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临睡前,他心中转的最后一个念头,除了要将内阁首辅叫来过问一下朝堂上的事外,就是自己的两个儿子还有宫中的这些后妃了。
  万历其实也是新崩,后宫现在,乱得很呢!
  作者有话要说:  周一课表的课排得不太好,晚上更新来不及,所以昨天没更……
  我现在很怀疑到完结前,我能不能把这些欠章补上
  第177章 由校
  朱常洛第二天就见到了他被放在选侍李氏那里抚养的皇长子朱由校。
  泰昌帝有两个姓李的选侍, 为了方便称呼, 宫中以她们居住的方位进行分别, 称为西李、东李。
  西李不仅养过泰昌的两个儿子——泰昌至今为止有过七个儿子,可是没有夭折的就只有皇长子朱由校和皇五子朱由检, 除了朱由校一直由西李养育之外, 在她生女儿前, 朱由检也在她那里养着,后来因为照管不过来,转由东李抚养皇五子——还特别受宠, 在朱常洛穿过来前, 泰昌亲口许诺要封她为皇贵妃,她犹不知足,想晋位为皇后,被朝臣以大行皇帝刚离世, 他老人家的后宫尚且没有尊奉完为由阻止了。
  朱常洛对泰昌的后妃们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对泰昌记忆里也能称得上天资聪颖的皇长子、未来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很有兴趣。
  虽然清廷为了抹黑大明,在明亡之后大肆宣扬某些明皇室的“黑点”或者谣言,但是和元末顺帝一样热爱木工的木匠皇帝天启,也就是朱由校, 他是个不识得几个大字的皇帝, 这就过分了。
  以明太祖朱元璋的容貌举例, 终大明一朝,都没有人说他老人家长得丑,反而明亡了之后, 所谓明太祖像就在全国各地流传,朱元璋丑得让人不忍直视也是这个时候传出来的消息。
  反正在泰昌帝的记忆里,举国上下都没有和太祖容貌有关的传闻。
  那么以此为例,其实天启大字不识几个的传闻是相当值得怀疑的。
  虽然万历皇帝不喜欢泰昌这个儿子,但是孙子他还是看重的,临去之前,除了留了遗旨要加封皇贵妃郑氏为皇后外,他还早早地立了朱由校为的皇太孙。
  大明为了防止其他皇子乱政,对于非继承人的皇子都当猪一样养着,典型例子就是兄终弟及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他是勤政,他是努力,但是努力不到点子上,没有学过为君之道,他能怎么办?在自学成才的过程中,大明就亡了。
  恰恰相反,天启是个聪明皇帝。
  后世的人把明亡的锅扣了很大一部分在东林党人身上,可是天启一朝,他放了魏忠贤这个疯狗出来咬人,那些所谓的盈朝“众正”能怎么办,还不是乖乖地为皇帝做事?
  泰昌和天启按排序都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毕竟当大家都是庶子的时候,讲究的是继位以长,所以说,他们都是学习过帝王心术的。
  后世黑天启大字不识几个,被身边的宦官蒙蔽,宠幸魏忠贤之类的宦官内侍,让他们把持朝政,这就让朱常洛发笑了。
  大明的宦官能有这么多的权力,本身就是因为皇帝要利用他们与朝臣抗衡,和唐末那些肆意废立皇帝的宦官相比,大明的权宦如刘瑾、魏忠贤之流,纵称九千岁,当实际上依然只是皇帝养的狗。
  见刘瑾已经犯了众怒,正德帝自己干脆利落地把这条恶犬收拾了,魏忠贤没被天启收拾,可是天启遗诏让信王朱由检继位,没过多久,权倾朝野的魏公公就被新君继位、根基不稳的崇祯帝杀鸡儆猴、顺带向那些文官朝臣们做人情去了。
  黑锅宦官背,好处皇帝拿,这就是大明皇帝的制衡之术。
  光是泰昌记忆里在闲暇时——主要是他实在不受宠,不受万历皇帝待见,也没什么朝政能让他参与——手把手教着朱由校描红、识字的画面就不少,更何况,后头泰昌也常常检查朱由校的功课。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意思,朱由校他是一个比较合格的继承人,但是没有完全教导好也是事实。
  西李原本就住在乾清宫,只等着泰昌驾崩,朱常洛穿过来之后,以需要静养为由,将她移走了。
  他还不想原本自己没事,结果被这起了想当皇太后的念头的女人动一动手脚,最后送命。
  至于此女临去前那一脸的脉脉无语、欲说还休,就被朱常洛给忽略了。
  乾清宫边上有弘徳、昭文两耳殿,传朱由校过来的时候,朱常洛直接让人开始在昭文殿里收拾,朱由校以后就直接住乾清宫边上,离得近了也好教导。
  大概是朱常洛的身体状况好歹好转了,御医们在他的再三吩咐下,也敢大胆开药了。
  朱由校过来的时候,朱常洛看了看这小伙子,虽然有些形容憔悴,但是好歹是个精神的小伙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