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3 / 4)
来时初秋,归途春寒料峭,幸而冰雪尽头皆化消,方未禁海。
芦苇白沙的海景交替为内朴秀雅的古都,黛玉竟然生出了几分的近乡情怯,盘算着:说来也去了三四月,不知紫鹃雪雁,还有春晓秋晚等人过得如何?还有那朝堂上的事,不知是否都安排妥当了?只希望别再劳碌王爷才好。
船驶近了,码头上似有乌压压的一群人。待看清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微润的眸子里露出了雀跃的笑,黛玉将手上的帕子使劲的挥动,喜道:“紫鹃、春晓她们都来了!”
甫一登上岸,王府内一大家子的人都迎上来,又是抹泪儿的,又是嘘寒问暖的,紫鹃哭得泪人一般,紧紧的攥着她的手:“姑娘到哪里去了?几个月的日子连一封书信都没递来……让咱们这些做下人的怎么放得下心?”
“好姐姐,叫你耽心了,原是我的不是。”瞧紫鹃等人一包眼泪的模样,引得黛玉呜咽的将哭起来,最后连一向活泼的春晓都在偷偷的拭泪。
眼看府上的女子哭作一团,水澜的两颊抽了一抽,有些啼笑皆非的调侃道:“有什么话,回府里再细细的说。就算要哭,也忍得回了家呢。”
一言未了,黛玉和紫鹃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破涕为笑了:这可不是回家了么?
两人被簇拥在前,刚行出一射之远,黛玉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忽而两眼一黑,整个人就这么软绵绵的滑了下去。
这一惊非同小可,所有伺候的人都围了上来,水澜忙伸出手臂揽住了纤柔的柳腰,一面沉脸疾呼:“玉儿,玉儿,你醒醒!”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欠的债都补完了,明天调整到晚上更新,爱你们哟(づ ̄3 ̄)づ╭
第43章 第四十二回
黛玉一昏过去,水澜只觉揪得一痛, 抱着人就策马回府。尽管心急如焚, 还是稳了神细细吩咐下去,分头去张罗。
彼时, 两三个后门口的小子带了李太医进来, 这里的丫头连忙回避了, 黛玉的奶姆王嬷嬷打起了猩红毡帘,惶然的嚷说:“咱们王妃突然晕过去了,太医您赶紧去看看。”
李太医应了一声, 抬脚进了暖阁。暖阁内炭火殷红, 热气熏人, 几个伺候的媳妇放下了大红绣幔,幔下单伸出一只纤纤如玉的手来,一个媳妇忙拿一块绢子给掩上。
李太医目不斜视, 将素手搁在迎枕上, 两根手指搭在绢上诊了一回脉。隔了好一会, 起身到外间见了水澜,先打了千儿, 水澜忙扶住了问:“王妃如何?”
只见那太医拈须沉吟了半晌, 方慢悠悠的说:“给王爷道贺了, 王妃娘娘是有喜了。”
水澜立时怔住了,随即大喜过望的问:“可确切吗?”
李太医与水澜惯来相熟,便向他笑道:“王妃身子骨单薄,时日也尚短, 不过小两个月的样子。再加上跋涉的又疲乏,气血原弱,幸亏发现的早,要是磕了碰了反有意外。”
水澜听了,早就喜的无可不可了,忙又问:“那、那可有动了胎气?王妃可禁得住?还有其他的事要注意?”
见廉王各种谨慎小心显露无疑,李太医暗暗颔首,回说:“我一会儿开一张补气安胎的方子,每日早晚各一剂的吃。除此以外呢,光吃补药也不中用,食疗可比药来的好,劝王妃多动两筷子,比人参还使得呢。”
水澜一边听,一边忙记下,千恩万谢的送人出去。李太医转到班房内坐了,正开药方儿,一个老嬷嬷心急火燎的来了,笑道:“老爷且别去,咱们王爷旁的不论,遇上王妃的事必要啰嗦的,恐怕还放心不下。”
李太医点头不语,心道这廉王爷也有趣,现在就紧张得宝贝儿似的,要孩子生下来了,岂不是比眼珠子还要稀罕了?
说着,拿了药方进去。水澜看毕,果然又问了几句,李太医一一答得详尽了,方让小子送了银子出去,自行料理。
至次日黛玉醒来,阖府上下俱知晓了喜讯,尤其是王嬷嬷等陪嫁来的人,益发的念佛不绝,眉开眼笑。
午后,紫鹃等人正陪坐着,一见她缓缓的睁开眼,即打发人知会王爷,一面拿紫貂皮垫子给她靠着,笑吟吟的问:“姑娘醒了,那儿不舒服,可有什么想吃的?”
黛玉还有些迷迷瞪瞪,但见每个人的脸上皆有喜色,便生疑道:“你们做什么美滋滋的,天上掉烙饼了?”
春晓待要张口,水澜的笑声已从窗外传了进来:“老天爷还真掉了好东西,只是烙饼没的,掉了个秀气的小香芋头!”
说的一屋子人都跟着笑个不住。黛玉原还茫然看着,转念一想小香芋的典故,再加上这个月的庚信不行,又常呕酸,本以为是晕船之故,登时满面通红,呆呆的问:“真,真的是……?”
“那还有错。”丫鬟们识趣的退到一边,水澜坐在炕沿,一手搂着她的肩膀,姿态万分的亲昵:“以后不能淘气了,要当娘的人了。”说着,又指着还平坦的小腹,笑道:“里边儿真结了个香芋果啦。”
不觉拿手盖上小腹,黛玉好像真听到了跳动的声音,先是欢喜不尽,后想起父母亲眷皆殇,自己曾孤单无倚,如今有了血脉相连的孩子,不免又感动的垂泪。 ↑返回顶部↑
芦苇白沙的海景交替为内朴秀雅的古都,黛玉竟然生出了几分的近乡情怯,盘算着:说来也去了三四月,不知紫鹃雪雁,还有春晓秋晚等人过得如何?还有那朝堂上的事,不知是否都安排妥当了?只希望别再劳碌王爷才好。
船驶近了,码头上似有乌压压的一群人。待看清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微润的眸子里露出了雀跃的笑,黛玉将手上的帕子使劲的挥动,喜道:“紫鹃、春晓她们都来了!”
甫一登上岸,王府内一大家子的人都迎上来,又是抹泪儿的,又是嘘寒问暖的,紫鹃哭得泪人一般,紧紧的攥着她的手:“姑娘到哪里去了?几个月的日子连一封书信都没递来……让咱们这些做下人的怎么放得下心?”
“好姐姐,叫你耽心了,原是我的不是。”瞧紫鹃等人一包眼泪的模样,引得黛玉呜咽的将哭起来,最后连一向活泼的春晓都在偷偷的拭泪。
眼看府上的女子哭作一团,水澜的两颊抽了一抽,有些啼笑皆非的调侃道:“有什么话,回府里再细细的说。就算要哭,也忍得回了家呢。”
一言未了,黛玉和紫鹃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破涕为笑了:这可不是回家了么?
两人被簇拥在前,刚行出一射之远,黛玉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忽而两眼一黑,整个人就这么软绵绵的滑了下去。
这一惊非同小可,所有伺候的人都围了上来,水澜忙伸出手臂揽住了纤柔的柳腰,一面沉脸疾呼:“玉儿,玉儿,你醒醒!”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欠的债都补完了,明天调整到晚上更新,爱你们哟(づ ̄3 ̄)づ╭
第43章 第四十二回
黛玉一昏过去,水澜只觉揪得一痛, 抱着人就策马回府。尽管心急如焚, 还是稳了神细细吩咐下去,分头去张罗。
彼时, 两三个后门口的小子带了李太医进来, 这里的丫头连忙回避了, 黛玉的奶姆王嬷嬷打起了猩红毡帘,惶然的嚷说:“咱们王妃突然晕过去了,太医您赶紧去看看。”
李太医应了一声, 抬脚进了暖阁。暖阁内炭火殷红, 热气熏人, 几个伺候的媳妇放下了大红绣幔,幔下单伸出一只纤纤如玉的手来,一个媳妇忙拿一块绢子给掩上。
李太医目不斜视, 将素手搁在迎枕上, 两根手指搭在绢上诊了一回脉。隔了好一会, 起身到外间见了水澜,先打了千儿, 水澜忙扶住了问:“王妃如何?”
只见那太医拈须沉吟了半晌, 方慢悠悠的说:“给王爷道贺了, 王妃娘娘是有喜了。”
水澜立时怔住了,随即大喜过望的问:“可确切吗?”
李太医与水澜惯来相熟,便向他笑道:“王妃身子骨单薄,时日也尚短, 不过小两个月的样子。再加上跋涉的又疲乏,气血原弱,幸亏发现的早,要是磕了碰了反有意外。”
水澜听了,早就喜的无可不可了,忙又问:“那、那可有动了胎气?王妃可禁得住?还有其他的事要注意?”
见廉王各种谨慎小心显露无疑,李太医暗暗颔首,回说:“我一会儿开一张补气安胎的方子,每日早晚各一剂的吃。除此以外呢,光吃补药也不中用,食疗可比药来的好,劝王妃多动两筷子,比人参还使得呢。”
水澜一边听,一边忙记下,千恩万谢的送人出去。李太医转到班房内坐了,正开药方儿,一个老嬷嬷心急火燎的来了,笑道:“老爷且别去,咱们王爷旁的不论,遇上王妃的事必要啰嗦的,恐怕还放心不下。”
李太医点头不语,心道这廉王爷也有趣,现在就紧张得宝贝儿似的,要孩子生下来了,岂不是比眼珠子还要稀罕了?
说着,拿了药方进去。水澜看毕,果然又问了几句,李太医一一答得详尽了,方让小子送了银子出去,自行料理。
至次日黛玉醒来,阖府上下俱知晓了喜讯,尤其是王嬷嬷等陪嫁来的人,益发的念佛不绝,眉开眼笑。
午后,紫鹃等人正陪坐着,一见她缓缓的睁开眼,即打发人知会王爷,一面拿紫貂皮垫子给她靠着,笑吟吟的问:“姑娘醒了,那儿不舒服,可有什么想吃的?”
黛玉还有些迷迷瞪瞪,但见每个人的脸上皆有喜色,便生疑道:“你们做什么美滋滋的,天上掉烙饼了?”
春晓待要张口,水澜的笑声已从窗外传了进来:“老天爷还真掉了好东西,只是烙饼没的,掉了个秀气的小香芋头!”
说的一屋子人都跟着笑个不住。黛玉原还茫然看着,转念一想小香芋的典故,再加上这个月的庚信不行,又常呕酸,本以为是晕船之故,登时满面通红,呆呆的问:“真,真的是……?”
“那还有错。”丫鬟们识趣的退到一边,水澜坐在炕沿,一手搂着她的肩膀,姿态万分的亲昵:“以后不能淘气了,要当娘的人了。”说着,又指着还平坦的小腹,笑道:“里边儿真结了个香芋果啦。”
不觉拿手盖上小腹,黛玉好像真听到了跳动的声音,先是欢喜不尽,后想起父母亲眷皆殇,自己曾孤单无倚,如今有了血脉相连的孩子,不免又感动的垂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