夫,便让朝中形式逆转,郭攸之有些傻眼,但还是抱着祖宗家法不放,这用意自然是鲜明的很,他就是不同意,还想着鼓捣着其他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