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1 / 4)
驱民于水火,役黔首于死地,这与暴君何异?
“好啦,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傅惟抿唇,给我一个宽慰的微笑,扬声换来小安子,吩咐道:“拿玉玺,朕要盖印颁旨。”
小安子在书架旁的墙壁上敲了三下,一个一尺见方的石屉缓缓弹出来。他从中取出一枚钥匙,拉开书架侧面的玉扣,将钥匙插入其中。一阵沉闷的拖曳声后,原本空无一物的墙壁上赫然转出一道门。
我心下一紧,暗中记下石屉和玉扣的位置,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
小安子走进去,很快便取出玉玺交给傅惟。傅惟盖完印,他又将玉玺收好,捧着圣旨去了礼部。
“好了,天下事说完,该说说你我的私事了。”傅惟从身后将我抱住,轻啄了下我的耳垂,湿热的气息肆意喷洒在耳际,“今晚不许回去,留在宫里陪我,嗯?”
酥麻之感如潮水般席遍全身,我含糊地“嗯”了声,身子绵软无力,战栗着靠在他怀里,心思却全然在别处。
方才傅惟的态度那么强硬,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假如我果真将傅谅偷送出宫,他一定会雷霆震怒。我不知道,亦不敢想他将来会如何对我,我只知道若我置之不理,任由傅谅像那样苟延残喘地活下去,只怕我这辈子都会生活在愧疚与懊悔之中,永远不得安宁。
我不想见死不救,更不想余生都惶惶度日。
至于傅惟,他一贯对我千依百顺,只要我好好跟他解释,相信他一定会谅解我的。
☆、第54章 相思相望,渐行渐远(2)
大业元年四月廿八,新帝下令开凿南北运河,工部发榜广征百万劳力。
此事迅速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焦点,茶余饭后的首选谈资。平头百姓不懂国家大事,只知道运河修成后,茶叶、丝绸这些商品将会更便宜,南下游玩也将更方便,自然愿意响应号召。而商贾成为最大获益者,纷纷表示愿意出资支持。
四月廿九,也就是第二天,新帝又下令营建东都洛阳,再征百万劳力。
诏书一出,天下哗然。
不同于前几日的一片赞同,似乎有一些异样的声音开始悄无声地流传。人们私底下都说,新帝好大喜功,刚一登基便大兴土木,罔顾百姓死活。官府知悉后,将这些人统统抓起来治罪。
孰料,这一举动非但没有制止流言,反而激发了百姓的恐惧心理,再也无人愿意应征劳力。无奈之下,工部只得强行规定,但凡三十五岁以下青年,不论男女,必须出来挖运河、建东都,否则便以谋逆罪论处。
一时间,举国上下怨声载道。
尤其是那些农户,由于壮丁全部都被征走,家中只剩下老弱妇孺,无法耕作,导致延误了农时。
我几次三番劝诫傅惟,营建东都毕竟不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不妨先缓一缓,至少也等到运河工程步上正轨之后再开始,这样百姓也能接受一些。但他脑子热起来根本听不进我的话,说什么君无戏言,发出的诏书岂可收回云云。我也是无奈。
劳力征集完毕后,两项大工程便正式拉开帷幕。工部上下分成了运河与东都两个小组,由于人手不够,傅惟临时调任秦虎暂代兵部尚书,将营建东都的重任交给杨夙。
杨夙请来了他在西洋结识的一位“工程技术专家”,以长安城为基础模板,设计了比长安更为华丽庄严的洛阳禁苑。傅惟看过图纸后,表示十分满意。
另一边,我与工部尚书商议后,以为应当以洛阳作为运河的中心枢纽,洛阳以北为北运河,以永济渠为主干道;洛阳以南为南运河,以通济渠、邗沟为主干道。整个运河呈人字形,将东南部地区紧紧包围。
经过估算后,运河总长大约为四千多里,必须分段开挖。考虑到江南地区的稳定问题,工程以南运河为先。
早在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开凿了连接扬子江与淮河的邗沟。同一时期,魏国因扩张需要,又修了沟通黄河与黄河鸿沟。是以江南地区的运河系统已然十分发达。通济渠以鸿沟为基础进行开挖,省事省力又省钱,而邗沟则更加便利,只需简单地加以修缮,便可直接启用。
修运河乃是傅惟登基后的头等大事,我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与运河组的官员们一起查阅各类典籍,反复商议研讨,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利用旧有河道。由于每天都要忙到深更半夜才结束,傅惟执意让我留宿在凤栖宫,并且每晚都陪我一起睡,全然不顾外头的风言风语。
我打趣道:“皇上,您从前那么爱惜名誉,怎么登基后反而变得不管不顾了?”
他怡然自得地笑道:“有权,任性。”
五月伊始,春意阑珊。春红渐渐零落,夏花尚未展颜,夜风夹杂着一丝凉意,吹落枝头米分花如绣。
这天收工尚早,夕阳刚刚沉下地平线,天边星辰寥落。 ↑返回顶部↑
“好啦,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傅惟抿唇,给我一个宽慰的微笑,扬声换来小安子,吩咐道:“拿玉玺,朕要盖印颁旨。”
小安子在书架旁的墙壁上敲了三下,一个一尺见方的石屉缓缓弹出来。他从中取出一枚钥匙,拉开书架侧面的玉扣,将钥匙插入其中。一阵沉闷的拖曳声后,原本空无一物的墙壁上赫然转出一道门。
我心下一紧,暗中记下石屉和玉扣的位置,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
小安子走进去,很快便取出玉玺交给傅惟。傅惟盖完印,他又将玉玺收好,捧着圣旨去了礼部。
“好了,天下事说完,该说说你我的私事了。”傅惟从身后将我抱住,轻啄了下我的耳垂,湿热的气息肆意喷洒在耳际,“今晚不许回去,留在宫里陪我,嗯?”
酥麻之感如潮水般席遍全身,我含糊地“嗯”了声,身子绵软无力,战栗着靠在他怀里,心思却全然在别处。
方才傅惟的态度那么强硬,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假如我果真将傅谅偷送出宫,他一定会雷霆震怒。我不知道,亦不敢想他将来会如何对我,我只知道若我置之不理,任由傅谅像那样苟延残喘地活下去,只怕我这辈子都会生活在愧疚与懊悔之中,永远不得安宁。
我不想见死不救,更不想余生都惶惶度日。
至于傅惟,他一贯对我千依百顺,只要我好好跟他解释,相信他一定会谅解我的。
☆、第54章 相思相望,渐行渐远(2)
大业元年四月廿八,新帝下令开凿南北运河,工部发榜广征百万劳力。
此事迅速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焦点,茶余饭后的首选谈资。平头百姓不懂国家大事,只知道运河修成后,茶叶、丝绸这些商品将会更便宜,南下游玩也将更方便,自然愿意响应号召。而商贾成为最大获益者,纷纷表示愿意出资支持。
四月廿九,也就是第二天,新帝又下令营建东都洛阳,再征百万劳力。
诏书一出,天下哗然。
不同于前几日的一片赞同,似乎有一些异样的声音开始悄无声地流传。人们私底下都说,新帝好大喜功,刚一登基便大兴土木,罔顾百姓死活。官府知悉后,将这些人统统抓起来治罪。
孰料,这一举动非但没有制止流言,反而激发了百姓的恐惧心理,再也无人愿意应征劳力。无奈之下,工部只得强行规定,但凡三十五岁以下青年,不论男女,必须出来挖运河、建东都,否则便以谋逆罪论处。
一时间,举国上下怨声载道。
尤其是那些农户,由于壮丁全部都被征走,家中只剩下老弱妇孺,无法耕作,导致延误了农时。
我几次三番劝诫傅惟,营建东都毕竟不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不妨先缓一缓,至少也等到运河工程步上正轨之后再开始,这样百姓也能接受一些。但他脑子热起来根本听不进我的话,说什么君无戏言,发出的诏书岂可收回云云。我也是无奈。
劳力征集完毕后,两项大工程便正式拉开帷幕。工部上下分成了运河与东都两个小组,由于人手不够,傅惟临时调任秦虎暂代兵部尚书,将营建东都的重任交给杨夙。
杨夙请来了他在西洋结识的一位“工程技术专家”,以长安城为基础模板,设计了比长安更为华丽庄严的洛阳禁苑。傅惟看过图纸后,表示十分满意。
另一边,我与工部尚书商议后,以为应当以洛阳作为运河的中心枢纽,洛阳以北为北运河,以永济渠为主干道;洛阳以南为南运河,以通济渠、邗沟为主干道。整个运河呈人字形,将东南部地区紧紧包围。
经过估算后,运河总长大约为四千多里,必须分段开挖。考虑到江南地区的稳定问题,工程以南运河为先。
早在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开凿了连接扬子江与淮河的邗沟。同一时期,魏国因扩张需要,又修了沟通黄河与黄河鸿沟。是以江南地区的运河系统已然十分发达。通济渠以鸿沟为基础进行开挖,省事省力又省钱,而邗沟则更加便利,只需简单地加以修缮,便可直接启用。
修运河乃是傅惟登基后的头等大事,我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与运河组的官员们一起查阅各类典籍,反复商议研讨,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利用旧有河道。由于每天都要忙到深更半夜才结束,傅惟执意让我留宿在凤栖宫,并且每晚都陪我一起睡,全然不顾外头的风言风语。
我打趣道:“皇上,您从前那么爱惜名誉,怎么登基后反而变得不管不顾了?”
他怡然自得地笑道:“有权,任性。”
五月伊始,春意阑珊。春红渐渐零落,夏花尚未展颜,夜风夹杂着一丝凉意,吹落枝头米分花如绣。
这天收工尚早,夕阳刚刚沉下地平线,天边星辰寥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