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2 / 4)
冯博闻低下头,看着脚尖。
他幼年的时候,曾经在余柏林家待过一年。
那时候太过年幼,他已经不大记得当初的事,只是隐约记得那时候很高兴,很快乐。
他被爷爷带走之后,就一直孤零零的。
五六年过去了,再看到表叔,他发现模糊的记忆似乎渐渐清晰起来。
表叔好像一直没变过。冯博闻心想。
冯努因为太过在意冯博闻这个独苗,担忧余柏林会“逼迫”他将冯博闻过继,因此将冯博闻带离京城。
之后他和余柏林每年还是有联系,送的礼也十分丰厚。但他自知理亏,知道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这是他心魔,即使知道余柏林人品,他还是会担忧,会害怕,会惶恐。因此,这么多年他和余柏林只是书信联系。
虽然他是皇商,但负责的是海外贸易之事,并不用回京城。之后他干脆将家也搬走了,跟余柏林更是未曾见面。
余柏林在危难的时候,冯努不遗余力的帮助照顾余柏林。待余柏林发达之后,冯努却因这种心病疏远了余柏林。
真是人心难料。
不过余柏林并未因此而对冯努起芥蒂。
他明白冯努独子的身亡,是一根刺,扎在心中,伤口永远也不会好。
冯博闻就是冯努的一切。
为了冯博闻,冯努再小心也不为过。
而且冯努也了解余柏林,知道虽然如此,当冯家有事,余柏林也不会袖手旁观。
事实上,冯努除了带走冯博闻,并不常与余柏林见面之外,并没有做对不起余柏林之事。
甚至因为心里愧疚,冯努每年都给了余柏林大批分红,几乎家里一半收入都给了余柏林。
大概在冯努心中,余柏林也相当于他半个儿子了。
待余柏林来到瀛洲之后,因为是海上航路必经之地,冯努和余柏林的联系频率比以前高了不少,两人也似乎渐渐恢复到以前的亲密。
只是冯博闻被留在家中读书,余柏林仍旧没见过他。不过倒是从书信中指导了一下冯博闻的学问。
冯博闻的读书方面的才华算不上佼佼者,但在同龄人中还算踏实。
如果老老实实的读下去,弱冠之前,秀才还是能通得过的。
不要以为这时候得秀才是不中用。弱冠秀才,而立举人,不惑进士,都是青年得志。
余柏林及他那一帮友人是特例。
整个大晖也就那么一小戳顶尖的读书人。他们属于最顶尖的一批。
冯博闻此次来找余柏林,是因为冯努重病,眼看不行了。
冯努近二十才得了儿子,他的儿子也是近二十才有了苗苗。
算起来,现在冯努已经天命之年了。
这个时代的人的平均寿命本来就不长,冯努前半辈子遭逢大难,后半辈子为了给孙子拼一个前程,拼一份家业,又十分操劳。 ↑返回顶部↑
他幼年的时候,曾经在余柏林家待过一年。
那时候太过年幼,他已经不大记得当初的事,只是隐约记得那时候很高兴,很快乐。
他被爷爷带走之后,就一直孤零零的。
五六年过去了,再看到表叔,他发现模糊的记忆似乎渐渐清晰起来。
表叔好像一直没变过。冯博闻心想。
冯努因为太过在意冯博闻这个独苗,担忧余柏林会“逼迫”他将冯博闻过继,因此将冯博闻带离京城。
之后他和余柏林每年还是有联系,送的礼也十分丰厚。但他自知理亏,知道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这是他心魔,即使知道余柏林人品,他还是会担忧,会害怕,会惶恐。因此,这么多年他和余柏林只是书信联系。
虽然他是皇商,但负责的是海外贸易之事,并不用回京城。之后他干脆将家也搬走了,跟余柏林更是未曾见面。
余柏林在危难的时候,冯努不遗余力的帮助照顾余柏林。待余柏林发达之后,冯努却因这种心病疏远了余柏林。
真是人心难料。
不过余柏林并未因此而对冯努起芥蒂。
他明白冯努独子的身亡,是一根刺,扎在心中,伤口永远也不会好。
冯博闻就是冯努的一切。
为了冯博闻,冯努再小心也不为过。
而且冯努也了解余柏林,知道虽然如此,当冯家有事,余柏林也不会袖手旁观。
事实上,冯努除了带走冯博闻,并不常与余柏林见面之外,并没有做对不起余柏林之事。
甚至因为心里愧疚,冯努每年都给了余柏林大批分红,几乎家里一半收入都给了余柏林。
大概在冯努心中,余柏林也相当于他半个儿子了。
待余柏林来到瀛洲之后,因为是海上航路必经之地,冯努和余柏林的联系频率比以前高了不少,两人也似乎渐渐恢复到以前的亲密。
只是冯博闻被留在家中读书,余柏林仍旧没见过他。不过倒是从书信中指导了一下冯博闻的学问。
冯博闻的读书方面的才华算不上佼佼者,但在同龄人中还算踏实。
如果老老实实的读下去,弱冠之前,秀才还是能通得过的。
不要以为这时候得秀才是不中用。弱冠秀才,而立举人,不惑进士,都是青年得志。
余柏林及他那一帮友人是特例。
整个大晖也就那么一小戳顶尖的读书人。他们属于最顶尖的一批。
冯博闻此次来找余柏林,是因为冯努重病,眼看不行了。
冯努近二十才得了儿子,他的儿子也是近二十才有了苗苗。
算起来,现在冯努已经天命之年了。
这个时代的人的平均寿命本来就不长,冯努前半辈子遭逢大难,后半辈子为了给孙子拼一个前程,拼一份家业,又十分操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