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想撬动燕王的地位只要你们比他能耐,能叫皇上放心将要紧事通通交给你们……办不到的话,就别来哀家跟前说这种话,哀家是盼着娘家人好,也不会为帮扶娘家耽误朝廷大事。”
  都有自知之明,要论才能他们哪个及得上燕王?
  “朝廷重用燕王咱们是服气的,那盛士洲是怎么回事?他那样不学无术的当个御前侍卫都是沾了王爷的光,皇上还把整个京城交到他手上……他那小肩膀能扛得起这等重担?”
  太后笑道:“这不已经扛起来了?哀家听说了,他做得很好。”
  “还不是有人帮他……像那样谁能搞砸?”
  到这儿太后也听出来了,娘家人来重点不是想把燕王怎么着,而是看皇上登基以后立刻提拔了燕王世子,把整个京城的安全都交给他管,这让许多人心中不平。
  燕王他们比不上,难道还比不上燕王的儿子吗?
  对于燕王世子,质疑总比肯定要多,都觉得他也不过是命好摊上那么个爹,撇开身份来看,他比得过谁?
  太后听先皇说得多,她知道先皇对这侄儿评价其实很高,一直都说可惜前面二十年混迹在民间,要不他肯定能青出于蓝。他做侍卫这几年,乍一看好像没立下多大功劳,但却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御前那些人里面,皇上最放心就是他,有什么事也愿意交给他办,能做到这一点其实也很不容易,毕竟能选上御前侍卫的多半都不是普通人,里面皇亲国戚勋贵子弟不少,能压过那些人成为皇上最信任的一个不是能耐又是什么?
  就是有这样的人,别人看他不咋的,可好事情总少不了他。
  要是这样真别怪皇上无理群闹,只能说明你低估了人家。
  别说谢士洲,包括他媳妇儿钱玉嫃也是。
  外界对她的评价更多也是好命,反正那就是一对好命夫妻。可太后跟她熟啊,她就是只要她有心,谁都摆得平的类型。
  真要说,王公大臣府上再难找出出身比她更低的当家夫人,最早这一点被很多人嘲过,现在还有几个人提?
  她跟宫里的关系相当不错,把王府后院管得很好,还能牢牢拘着男人不让他出去乱来,跟娘家的关系更不消说……换任何人在她那位置也不会比她做得更好。
  太后心里这样想,却没冲娘家人吹嘘谢士洲其实很有能力,为了一下堵住娘家人的嘴,她想了想,说:“哀家知道那位置不止燕王世子能坐,可他福气是最好,这种人谁不乐意用的?”
  人在御前那些年,御前就没出过纰漏,先皇会驾崩也不是遭了什么暗算纯粹是得病没的。
  他跟他那个夫人有点邪门的,轻易碰不上要命的事,碰上也都能逢凶化吉,护卫安全就需要这样的人,皇上认为把京城交给他出不了事。
  ……
  能说的都说了,宫里油盐不进,还有想其他办法的,全都没能成功,大家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燕王父子继续得势。
  朝上很多人妒忌燕王父子,被妒忌的两人真没那么多闲工夫去关注他们。
  谢士洲在新岗位上挥洒汗水,他爹跟他儿子持续跟进农业那块儿,并在三年以内让杂交稻在全国生根。
  有田有地的都不饿饭了,哪怕是从地主手里租赁田地的,在交了租子以后余下的也比从前多出不少,各家粮多了,多生两个也能养活。这年代做什么都靠人力,人口增长起来,国家肉眼可见的变得强盛。
  第141章
  如果说天福初年还是王爷的专场,随着时间的推移, 谢士洲在朝廷上的分量逐渐也追上当爹的, 毕竟一年年的王爷精力越发不济, 反倒儿子正当壮年。
  一家几口人里,谢士洲估计是文化水平最低的那个,比媳妇儿跟闺女还差点, 他在自己那岗位上干得着实不错, 轻而易举的平过京中不少骚|乱。
  钱家那头比他小几岁的妻弟宗宝官阶也在攀升, 他是翰林院出身, 显露出才华以后被皇上外放出去历练过。去的是四川东边, 两湖之地。
  说到两湖一带,论重要性比不得京城,论富裕程度比不得江南,但是要比甘陕云贵之类好得多。能去这处谢士洲从中使了力,钱宗宝也没掉链子, 他在两湖当官那几年把地方经济搞得特别好, 既富了百姓又肥了国库。调回来之后人就进了户部负责财政事宜。
  这时,钱宗宝已经三十好几,他跟他爹和姐夫一样也没纳妾, 有过三个孩子但只活了俩。
  说到生孩子这方面,钱玉嫃要能干些,在天福年间又怀过一胎,生了个小女儿,这回太皇太后也没梦到什么, 不过老小好像继承到当娘的好命格,她出生以后家里事事顺利,祖父身子骨也好,朝上怎么折腾都牵连补上王府,还有她大哥盛人杰也能独当一面,他没走其祖其父走过的路,而是得到家里支持在京中办起本朝第一所农学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