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2 / 4)
赵九福成为太子太傅之后第一次看见太子李翀,心中就是这般想的,李翀脸上有两个酒窝,这明显不是他们老李家的遗传,看着更像是一位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而不是应该杀伐果断的太子爷,他对身边的太监宫女甚至都十分和气。
赵九福大约是知道皇帝为何犹豫了这么多年,才决定册封太子,虽说圣旨里头有乃父之风,朕之夕影的夸赞,但恐怕皇帝一直觉得,这个大儿子完全不像是自己生的。
和气的太子对自己的师傅自然也万分的和气,甚至为了以表尊重给他端了一杯茶,就像是平民拜师的礼仪一般,可以说态度十分礼贤下士了。
赵九福受了这杯茶,却很快还了一礼,笑着说道:“微臣虽是太傅,但太子却是君,既然已有了师徒之礼,那还得有君臣之礼。”
“太傅不必多礼,孤资质驽钝,往后还要太傅多加教导,孤在此先谢过太傅了。”太子的礼仪倒是丝毫不差,更难得的是这份感谢显得十分真诚,并无多少作秀痕迹。
赵九福微微一笑,又说道:“教导储君乃是太傅之职,此事乃是微臣的本分,只希望殿下到时候不要嫌弃微臣多话才是。”
太子笑了起来,点头说道:“太傅尽管严厉就是,孤绝不会二话。”
一番交谈下来,赵九福倒是发现这位太子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虽然心慈手软外加性情多有几分优柔,却不是那种完全没有主意的人,他心中自有一番为人臣,为人子,为人君的准则,而这一份准则大约是皇帝花费了无数的心思,才给他刻在心中的。
皇帝做了最难做的一件事,以至于轮到赵九福的时候反倒是觉得轻松许多,心慈手软并不算是坏事,毕竟一个君王太过于心狠手辣的话,在他手底下干活还得担惊受怕,赵九福并不是一个人,他有内眷,有家族,自然不会希望君王是一个狠心人。
只要太子能掐住这一份心慈手软的底线,那就不是大问题。
让赵九福有些头疼的是,这位太子因为性情的缘故有几分耳根子软,这个特点充分的表现在他在听从赵九福教导的时候,很快就会被他的观点带过去。
这明面上看来是好事,但赵九福担心的是以后,若是皇帝谁在吹耳旁风都乐意听的话,心思一天变个七八样子,恐怕就是麻烦事情了。
他虽然是太子太傅,但总不可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陪在太子的身边,而太子的身边还有许多人,后宫还有许多的女人,他们说的话太子恐怕也会入耳。
摸透了太子的性格之后,赵九福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教导方式,国事家事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自己在太子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他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皇帝来,临了却毁在后宫女人的耳旁风之中,要知道历史上阴沟里头翻船的可实在是不少。
一个人对另一个的印象是很重要的,若是你主观觉得某一人高风亮节,那么即使有人说他的坏话,第一反应也是此人善妒,而不是立刻怀疑。
赵九福深知心理学的玩法,在教导太子的时候便潜移默化的将自己想要的形象输入进去,这并不是他想要掌控太子,而是为自己的将来留下一条退路。
在皇帝的面前,赵九福几乎是不用掩饰的,因为他们想要的大周未来几乎是相同的,赵九福本人也没有多高的权利欲望,所以他们才能君臣相得。
但是太子却不同,他们没有同甘共苦的历史经历,也没有相同的志向,他可以明确的感觉到,这位太子是绝对没有如今皇帝那种野望的。
若不是其余的皇子也都不符合皇帝的喜好,恐怕这位嫡长子即使出身尊贵,也不一定能登上太子的宝座,这一点在赵九福与其余几位皇子打过交道之后感触愈深。
不仅仅是他,太师吕靖,太保萧甯,这两人与赵九福的私交不错,私底下说话的时候不难发现,他们二人对太子的期待值也在慢慢降低。
让赵九福感到庆幸的是,这位太子虽然有诸多的缺点,当学生的时候却十分听话,可以说教导起来十分省心省力,是个十分能学习的人。
而在皇帝将太子带在身边教导之后,太子身上那种软弱的气息也在日益的减少,即使只是在皇帝的训导下藏了起来,却也难得可贵。
而让赵九福更加高兴的是,皇帝一直将他视作肱股之臣,大约是在太子的面前也多有夸赞,一段时间下来,太子看着他的眼中更多了几分重视和敬佩。
这自然是一件好事,能够大大的增加赵九福留下的好印象,为将来的君臣相处打下坚实的基础,天时地利人和,倒是让赵九福对未来皇朝变更的忧虑减少了几分。
第249章 年月
加封太子太傅之后的赵九福更加忙碌了,工部的一个个项目需要他的推进,毕竟这些都是他一力支持的,若是修路修桥这种常规项目还好,交给下头信任的人便是,若是那种往前走的,若他不时时盯着的话,谁知道会走多少冤枉路。
而他现在有太子太傅的名头,自然是要多在太子身上下功夫的,不然省了这一时的麻烦,怕是会有一辈子的麻烦。
熟悉了一段时间之后,赵九福便开始提议皇帝让太子出宫历练,这个历练并不是让他自己开府,而是进入六部最底层的地方去看一看。
这主意倒是得到了皇帝的赞同,他估摸也觉得自己这位皇儿从未吃过苦头,以至于颇有几分不知世间疾苦的意思,这作为一个皇子无伤大雅,作为一个皇帝可不大好。 ↑返回顶部↑
赵九福大约是知道皇帝为何犹豫了这么多年,才决定册封太子,虽说圣旨里头有乃父之风,朕之夕影的夸赞,但恐怕皇帝一直觉得,这个大儿子完全不像是自己生的。
和气的太子对自己的师傅自然也万分的和气,甚至为了以表尊重给他端了一杯茶,就像是平民拜师的礼仪一般,可以说态度十分礼贤下士了。
赵九福受了这杯茶,却很快还了一礼,笑着说道:“微臣虽是太傅,但太子却是君,既然已有了师徒之礼,那还得有君臣之礼。”
“太傅不必多礼,孤资质驽钝,往后还要太傅多加教导,孤在此先谢过太傅了。”太子的礼仪倒是丝毫不差,更难得的是这份感谢显得十分真诚,并无多少作秀痕迹。
赵九福微微一笑,又说道:“教导储君乃是太傅之职,此事乃是微臣的本分,只希望殿下到时候不要嫌弃微臣多话才是。”
太子笑了起来,点头说道:“太傅尽管严厉就是,孤绝不会二话。”
一番交谈下来,赵九福倒是发现这位太子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虽然心慈手软外加性情多有几分优柔,却不是那种完全没有主意的人,他心中自有一番为人臣,为人子,为人君的准则,而这一份准则大约是皇帝花费了无数的心思,才给他刻在心中的。
皇帝做了最难做的一件事,以至于轮到赵九福的时候反倒是觉得轻松许多,心慈手软并不算是坏事,毕竟一个君王太过于心狠手辣的话,在他手底下干活还得担惊受怕,赵九福并不是一个人,他有内眷,有家族,自然不会希望君王是一个狠心人。
只要太子能掐住这一份心慈手软的底线,那就不是大问题。
让赵九福有些头疼的是,这位太子因为性情的缘故有几分耳根子软,这个特点充分的表现在他在听从赵九福教导的时候,很快就会被他的观点带过去。
这明面上看来是好事,但赵九福担心的是以后,若是皇帝谁在吹耳旁风都乐意听的话,心思一天变个七八样子,恐怕就是麻烦事情了。
他虽然是太子太傅,但总不可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陪在太子的身边,而太子的身边还有许多人,后宫还有许多的女人,他们说的话太子恐怕也会入耳。
摸透了太子的性格之后,赵九福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教导方式,国事家事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自己在太子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他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皇帝来,临了却毁在后宫女人的耳旁风之中,要知道历史上阴沟里头翻船的可实在是不少。
一个人对另一个的印象是很重要的,若是你主观觉得某一人高风亮节,那么即使有人说他的坏话,第一反应也是此人善妒,而不是立刻怀疑。
赵九福深知心理学的玩法,在教导太子的时候便潜移默化的将自己想要的形象输入进去,这并不是他想要掌控太子,而是为自己的将来留下一条退路。
在皇帝的面前,赵九福几乎是不用掩饰的,因为他们想要的大周未来几乎是相同的,赵九福本人也没有多高的权利欲望,所以他们才能君臣相得。
但是太子却不同,他们没有同甘共苦的历史经历,也没有相同的志向,他可以明确的感觉到,这位太子是绝对没有如今皇帝那种野望的。
若不是其余的皇子也都不符合皇帝的喜好,恐怕这位嫡长子即使出身尊贵,也不一定能登上太子的宝座,这一点在赵九福与其余几位皇子打过交道之后感触愈深。
不仅仅是他,太师吕靖,太保萧甯,这两人与赵九福的私交不错,私底下说话的时候不难发现,他们二人对太子的期待值也在慢慢降低。
让赵九福感到庆幸的是,这位太子虽然有诸多的缺点,当学生的时候却十分听话,可以说教导起来十分省心省力,是个十分能学习的人。
而在皇帝将太子带在身边教导之后,太子身上那种软弱的气息也在日益的减少,即使只是在皇帝的训导下藏了起来,却也难得可贵。
而让赵九福更加高兴的是,皇帝一直将他视作肱股之臣,大约是在太子的面前也多有夸赞,一段时间下来,太子看着他的眼中更多了几分重视和敬佩。
这自然是一件好事,能够大大的增加赵九福留下的好印象,为将来的君臣相处打下坚实的基础,天时地利人和,倒是让赵九福对未来皇朝变更的忧虑减少了几分。
第249章 年月
加封太子太傅之后的赵九福更加忙碌了,工部的一个个项目需要他的推进,毕竟这些都是他一力支持的,若是修路修桥这种常规项目还好,交给下头信任的人便是,若是那种往前走的,若他不时时盯着的话,谁知道会走多少冤枉路。
而他现在有太子太傅的名头,自然是要多在太子身上下功夫的,不然省了这一时的麻烦,怕是会有一辈子的麻烦。
熟悉了一段时间之后,赵九福便开始提议皇帝让太子出宫历练,这个历练并不是让他自己开府,而是进入六部最底层的地方去看一看。
这主意倒是得到了皇帝的赞同,他估摸也觉得自己这位皇儿从未吃过苦头,以至于颇有几分不知世间疾苦的意思,这作为一个皇子无伤大雅,作为一个皇帝可不大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