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节(2 / 4)
他回去之后,果然就去了亲戚家中打听,听说那些人都是皇帝特派来的,这会儿还没有走,不由喜出望外。
这些人既然是陛下派出来的,势必不可能那么了解当地的情况。虽说摄于皇威,也没有人敢在他们弄鬼,但这件事,也不是没有商量的余地。只要将自己的名字添到名单上去就可以了。
于是如此这般,这人竟然真的将自己手中大部分田地都卖了出去,只留下最好的一部分良田。毕竟他身上没有功名,全靠田地营生,而且就算没有佃农,自己手中的人也足够耕种这些土地。至于卖得的银子,他已经打定主意在城中开两间商铺。
这人脑子灵活,倒也看得清楚。陛下既然免了农税,那么朝廷自然只能从别处找补回来。再加上海关的出现,海贸的兴盛,可见朝廷说不准便会扶持商业。自己开了铺子,绝不会有错。
虽说商量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否认了这人的提议,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心思了。所以除了他之外,也有别人尝试过这个方法。这些人手中的土地卖出去之后,其他乡绅地主们自然也就陆续得到了消息,迫不及待的加入其中,生怕晚了一天这些人就走了,自己手中的土地再卖不出去。
就这样,没过多久,江南九成的土地就都到了赵璨的手里。
虽然花出去的钱一点都不少,但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投入。能够用这种相对平静的方法解决这件事,就算给点钱也不算什么。
现在的赵璨就是这么财大气粗。
实际上,现在内库的存款远比国库要丰厚得多。
原本内库名下就有好几家公司,这些年来一直盈利,后来船队出海,带出去的货物,也都是以内库的名义,赚回来的财富自然也都是属于赵璨私人的。再加上刚刚打劫的这一波,这种事情不能让朝臣知道,这些钱自然也只能归到内库之中。
哪怕有平安主持的那些各种研究工作,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的金钱,内库的钱财还是只见多不见少。
所以到现在,赵璨觉得钱对于自己来说,已经只是一个数字了,多得简直花不完。所以在这些地方败家一点,他也不甚在意。
在拿到了这些土地之后,赵璨便立刻颁布了一条新的政策。
名下没有土地的百姓,可以凭借官府登记的户籍人口数,到各衙门购买相应数量的土地。首次只需要支付一成地价,剩下的在二十年内还清即可。
这就是后世的贷款制度。
平安提出来之后,赵璨立刻就拍板定下了。这主要是因为他财大气粗,实际上并不在意这些百姓们归还的那点钱。不急着回笼资金,这种政策自然就没什么不好的了。至少在这二十年内,这些百姓们惦记着偿还欠款,一定会努力耕种。而二十年后,这些土地就是他们自己的了,自然只有更加用心的。
同时,平安还耍了一个小心眼。
因为是按照户籍人口数来分配土地,也就是说,家里人口越多,能够分到的土地也就越多。这样一来,想多要些土地的人家,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增加人口。
至于为什么他们能够找到增加人口的办法?这是因为古代社会,本身就有很多隐匿的人口。他们一部分是为了逃避赋税和徭役,钻进了深山之中居住。山高路险,官府也很难追索到,就只能当这些人不在了。经过多年发展,甚至可以在山里形成一定规模的小村落聚居。
另外就是大户人家隐匿的人口。依附于大户之后,虽然能够免税,但却是不能够避免徭役的。所以为了增加自己名下人口数量,又不至于被限制,所以不少富户都会暗地里多收纳一些人口。而这些人,是名副其实的黑户,没有户口的。
除此之外,大户人家有自己的庄园田产,总要养些护院来看守家宅,保护自身。毕竟这时候世道还是挺乱的,山匪偶尔也会出现。但朝廷命令规定不允许有私兵出现,这样一来,这些人自然也就不能有户口了。
反正地方豪绅们跟官府的牵扯千丝万缕,原本就没有户籍的人就不说了,就算原本有,他们只要想办法报个病亡或者暴毙,这人也就“消失了”。
正是因为下面的这些隐瞒欺骗,所以大楚对地方的掌控一直都不足,征赋税和徭役总是十分困难。
长久以来,朝廷不知道想过多少办法,想要解决掉隐户的问题,但都没什么效果。久而久之,也不得不默认他们的存在了。
所以平安现在弄出这个新政策,就是希望这些隐户们在看到希望之后,主动走出来。
因此,在分配土地之前,官府还会上门进行一次新的人口登记和调查。而相信这一次,那些隐户们,应该会有相当一部分主动站出来了。
不过,只要有世家和大户存在,那么这种事情就是难以避免的。不过赵璨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总能够逐渐缓解,最后彻底的解决掉它。
至此,江南的事情自然也就解决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的事情只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就不会有问题。未免中间出错,赵璨还将监察院的官员都派了出去,有他们盯着,自然更加令人放心。
平安原以为这些事情了结之后,他们就该回京城去了。却没想到,赵璨根本没有这个意思。 ↑返回顶部↑
这些人既然是陛下派出来的,势必不可能那么了解当地的情况。虽说摄于皇威,也没有人敢在他们弄鬼,但这件事,也不是没有商量的余地。只要将自己的名字添到名单上去就可以了。
于是如此这般,这人竟然真的将自己手中大部分田地都卖了出去,只留下最好的一部分良田。毕竟他身上没有功名,全靠田地营生,而且就算没有佃农,自己手中的人也足够耕种这些土地。至于卖得的银子,他已经打定主意在城中开两间商铺。
这人脑子灵活,倒也看得清楚。陛下既然免了农税,那么朝廷自然只能从别处找补回来。再加上海关的出现,海贸的兴盛,可见朝廷说不准便会扶持商业。自己开了铺子,绝不会有错。
虽说商量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否认了这人的提议,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心思了。所以除了他之外,也有别人尝试过这个方法。这些人手中的土地卖出去之后,其他乡绅地主们自然也就陆续得到了消息,迫不及待的加入其中,生怕晚了一天这些人就走了,自己手中的土地再卖不出去。
就这样,没过多久,江南九成的土地就都到了赵璨的手里。
虽然花出去的钱一点都不少,但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投入。能够用这种相对平静的方法解决这件事,就算给点钱也不算什么。
现在的赵璨就是这么财大气粗。
实际上,现在内库的存款远比国库要丰厚得多。
原本内库名下就有好几家公司,这些年来一直盈利,后来船队出海,带出去的货物,也都是以内库的名义,赚回来的财富自然也都是属于赵璨私人的。再加上刚刚打劫的这一波,这种事情不能让朝臣知道,这些钱自然也只能归到内库之中。
哪怕有平安主持的那些各种研究工作,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的金钱,内库的钱财还是只见多不见少。
所以到现在,赵璨觉得钱对于自己来说,已经只是一个数字了,多得简直花不完。所以在这些地方败家一点,他也不甚在意。
在拿到了这些土地之后,赵璨便立刻颁布了一条新的政策。
名下没有土地的百姓,可以凭借官府登记的户籍人口数,到各衙门购买相应数量的土地。首次只需要支付一成地价,剩下的在二十年内还清即可。
这就是后世的贷款制度。
平安提出来之后,赵璨立刻就拍板定下了。这主要是因为他财大气粗,实际上并不在意这些百姓们归还的那点钱。不急着回笼资金,这种政策自然就没什么不好的了。至少在这二十年内,这些百姓们惦记着偿还欠款,一定会努力耕种。而二十年后,这些土地就是他们自己的了,自然只有更加用心的。
同时,平安还耍了一个小心眼。
因为是按照户籍人口数来分配土地,也就是说,家里人口越多,能够分到的土地也就越多。这样一来,想多要些土地的人家,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增加人口。
至于为什么他们能够找到增加人口的办法?这是因为古代社会,本身就有很多隐匿的人口。他们一部分是为了逃避赋税和徭役,钻进了深山之中居住。山高路险,官府也很难追索到,就只能当这些人不在了。经过多年发展,甚至可以在山里形成一定规模的小村落聚居。
另外就是大户人家隐匿的人口。依附于大户之后,虽然能够免税,但却是不能够避免徭役的。所以为了增加自己名下人口数量,又不至于被限制,所以不少富户都会暗地里多收纳一些人口。而这些人,是名副其实的黑户,没有户口的。
除此之外,大户人家有自己的庄园田产,总要养些护院来看守家宅,保护自身。毕竟这时候世道还是挺乱的,山匪偶尔也会出现。但朝廷命令规定不允许有私兵出现,这样一来,这些人自然也就不能有户口了。
反正地方豪绅们跟官府的牵扯千丝万缕,原本就没有户籍的人就不说了,就算原本有,他们只要想办法报个病亡或者暴毙,这人也就“消失了”。
正是因为下面的这些隐瞒欺骗,所以大楚对地方的掌控一直都不足,征赋税和徭役总是十分困难。
长久以来,朝廷不知道想过多少办法,想要解决掉隐户的问题,但都没什么效果。久而久之,也不得不默认他们的存在了。
所以平安现在弄出这个新政策,就是希望这些隐户们在看到希望之后,主动走出来。
因此,在分配土地之前,官府还会上门进行一次新的人口登记和调查。而相信这一次,那些隐户们,应该会有相当一部分主动站出来了。
不过,只要有世家和大户存在,那么这种事情就是难以避免的。不过赵璨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总能够逐渐缓解,最后彻底的解决掉它。
至此,江南的事情自然也就解决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的事情只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就不会有问题。未免中间出错,赵璨还将监察院的官员都派了出去,有他们盯着,自然更加令人放心。
平安原以为这些事情了结之后,他们就该回京城去了。却没想到,赵璨根本没有这个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