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2 / 4)
建州女真的势力越来越大,已经威胁到了蒙古,蒙古帝国倒是现在还有汗位在代代传承,为了抵抗建州女真的攻势,现任大汗已经不惜和他们的世代之仇大明联手抗清。
讲道理,大明这边是因为内忧外患,蒙古其实也差不多,这么多的部族,所谓的大汗到底还剩多少威慑力,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武事诏发出后,很快就有一批人赶赴了边境。
藩王之流想要自己组织队伍,又不想被人抓住把柄,自然大方得很,而且各地的藩王集结的都是所谓的乡勇,是他们的宗藩所在地的青壮,这样一来,人口压力最起码减轻了不少,为了多拉拢些人,就连福王都出台了一些减免地方上对王府所要担负的粮、炭、薪柴等的税赋的政策,简直让朱常洛大跌眼镜。
这真的是他那个刮地三尺、满脑肥肠的好弟弟朱常洵吗?
因为武事诏最初是给宗室发放的,在某些方面也给宗室开了绿灯,比如那种只剩最后的爵位,或者干脆只留下一个国姓,其他什么都没有的倒霉蛋,只要他们能建功,到时候恢复爵位也只是朱常洛动动笔的事情。
听说最近到处都有豪商想要重演当年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旧事,有一些没落宗室子弟被人借了个名头就带到辽东去了,朱常洛自己是没有意见的,这种也算互惠互利嘛,总比他们想不开去投资建州女真来得好。
女真的人可以说是凶猛,他们战无不胜很大程度上也和明军的战斗力受到各种情况拖累,大炮等超威力火器又不能随便移动有关。
而且一旦他们使用倒卷珠帘之类的战法,将明军溃兵或者普通百姓驱赶向前阵,让他们做替死鬼,很大程度上,明军会束手束脚。
但是呢,被武事诏上的许诺,以及朱常洛附在其后的万国坤舆图给吸引了目光——而朱常洛让他们不要仅仅着眼于辽东一地的意思应当也很明显了——再加上宗藩大军虽然数量不少,但都是各自为战,而且很不要脸地采取了小范围蚕食的方法——至于被他们吃下来的地盘,女真想让他们再吐出来?无论是藩王,勋贵,还是用无数军功堆积出爵位的明军新贵,都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的——建州女真的溃败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依照现在的情况看,要是辽东顶不住被大明收回来的话,建州女真有可能会逃往高丽或者蒙古,到时候,大明还能捞个乘胜追击的好名头,至于趁人之危什么的?这种名头,是不可能出现的!
作者有话要说: 大概再有两章这一卷的正文就结束了,番外的话,蠢作者想写后面十几年后的西方,吹吹洛洛同学。
第188章 西洋
泰昌二年六月, 辽东大捷。
说实话, 短短数月辽东的失地就已经全部夺回来了, 虽然辽东的地界上也因此多出了上百家的藩王、诸侯、新贵,但是朱常洛依然很惊讶。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就和突然地崛起一样, 建州女真在还未彻底展露头角之前就被朱明给打压了下去,未来的辉煌自然也成了一片虚影,不值一提。
□□哈赤运道不太好, 在带着一众儿孙往草原上跑之前就被火炮打死了。
他死了之后,几个儿子们分别往蒙古草原上投奔各自母族去了。
朱常洛摸着自己的胸脯,一点心虚的感觉都没有,让东厂和锦衣卫派人暗地里去“投奔英主”, 然后扶持了□□哈赤的几个儿子,让其相斗, 尤其是现在还没有倒霉、作为□□哈赤的嫡次子、有很大的可能是继承人的代善以及胸怀大志的皇太极、还有如今最受宠的大妃阿巴亥及其三个儿子所代表的势力, 最后把他们弄得在□□哈赤死后只能分道扬镳,朱常洛觉得这还是很正常的。
□□哈赤不是成吉思汗,他的基业尚未稳固,在继承人尚未完全确定的如今, 无论是他已经被圈禁的嫡长子褚英, 还是嫡次子代善,以及其他的成年儿子,都认为自己有继承权, 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可怕的。
正因为基业还不够大,他的儿子们在继承的时候就更想把所有的都握在自己的手上,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更不好。
就像一个山珍海味的贵族,和一个饥寒度日的乞丐,当他们同时面对两块白馒头的时候,态度是完全不同的,贵族可能会不屑一顾,或者因为没有兴趣而让别人享用,但是乞丐会将两块都死死地抓牢,不让别人有一丝一毫抢夺的可能。
□□哈赤死后,他的子嗣和妻妾,在继承权方面,爆发的争斗就像无数个被饿怕了的乞丐在抢数量有限的馒头,在知道自己不可能独吞的情况下,他们更加在意的是自己得到手的部分,剩下的剧情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要知道,他们现在是丧家之犬,是败亡的一方,而且□□哈赤死了,他们兄弟几个自然也就要分家了,这种时候,不为自己多添加一些筹码,还想着什么兄弟齐心之类的,根本就不是建州女真这些尚未完全受到汉文化熏陶的人能做出的决定。
他们更倾向于不服就干,分家散伙。
□□哈赤和他的儿子们同蒙古的许多部族有所联姻,更何况辽东的地盘没了,要躲回建州老家迟早被人瓮中捉鳖,还不如往草原上跑,草原上最重要的是人力,即使是去投奔自己的母族妻族,也要有自己的势力,否则就容易被人看不起,这些人做出瓜分□□哈赤留下的人马,分散逃跑的决定是很正常的。
当然了,他们虽然是瓜分了老爹的遗产,但是暂时没有完全分开,相互之间还是有所策应的。
毕竟草原上的那些人是蒙古族,他们是女真,自家兄弟虽然不能完全信任,但是好歹比外人还一些。
如果真的要在草原上抢下地盘来的话,兄弟齐心还是比较可信的。
不管怎么说,□□哈赤的儿孙和部下们都已经狼狈地逃往了草原,就和当年的元廷逃往草原变成北元一样,这个新生的势力也走到了这一步。 ↑返回顶部↑
讲道理,大明这边是因为内忧外患,蒙古其实也差不多,这么多的部族,所谓的大汗到底还剩多少威慑力,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武事诏发出后,很快就有一批人赶赴了边境。
藩王之流想要自己组织队伍,又不想被人抓住把柄,自然大方得很,而且各地的藩王集结的都是所谓的乡勇,是他们的宗藩所在地的青壮,这样一来,人口压力最起码减轻了不少,为了多拉拢些人,就连福王都出台了一些减免地方上对王府所要担负的粮、炭、薪柴等的税赋的政策,简直让朱常洛大跌眼镜。
这真的是他那个刮地三尺、满脑肥肠的好弟弟朱常洵吗?
因为武事诏最初是给宗室发放的,在某些方面也给宗室开了绿灯,比如那种只剩最后的爵位,或者干脆只留下一个国姓,其他什么都没有的倒霉蛋,只要他们能建功,到时候恢复爵位也只是朱常洛动动笔的事情。
听说最近到处都有豪商想要重演当年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旧事,有一些没落宗室子弟被人借了个名头就带到辽东去了,朱常洛自己是没有意见的,这种也算互惠互利嘛,总比他们想不开去投资建州女真来得好。
女真的人可以说是凶猛,他们战无不胜很大程度上也和明军的战斗力受到各种情况拖累,大炮等超威力火器又不能随便移动有关。
而且一旦他们使用倒卷珠帘之类的战法,将明军溃兵或者普通百姓驱赶向前阵,让他们做替死鬼,很大程度上,明军会束手束脚。
但是呢,被武事诏上的许诺,以及朱常洛附在其后的万国坤舆图给吸引了目光——而朱常洛让他们不要仅仅着眼于辽东一地的意思应当也很明显了——再加上宗藩大军虽然数量不少,但都是各自为战,而且很不要脸地采取了小范围蚕食的方法——至于被他们吃下来的地盘,女真想让他们再吐出来?无论是藩王,勋贵,还是用无数军功堆积出爵位的明军新贵,都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的——建州女真的溃败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依照现在的情况看,要是辽东顶不住被大明收回来的话,建州女真有可能会逃往高丽或者蒙古,到时候,大明还能捞个乘胜追击的好名头,至于趁人之危什么的?这种名头,是不可能出现的!
作者有话要说: 大概再有两章这一卷的正文就结束了,番外的话,蠢作者想写后面十几年后的西方,吹吹洛洛同学。
第188章 西洋
泰昌二年六月, 辽东大捷。
说实话, 短短数月辽东的失地就已经全部夺回来了, 虽然辽东的地界上也因此多出了上百家的藩王、诸侯、新贵,但是朱常洛依然很惊讶。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就和突然地崛起一样, 建州女真在还未彻底展露头角之前就被朱明给打压了下去,未来的辉煌自然也成了一片虚影,不值一提。
□□哈赤运道不太好, 在带着一众儿孙往草原上跑之前就被火炮打死了。
他死了之后,几个儿子们分别往蒙古草原上投奔各自母族去了。
朱常洛摸着自己的胸脯,一点心虚的感觉都没有,让东厂和锦衣卫派人暗地里去“投奔英主”, 然后扶持了□□哈赤的几个儿子,让其相斗, 尤其是现在还没有倒霉、作为□□哈赤的嫡次子、有很大的可能是继承人的代善以及胸怀大志的皇太极、还有如今最受宠的大妃阿巴亥及其三个儿子所代表的势力, 最后把他们弄得在□□哈赤死后只能分道扬镳,朱常洛觉得这还是很正常的。
□□哈赤不是成吉思汗,他的基业尚未稳固,在继承人尚未完全确定的如今, 无论是他已经被圈禁的嫡长子褚英, 还是嫡次子代善,以及其他的成年儿子,都认为自己有继承权, 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可怕的。
正因为基业还不够大,他的儿子们在继承的时候就更想把所有的都握在自己的手上,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更不好。
就像一个山珍海味的贵族,和一个饥寒度日的乞丐,当他们同时面对两块白馒头的时候,态度是完全不同的,贵族可能会不屑一顾,或者因为没有兴趣而让别人享用,但是乞丐会将两块都死死地抓牢,不让别人有一丝一毫抢夺的可能。
□□哈赤死后,他的子嗣和妻妾,在继承权方面,爆发的争斗就像无数个被饿怕了的乞丐在抢数量有限的馒头,在知道自己不可能独吞的情况下,他们更加在意的是自己得到手的部分,剩下的剧情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要知道,他们现在是丧家之犬,是败亡的一方,而且□□哈赤死了,他们兄弟几个自然也就要分家了,这种时候,不为自己多添加一些筹码,还想着什么兄弟齐心之类的,根本就不是建州女真这些尚未完全受到汉文化熏陶的人能做出的决定。
他们更倾向于不服就干,分家散伙。
□□哈赤和他的儿子们同蒙古的许多部族有所联姻,更何况辽东的地盘没了,要躲回建州老家迟早被人瓮中捉鳖,还不如往草原上跑,草原上最重要的是人力,即使是去投奔自己的母族妻族,也要有自己的势力,否则就容易被人看不起,这些人做出瓜分□□哈赤留下的人马,分散逃跑的决定是很正常的。
当然了,他们虽然是瓜分了老爹的遗产,但是暂时没有完全分开,相互之间还是有所策应的。
毕竟草原上的那些人是蒙古族,他们是女真,自家兄弟虽然不能完全信任,但是好歹比外人还一些。
如果真的要在草原上抢下地盘来的话,兄弟齐心还是比较可信的。
不管怎么说,□□哈赤的儿孙和部下们都已经狼狈地逃往了草原,就和当年的元廷逃往草原变成北元一样,这个新生的势力也走到了这一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