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3 / 3)
宫人当即跪下了:殿下!太冒险了!此事万万不可!
监天寺整日故作玄虚,还有什么话是他们说不出来的!你可知道,父皇第一次下令取李龙城性命时,他仅是刚刚满月的婴孩!只为了监天寺的一句帝王命格,父皇便要将其活埋,不可理喻!
殿下,恕奴多言,无论当年李家幺子是否重病,此事已然败露,任谁也救李家不得,殿下切勿以身犯险。
这话即使不说,沈既明心中也明白得很。这几年无端被判了满门抄斩的家族不知有多少,尤其是李家这情况,怕是连九族都难保。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荒唐至极,沈既明作为皇子却无能为力。
殿下一时冲动保下李公子不知以后如何打算?陛下找不见李公子,不会善罢甘休。
沈既明沉吟片刻,道:明日我便动身回关外,我会带他一起去。
这么快就走?
我早就该回去,只是被九哥的丧仪耽搁了。李府交不出李龙城,行刑不过这几日的事,我需得提前带他走。
殿下想瞒着李公子。
他不过十岁左右的年纪,若不瞒着,要他如何承受?
宫人犹豫道:总有知道的那日
能瞒一日是一日吧。
李龙城并不知自己在沈既明的斗篷底下保住一条小命,深夜入睡时,他方得知自己不能回家,整个人陷入无尽的慌张与惧怕中,任宫女如何安慰亦无济于事。
宫女手足无措,只好回禀沈既明,当晚,李家幺儿就躺到了皇十九子的寝床上。沈既明全无安抚孩子的经验,只好笨拙地轻拍他的后背,绞尽脑汁说些软化。或许心诚所致,李龙城安静下来,他紧贴着沈既明,几乎听得清他的心跳。
李龙城突然问道:殿下是大将军吗?
沈既明没想到他会这样问:什么大将军,谁和你说的?
白天时,姐姐告诉我的,她给我看了殿下年幼时用的剑,还告诉我,殿下是受人敬仰的将军。
哈沈既明尴尬地笑了笑:秋瑾和你说这些做什么。
殿下年方十六,已为敌军闻风丧胆。李龙城声音虽低,说得却认真:我很敬仰殿下这样的人。
沈既明从未听过如此坦诚直白的称赞,明知这样的话语出自孩童之口,心底忍不住温软一片。
他自幼眼盲,读书写字天生比常人难一步,更不用说习武,甚至排兵布阵。他从众人口中没有指望的瞎子,一路走至今日之地位,其中艰辛不与外人道,自己心里最是清楚。
他身为皇子,却不是众星捧月般长大。皇子受宠与否往往与母妃脱不开关系,而他的母妃自失宠后,精神一日不如一日,初时还愿教他抚琴,待沈既明大了些,她已难有清醒的时候,时常痛哭,动辄打骂,将失宠的原因一股脑地推在身患眼疾的沈既明身上。
她愈是这般,皇帝愈是厌恶这对母子。宫里惯来捧高踩低,自小沈既明耳畔便充斥着冷嘲热讽。待他立功归来,皇帝还来不及对小儿子另眼相看,防备之心又占了上风。百姓们虽称赞沈既明骁勇善战,可这赞声里总带着敬而远之的意味,而非真心爱戴。说到底,沈既明只是心怀七情六欲的一介凡人。他始终渴望来自他人的真心。
李龙城问道:殿下初次出征时只有十三岁,远离家乡族人,与外敌殊死作战。他停了停:我今日选择追随殿下,是否会与殿下一样,一年再难见父母一面。
沈既明刚刚软下的心猛地揪紧,李龙城一生的灾难皆因帝王命格四字而起。自幼被与世隔绝地圈在家中,还来不及长大,又遭了灭族之灾。他并非难见父母,而是再也不得见。明日他会被沈既明带入千里远的大漠,他的族人会一个不留地魂丧断头台,留下一滩洗不去的鲜血。 ↑返回顶部↑
监天寺整日故作玄虚,还有什么话是他们说不出来的!你可知道,父皇第一次下令取李龙城性命时,他仅是刚刚满月的婴孩!只为了监天寺的一句帝王命格,父皇便要将其活埋,不可理喻!
殿下,恕奴多言,无论当年李家幺子是否重病,此事已然败露,任谁也救李家不得,殿下切勿以身犯险。
这话即使不说,沈既明心中也明白得很。这几年无端被判了满门抄斩的家族不知有多少,尤其是李家这情况,怕是连九族都难保。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荒唐至极,沈既明作为皇子却无能为力。
殿下一时冲动保下李公子不知以后如何打算?陛下找不见李公子,不会善罢甘休。
沈既明沉吟片刻,道:明日我便动身回关外,我会带他一起去。
这么快就走?
我早就该回去,只是被九哥的丧仪耽搁了。李府交不出李龙城,行刑不过这几日的事,我需得提前带他走。
殿下想瞒着李公子。
他不过十岁左右的年纪,若不瞒着,要他如何承受?
宫人犹豫道:总有知道的那日
能瞒一日是一日吧。
李龙城并不知自己在沈既明的斗篷底下保住一条小命,深夜入睡时,他方得知自己不能回家,整个人陷入无尽的慌张与惧怕中,任宫女如何安慰亦无济于事。
宫女手足无措,只好回禀沈既明,当晚,李家幺儿就躺到了皇十九子的寝床上。沈既明全无安抚孩子的经验,只好笨拙地轻拍他的后背,绞尽脑汁说些软化。或许心诚所致,李龙城安静下来,他紧贴着沈既明,几乎听得清他的心跳。
李龙城突然问道:殿下是大将军吗?
沈既明没想到他会这样问:什么大将军,谁和你说的?
白天时,姐姐告诉我的,她给我看了殿下年幼时用的剑,还告诉我,殿下是受人敬仰的将军。
哈沈既明尴尬地笑了笑:秋瑾和你说这些做什么。
殿下年方十六,已为敌军闻风丧胆。李龙城声音虽低,说得却认真:我很敬仰殿下这样的人。
沈既明从未听过如此坦诚直白的称赞,明知这样的话语出自孩童之口,心底忍不住温软一片。
他自幼眼盲,读书写字天生比常人难一步,更不用说习武,甚至排兵布阵。他从众人口中没有指望的瞎子,一路走至今日之地位,其中艰辛不与外人道,自己心里最是清楚。
他身为皇子,却不是众星捧月般长大。皇子受宠与否往往与母妃脱不开关系,而他的母妃自失宠后,精神一日不如一日,初时还愿教他抚琴,待沈既明大了些,她已难有清醒的时候,时常痛哭,动辄打骂,将失宠的原因一股脑地推在身患眼疾的沈既明身上。
她愈是这般,皇帝愈是厌恶这对母子。宫里惯来捧高踩低,自小沈既明耳畔便充斥着冷嘲热讽。待他立功归来,皇帝还来不及对小儿子另眼相看,防备之心又占了上风。百姓们虽称赞沈既明骁勇善战,可这赞声里总带着敬而远之的意味,而非真心爱戴。说到底,沈既明只是心怀七情六欲的一介凡人。他始终渴望来自他人的真心。
李龙城问道:殿下初次出征时只有十三岁,远离家乡族人,与外敌殊死作战。他停了停:我今日选择追随殿下,是否会与殿下一样,一年再难见父母一面。
沈既明刚刚软下的心猛地揪紧,李龙城一生的灾难皆因帝王命格四字而起。自幼被与世隔绝地圈在家中,还来不及长大,又遭了灭族之灾。他并非难见父母,而是再也不得见。明日他会被沈既明带入千里远的大漠,他的族人会一个不留地魂丧断头台,留下一滩洗不去的鲜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