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1 / 4)
刘冰玉脑袋一空,一眨不眨地盯着那双近在咫尺的黑亮眸子,心几乎没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可没等她继续沉醉下去,就听极不协调的一声轻微动静,两个人同时哎哟一声,倏的分开。
“你、你磕到我的牙了。”刘冰玉脸红得要滴血,结结巴巴地指责阿寒。
阿寒失措片刻,抬眼见少女水汪汪的眸子和桃花瓣般的粉唇,心底仿佛有烈焰在灼烤,叫嚣的欲|望彻底压倒了他的羞耻之心,心一横,厚着脸皮将她一把打横抱起,不敢看她的脸庞,只磕磕巴巴道:“我、我再多亲几次,就不会再磕到你的牙了。”
将她紧搂在怀里,大步朝床边走去。
——————————————————————————
大婚之后,刘冰玉嫌宫里冷清,除了打点太子妃该打点的庶务外,闲暇之余,时常邀了沁瑶等人来宫里玩。
阿寒一来心里记挂沁瑶,二来不是忙着跟皇上读书批奏折,便是要去看师父布阵,白日着实没多少时间跟刘冰玉相处,便总纵着她。
沁瑶在最初那阵最难捱的孕吐时光过去后,也在家闲不住,只要蔺效不在家,便进宫看阿寒两口子,要不就是去布阵之处探望师父。
不知是不是跟阿寒情投意合的缘故,东宫被刘冰玉打点得格外舒暖惬意,一点没有宫里常有的冰冷肃穆。
沁瑶偶尔一去,必被刘冰玉的热情款待绊住脚,天气严寒,懒得来回奔波,索性留在东宫用了午膳再回澜王府。
而阿寒只要听说沁瑶来了,会尽量放下手中冗务前来相伴,师兄妹相处起来,跟从前一样的自然亲昵,没有任何不同。
蔺效每回忙完手中事物,便来东宫接沁瑶,两口子一道回去。
皇上的身体却一日不如一日。
要命的是,虽然身子已经极为不适,皇上仍在继续日夜不继地亲自教导阿寒,不事休整,硬生生加快了尸毒的进程。
等到清虚子布好阵,缘觉启动第一场超度法事时,皇上终于病入膏肓,一卧不起。
拖延了一月,眼看只差最后几场法事,皇上还没来得及等到亲眼看到蕙妃的转世,就陷入了弥留状态。
这几日,皇上情况格外不好,吃一点吐一点,最后干脆水米不进,一口气卡在喉咙里,进不去出不来。
众近臣眼看皇上不好,不敢出宫,连续几日守在含元殿外。
是夜,皇上破天荒喝了一碗粥,浑浊的双眸清亮起来,甚至能在宫人搀扶下坐起来了,说话语调也颇有底气,看着与病前没什么不同。
余若水等人的神色却愈加凝重,知道皇上这是回光返照的征兆,怕是活不过今晚了。
皇上稳稳当当坐于床畔,吩咐王公公,“招他们进来。”
等近臣到了跟前,问:“太子如何?”
几位心腹近臣跟随皇上多年,焉能猜不到皇上的心思,忙道:“太子聪慧而仁厚,谦逊而坚韧,允恭克让,敏而好学,得此明君,实乃天下苍生之福。”
他们虽然惯于逢迎,但夸赞阿寒的这几句话却是发自肺腑。新立的这位太子善良却果决,温和不懦弱,的确是个德行极佳之人。
皇上眉头不肯松开,道:“朕薨了之后,有几道旨意需得你们帮着宣之于众。”
莫诚听得胆战心惊,乍着胆子道:“皇上,臣斗胆一问,皇上要宣的密旨当中,是不是有一道殚压澜王世子的旨意?”
皇上冷着脸驳斥道:“什么时候朕的决议容得臣子来置喙了?”
莫诚异常决绝地跪下,“皇上,忠言逆耳,就算您今日降罪于臣,臣也不得不奉劝皇上一句:皇上万万要审慎!您莫要忘了,太子身子特殊,需得澜王世子来帮着维持清明——”
这件事除了当日在云隐书院目睹了蕙妃之事的人之外,只有少数几名近臣知道。 ↑返回顶部↑
可没等她继续沉醉下去,就听极不协调的一声轻微动静,两个人同时哎哟一声,倏的分开。
“你、你磕到我的牙了。”刘冰玉脸红得要滴血,结结巴巴地指责阿寒。
阿寒失措片刻,抬眼见少女水汪汪的眸子和桃花瓣般的粉唇,心底仿佛有烈焰在灼烤,叫嚣的欲|望彻底压倒了他的羞耻之心,心一横,厚着脸皮将她一把打横抱起,不敢看她的脸庞,只磕磕巴巴道:“我、我再多亲几次,就不会再磕到你的牙了。”
将她紧搂在怀里,大步朝床边走去。
——————————————————————————
大婚之后,刘冰玉嫌宫里冷清,除了打点太子妃该打点的庶务外,闲暇之余,时常邀了沁瑶等人来宫里玩。
阿寒一来心里记挂沁瑶,二来不是忙着跟皇上读书批奏折,便是要去看师父布阵,白日着实没多少时间跟刘冰玉相处,便总纵着她。
沁瑶在最初那阵最难捱的孕吐时光过去后,也在家闲不住,只要蔺效不在家,便进宫看阿寒两口子,要不就是去布阵之处探望师父。
不知是不是跟阿寒情投意合的缘故,东宫被刘冰玉打点得格外舒暖惬意,一点没有宫里常有的冰冷肃穆。
沁瑶偶尔一去,必被刘冰玉的热情款待绊住脚,天气严寒,懒得来回奔波,索性留在东宫用了午膳再回澜王府。
而阿寒只要听说沁瑶来了,会尽量放下手中冗务前来相伴,师兄妹相处起来,跟从前一样的自然亲昵,没有任何不同。
蔺效每回忙完手中事物,便来东宫接沁瑶,两口子一道回去。
皇上的身体却一日不如一日。
要命的是,虽然身子已经极为不适,皇上仍在继续日夜不继地亲自教导阿寒,不事休整,硬生生加快了尸毒的进程。
等到清虚子布好阵,缘觉启动第一场超度法事时,皇上终于病入膏肓,一卧不起。
拖延了一月,眼看只差最后几场法事,皇上还没来得及等到亲眼看到蕙妃的转世,就陷入了弥留状态。
这几日,皇上情况格外不好,吃一点吐一点,最后干脆水米不进,一口气卡在喉咙里,进不去出不来。
众近臣眼看皇上不好,不敢出宫,连续几日守在含元殿外。
是夜,皇上破天荒喝了一碗粥,浑浊的双眸清亮起来,甚至能在宫人搀扶下坐起来了,说话语调也颇有底气,看着与病前没什么不同。
余若水等人的神色却愈加凝重,知道皇上这是回光返照的征兆,怕是活不过今晚了。
皇上稳稳当当坐于床畔,吩咐王公公,“招他们进来。”
等近臣到了跟前,问:“太子如何?”
几位心腹近臣跟随皇上多年,焉能猜不到皇上的心思,忙道:“太子聪慧而仁厚,谦逊而坚韧,允恭克让,敏而好学,得此明君,实乃天下苍生之福。”
他们虽然惯于逢迎,但夸赞阿寒的这几句话却是发自肺腑。新立的这位太子善良却果决,温和不懦弱,的确是个德行极佳之人。
皇上眉头不肯松开,道:“朕薨了之后,有几道旨意需得你们帮着宣之于众。”
莫诚听得胆战心惊,乍着胆子道:“皇上,臣斗胆一问,皇上要宣的密旨当中,是不是有一道殚压澜王世子的旨意?”
皇上冷着脸驳斥道:“什么时候朕的决议容得臣子来置喙了?”
莫诚异常决绝地跪下,“皇上,忠言逆耳,就算您今日降罪于臣,臣也不得不奉劝皇上一句:皇上万万要审慎!您莫要忘了,太子身子特殊,需得澜王世子来帮着维持清明——”
这件事除了当日在云隐书院目睹了蕙妃之事的人之外,只有少数几名近臣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