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迟来的挂印辞官(2 / 4)
这种事,并不少见。
像是当初仁宗不得已放弃范仲淹那样,皇帝依靠的是整个朝堂,而不是某个官员。哪怕范仲淹被贬官之后,仁宗皇帝后悔的不得了,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给予范仲淹的子孙最大的优待。荫补官身份,第一份官职就是判官,这在大宋官场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事,可是在范家人身上,都发生了。这是补偿,来自于皇帝的补偿。
王韶,狄青,这些人难道皇帝都不想保吗?
不是不想,而是保住了之后呢?难道和文武百官决裂吗?
不可能,皇帝考虑的事,从来都是从皇权,而不是个人喜好。没有那个官员的重要性,会超越皇权。
然而之后的青塘城之战,皇帝赵煦即便是想要打压李逵也不成了。毕竟,青塘两千里草场可是李逵打下来的。哪怕安焘分润了不少功劳,也差点成了众矢之的。
之后的北线燕州前线,李逵大破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的十几万精锐,一战而扭转了辽宋战场实力,这一次,他真的功高震主了。
直到此时,刘清芫才真正明白李逵将要经历什么?李逵怕她不明白,点了一下曹彬这个人。刘清芫出身将门,虽说是女子,但刘葆晟也不限制女儿求学,当然明白开国功臣曹彬经历了什么。
像是当年的周王曹彬,在所有大宋的开国功臣之中,曹彬绝对是鹤立鸡群的存在。他一人就灭了两国,后蜀和南唐。之后还被赵匡胤任命为枢密使,太宗时期成为宰相。按道理,他的人生已经达到了一个臣子的顶点。
可之后的日子,他却并没有伴随着辉煌继续下去。
岐沟关大败,成了他人生之中最大的污点。这场大败,也是大宋整个对外军事作战的转折点。北伐大败,最后曹彬担负了所有的罪责。从太师,侍中(这个官职在唐代起就是宰相)被贬谪为右骁卫上将军。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曹彬是给皇帝背锅了。
这场大战一开始,赵匡义坐镇的主力麾下拥有大将,潘美、田重进,坐拥几十万大军。并且一路高歌猛进,接连收复朔州、灵丘、蔚州等城池,局势大好。可是作为决战偏师的曹彬,却突然收复了涿州。大军已经打到了燕州城下,赵匡义一瞅,不行,他才是北伐的主角。然后……东线的曹彬大军的粮草没了,不得不退兵。
坐镇中军的赵匡义虽说后来对曹彬承认:“大敌当前,却反而补充粮草,太失策了!”可粮草怎么没的,赵匡义心里就没数?
他才是最清楚的那个人。
这一次,曹彬的十万大军仅有士气上的些许损失,拿到了粮草之后,赵匡义对曹彬道:“你们人少,才十万人,想要轻取幽州(燕州)有点不济事,放心,我派大将潘美帮你。两路大军夹击幽州,胜利指日可待。”
也就是赵匡义是皇帝说这话,要是换个人来说,早就被打死了。要不是粮草不济,幽州早就被曹彬打下来了,还有潘美什么事?曹彬早知道赵匡义肯定会混在潘美大军之中,真要是潘美带兵前来,曹彬铁定会发飙。可遇到皇帝要抢功劳,他也是没辙。
你管着中军,不发粮草,难道自己就心里没有点数?还不是因为曹彬都已经打到了燕州,赵匡义脸上挂不住了,他这个皇帝要寻找存在感,和臣子抢功劳。同时,曹彬的功劳实在太大了,大到好像大宋的疆域都是他一个人打下来了。大宋三大对手,后蜀、后唐、后汉,两个是曹彬灭的,第三个也要被曹彬灭了,大宋皇室还有什么脸面?
黑脸胖子赵匡义心酸了,嫉妒了。
至少,攻克燕州才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要是他哥赵匡胤当皇帝的时候,绝对做不出这等混账事。
同时赵匡义也有苦处,他背负了夺侄江山的骂名,要是没有天大的功绩掩盖,这辈子都要背负恶名。
之后,赵匡义制定了两路大军合围幽州,一举拿下幽州的计划。
曹彬这时候兵力一点损失都没有,养精蓄锐等着赵匡义的大戏开锣。没想到,皇帝被围了……
之后的事记录在史书里,曹彬仓促以十万大军迎战几十万辽军,一败涂地。
从结局来看,曹彬似乎也不错。虽说他承担了北伐失败的责任,但赵匡义对他内疚啊!贬官没多久,再次封赏,接下来的大宋皇帝,对曹家也是恩宠不断。
可李逵的情况比曹彬要差很多,李逵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
自从赵匡义之后,大宋皇帝对于御驾亲征简直就是谈之色变。唯一一个御驾亲征的皇帝真宗,还是被寇准几个大臣骗到了前线。
赵煦不会御驾亲征,也不可能分担李逵在功劳上的风头。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李逵承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返回顶部↑
像是当初仁宗不得已放弃范仲淹那样,皇帝依靠的是整个朝堂,而不是某个官员。哪怕范仲淹被贬官之后,仁宗皇帝后悔的不得了,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给予范仲淹的子孙最大的优待。荫补官身份,第一份官职就是判官,这在大宋官场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事,可是在范家人身上,都发生了。这是补偿,来自于皇帝的补偿。
王韶,狄青,这些人难道皇帝都不想保吗?
不是不想,而是保住了之后呢?难道和文武百官决裂吗?
不可能,皇帝考虑的事,从来都是从皇权,而不是个人喜好。没有那个官员的重要性,会超越皇权。
然而之后的青塘城之战,皇帝赵煦即便是想要打压李逵也不成了。毕竟,青塘两千里草场可是李逵打下来的。哪怕安焘分润了不少功劳,也差点成了众矢之的。
之后的北线燕州前线,李逵大破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的十几万精锐,一战而扭转了辽宋战场实力,这一次,他真的功高震主了。
直到此时,刘清芫才真正明白李逵将要经历什么?李逵怕她不明白,点了一下曹彬这个人。刘清芫出身将门,虽说是女子,但刘葆晟也不限制女儿求学,当然明白开国功臣曹彬经历了什么。
像是当年的周王曹彬,在所有大宋的开国功臣之中,曹彬绝对是鹤立鸡群的存在。他一人就灭了两国,后蜀和南唐。之后还被赵匡胤任命为枢密使,太宗时期成为宰相。按道理,他的人生已经达到了一个臣子的顶点。
可之后的日子,他却并没有伴随着辉煌继续下去。
岐沟关大败,成了他人生之中最大的污点。这场大败,也是大宋整个对外军事作战的转折点。北伐大败,最后曹彬担负了所有的罪责。从太师,侍中(这个官职在唐代起就是宰相)被贬谪为右骁卫上将军。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曹彬是给皇帝背锅了。
这场大战一开始,赵匡义坐镇的主力麾下拥有大将,潘美、田重进,坐拥几十万大军。并且一路高歌猛进,接连收复朔州、灵丘、蔚州等城池,局势大好。可是作为决战偏师的曹彬,却突然收复了涿州。大军已经打到了燕州城下,赵匡义一瞅,不行,他才是北伐的主角。然后……东线的曹彬大军的粮草没了,不得不退兵。
坐镇中军的赵匡义虽说后来对曹彬承认:“大敌当前,却反而补充粮草,太失策了!”可粮草怎么没的,赵匡义心里就没数?
他才是最清楚的那个人。
这一次,曹彬的十万大军仅有士气上的些许损失,拿到了粮草之后,赵匡义对曹彬道:“你们人少,才十万人,想要轻取幽州(燕州)有点不济事,放心,我派大将潘美帮你。两路大军夹击幽州,胜利指日可待。”
也就是赵匡义是皇帝说这话,要是换个人来说,早就被打死了。要不是粮草不济,幽州早就被曹彬打下来了,还有潘美什么事?曹彬早知道赵匡义肯定会混在潘美大军之中,真要是潘美带兵前来,曹彬铁定会发飙。可遇到皇帝要抢功劳,他也是没辙。
你管着中军,不发粮草,难道自己就心里没有点数?还不是因为曹彬都已经打到了燕州,赵匡义脸上挂不住了,他这个皇帝要寻找存在感,和臣子抢功劳。同时,曹彬的功劳实在太大了,大到好像大宋的疆域都是他一个人打下来了。大宋三大对手,后蜀、后唐、后汉,两个是曹彬灭的,第三个也要被曹彬灭了,大宋皇室还有什么脸面?
黑脸胖子赵匡义心酸了,嫉妒了。
至少,攻克燕州才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要是他哥赵匡胤当皇帝的时候,绝对做不出这等混账事。
同时赵匡义也有苦处,他背负了夺侄江山的骂名,要是没有天大的功绩掩盖,这辈子都要背负恶名。
之后,赵匡义制定了两路大军合围幽州,一举拿下幽州的计划。
曹彬这时候兵力一点损失都没有,养精蓄锐等着赵匡义的大戏开锣。没想到,皇帝被围了……
之后的事记录在史书里,曹彬仓促以十万大军迎战几十万辽军,一败涂地。
从结局来看,曹彬似乎也不错。虽说他承担了北伐失败的责任,但赵匡义对他内疚啊!贬官没多久,再次封赏,接下来的大宋皇帝,对曹家也是恩宠不断。
可李逵的情况比曹彬要差很多,李逵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
自从赵匡义之后,大宋皇帝对于御驾亲征简直就是谈之色变。唯一一个御驾亲征的皇帝真宗,还是被寇准几个大臣骗到了前线。
赵煦不会御驾亲征,也不可能分担李逵在功劳上的风头。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李逵承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