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481.死里逃生(1 / 2)
赵熹在邯郸朝廷一直不太得志,因为他与邓奉关系太好,邓奉起兵之后,赵熹受到皇帝的猜忌,一直不能担任要职,多亏吴汉欣赏赵熹的才干,才将他带在军中,授以机要。
这个不起眼的举动获得了最大的回报,赵熹几乎以一已之力,迟滞了马援十万大军的行进,将其拖在长江一线,避免寿春军两面受敌,为江淮战场赢得时间,为吴汉一挑二的战略提供了可能。
可是随着吴汉的战死,江淮战场一蹶不振,使赵熹的努力变得没有意义,此时,他更像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明知不可而为之地坚持着。
可是当唐经在他的身后开辟第二战场的消息传来时,赵熹清楚地明白,他无法再坚持了,豫章郡失守,他便没有了后勤保障基地,没有了战略纵深,他所处的这座小城就成了绝地。
赵熹面临了选择,是为本不看重他的刘秀尽忠,还是转投长安的刘钰,在另一个舞台上重新开始。
这几乎是不用思考的选择,答案非常清楚地摆在眼前。
他手下的将士们都在恳求:“将军,该做的您都做到了,天意如此,人岂能逆天而行?”
无数声音中有一句话清楚地钻进了他的耳朵,“将军,给兄弟们一条活路吧!”
是啊!即便他不畏死,还想做这种无益的坚持,这些追随他的将士,一起奋战的弟兄,他们有什么罪过,要浪费大好的生命,随着他一起陪葬?
赵熹道:“我并没有什么恩义与诸位将士,却带着你们在此苦战数月,兄弟们多有死伤,许多人无法回到家乡,都是因为我的缘故,如今事已不可为,再战无益,我焉能再带着兄弟们送死?”
将士们听了,欢声雷动,不像是要投降,倒像是打了大胜仗一般。赵熹心里松了口气,看来是应该降了,大家已经没有战心了,这仗根本没法打了。
正在此时,长安皇帝招降的诏书到了,诸将见了,愈发高兴,这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如此投降会显得更有面子。
赵熹接了诏书,立即派使者去马援军中。
他说道:“当初我与周生丰约定共进退,如今岂能独自归降?我现在就去柴桑,劝他一道来降。”
部将吕完说道:“周生丰尚未表示归顺之意,其心不可测,将军不可轻易犯险。”
正说着,周生丰的信到了,柴桑告急,请赵熹派兵增援。
赵熹道:“大丈夫不能言而无信,违背盟约,我要率军前去,亲自劝降,若其不降,再做道理。”
赵熹当年在南阳就以讲信用著称,名声很大,以他的声望为更始皇帝招降了许多势力。如今是他约周生丰共济大事,反攻江淮,若是单独归降,便是违了誓约,这是注重信义的赵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赵熹当即率领四十多艘船,共一千余人,顺江而下,直奔柴桑。
两地本就相距不远,赵熹又是顺流,半天时间就到了柴桑附近,吕完说道:“将军,前面就要离开大江,进入沙水了。沙水狭窄,我等贸然进去,若有人在两岸设置伏弩,弩箭齐发,我等都将死无葬身之地。如今周太守是战是降,尚不可知,不宜轻易入沙水,将军可派使者,请周太守来江上说话。”
在大江南岸,有一条沙水支流,要沿大江从水路去柴桑,先要进入沙水狭窄的水道,顺着河流再走几里路才到柴桑城。
大江江面宽阔,回旋余地较大,可沙水太窄,要是周生丰真有什么心思,他们就被人家堵死在河道里了。
赵熹认为吕完说得有理,听从了他的建议,先派使者乘小船去柴桑请周生丰来说话。
众人就在江上等待,等了一个多时辰,见下游来了数十艘船,沙水中也不断地有小舟钻出,柴桑船只来了。
等到对面船只靠近,赵熹正想喊周生丰来说话,对面忽然弩箭齐发,将这边的人射倒了一片。
赵熹等人仓促还击,可是他的船小人少,又是猝然遇袭,一开始就被压制住了,完全处于下风,不断有士卒中箭落水。
赵熹只好且战且退,试图退往下雉,可是对面润色得很紧,一直跟在后面不肯放松,看样子竟是要致他们于死地。
大江上毫无遮拦,无从躲避,士卒的伤亡越来越大。赵熹下令全军弃舟登岸,在岸上的一处小山上,就着地势防守,将战局稍稍稳住。
柴桑兵马也上岸追来,赵熹见其人马甚众,说道:“若待他们合围,则我等都没有活路了,为今之计,只有趁其兵马未合,突围出去。”
他带头冲下土山,士卒们跟在他身后,大呼冲杀,十分悍勇,山下之人不能阻挡,赵熹率军破围出去。 ↑返回顶部↑
这个不起眼的举动获得了最大的回报,赵熹几乎以一已之力,迟滞了马援十万大军的行进,将其拖在长江一线,避免寿春军两面受敌,为江淮战场赢得时间,为吴汉一挑二的战略提供了可能。
可是随着吴汉的战死,江淮战场一蹶不振,使赵熹的努力变得没有意义,此时,他更像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明知不可而为之地坚持着。
可是当唐经在他的身后开辟第二战场的消息传来时,赵熹清楚地明白,他无法再坚持了,豫章郡失守,他便没有了后勤保障基地,没有了战略纵深,他所处的这座小城就成了绝地。
赵熹面临了选择,是为本不看重他的刘秀尽忠,还是转投长安的刘钰,在另一个舞台上重新开始。
这几乎是不用思考的选择,答案非常清楚地摆在眼前。
他手下的将士们都在恳求:“将军,该做的您都做到了,天意如此,人岂能逆天而行?”
无数声音中有一句话清楚地钻进了他的耳朵,“将军,给兄弟们一条活路吧!”
是啊!即便他不畏死,还想做这种无益的坚持,这些追随他的将士,一起奋战的弟兄,他们有什么罪过,要浪费大好的生命,随着他一起陪葬?
赵熹道:“我并没有什么恩义与诸位将士,却带着你们在此苦战数月,兄弟们多有死伤,许多人无法回到家乡,都是因为我的缘故,如今事已不可为,再战无益,我焉能再带着兄弟们送死?”
将士们听了,欢声雷动,不像是要投降,倒像是打了大胜仗一般。赵熹心里松了口气,看来是应该降了,大家已经没有战心了,这仗根本没法打了。
正在此时,长安皇帝招降的诏书到了,诸将见了,愈发高兴,这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如此投降会显得更有面子。
赵熹接了诏书,立即派使者去马援军中。
他说道:“当初我与周生丰约定共进退,如今岂能独自归降?我现在就去柴桑,劝他一道来降。”
部将吕完说道:“周生丰尚未表示归顺之意,其心不可测,将军不可轻易犯险。”
正说着,周生丰的信到了,柴桑告急,请赵熹派兵增援。
赵熹道:“大丈夫不能言而无信,违背盟约,我要率军前去,亲自劝降,若其不降,再做道理。”
赵熹当年在南阳就以讲信用著称,名声很大,以他的声望为更始皇帝招降了许多势力。如今是他约周生丰共济大事,反攻江淮,若是单独归降,便是违了誓约,这是注重信义的赵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赵熹当即率领四十多艘船,共一千余人,顺江而下,直奔柴桑。
两地本就相距不远,赵熹又是顺流,半天时间就到了柴桑附近,吕完说道:“将军,前面就要离开大江,进入沙水了。沙水狭窄,我等贸然进去,若有人在两岸设置伏弩,弩箭齐发,我等都将死无葬身之地。如今周太守是战是降,尚不可知,不宜轻易入沙水,将军可派使者,请周太守来江上说话。”
在大江南岸,有一条沙水支流,要沿大江从水路去柴桑,先要进入沙水狭窄的水道,顺着河流再走几里路才到柴桑城。
大江江面宽阔,回旋余地较大,可沙水太窄,要是周生丰真有什么心思,他们就被人家堵死在河道里了。
赵熹认为吕完说得有理,听从了他的建议,先派使者乘小船去柴桑请周生丰来说话。
众人就在江上等待,等了一个多时辰,见下游来了数十艘船,沙水中也不断地有小舟钻出,柴桑船只来了。
等到对面船只靠近,赵熹正想喊周生丰来说话,对面忽然弩箭齐发,将这边的人射倒了一片。
赵熹等人仓促还击,可是他的船小人少,又是猝然遇袭,一开始就被压制住了,完全处于下风,不断有士卒中箭落水。
赵熹只好且战且退,试图退往下雉,可是对面润色得很紧,一直跟在后面不肯放松,看样子竟是要致他们于死地。
大江上毫无遮拦,无从躲避,士卒的伤亡越来越大。赵熹下令全军弃舟登岸,在岸上的一处小山上,就着地势防守,将战局稍稍稳住。
柴桑兵马也上岸追来,赵熹见其人马甚众,说道:“若待他们合围,则我等都没有活路了,为今之计,只有趁其兵马未合,突围出去。”
他带头冲下土山,士卒们跟在他身后,大呼冲杀,十分悍勇,山下之人不能阻挡,赵熹率军破围出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