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1 / 4)
急报一封接一封传到了柴荣手上。新科皇帝在刺骨的寒风中站到了殿门前,他看到的是冰冷的石阶,空荡荡的广场。他相信,正是在这座宫殿前,一代枭雄朱温曾心急如焚地遥望过潞州的烽火;他还知道,同样在这里,雄霸天下的王者李存勖也曾在众叛亲离之际跪倒在这冰冷的石阶之上。残酷而真实的轮回活剧近在眼前。现在,他成了新的历史大戏的主角。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柴荣扬起头,有些不屑地笑了笑。他从来都不是宿命论者,他不相信命运,更不相信神灵。在天下人看来,他只是从未证明过自己的雏角儿,是依靠姻亲才得以上位的幸运儿。但他心里却很清楚,梦想早已熊熊燃烧,而他已为这一天做好了准备。他就像一个精明的牌手,早已不声不响为自己留足了好牌。
赵匡胤,这是他的第一张王牌。此人出身军旅,骁勇善战,当年在郭威帐下便屡立奇功。柴荣为开封府尹时,将此猛将调入麾下,时任禁军将领。
张永德,出身豪富大家族,自幼习武。其父张颖曾为后晋石敬瑭麾下大将,与郭威过从甚密。郭威称帝后,招张永德作为婿,擢升左卫将军,加附马都尉,领和州刺使。第二年又升为殿前都虞侯、领思州团练使,不久又升为殿前都指挥使、泗州防御使。两年之内再三升迁,军内耸动。虽然军中对身为驸马的张永德平步青云颇多非议,但柴荣很清楚,此人是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
马全义,幽州人。十余岁便已精通骑射。后汉乾祐年间,李守贞镇河中,召置帐下。不久,李守贞叛乱,郭威兴兵讨伐河中。困守孤城的马全义毫无畏惧,每日率死士夜袭汉军大营,屡屡得手,天下侧目。河中城破后,马全义突围而出,更名改姓,亡命天涯。柴荣镇守澶州之时,马全义慕名来投,柴荣引为至宝。时任殿前指挥使。
有了这三张好牌,柴荣气定神闲。早在澶州时,他就着力打造自己的亲军。现在,他身边不仅有猛将,更有精兵。从过商,当过兵,更经历过沙场搏杀和宦海争斗的柴荣深深懂得,成功从来都不会从天而降,更不能靠求神拜佛。他一直在磨砺自己的战刀,现在,是时候拔刀而起了。
初登皇位的皇帝要御驾亲征的消息在朝堂上几乎引发了一场骚乱。大臣们被新皇帝毫无预兆的心血来潮吓得魂飞魄散。短暂的沉默后,老臣冯道站了出来。
“晋州一战,刘崇锐气尽失,气势已衰,此次来攻不过是趁先皇驾崩,趁火打劫,做做样子而已。陛下刚刚即位,百业待兴,不宜轻动。可命一上将领精兵御之足矣。”冯道用他惯常的舒缓语气缓缓道。冯道发话,众人长吁了一口气。冯道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威望之高,无人能及。由他出来劝说皇帝,那是最适合不过了。
柴荣霍然起身。“当年大唐太宗皇帝平定天下之时,每战必亲征阵前,如今大敌当前,朕又何敢偷安!”他没有正眼看冯道,而是看着满朝文武。他真的希望,这里的每个人都能读懂他的内心,能够如他一样重新燃起再建盛世的火焰。
“陛下自问能比得上唐太宗吗?”冯道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脱口而出道。柴荣清澈的双眼里透出一股凌厉的微光。“以吾兵力之强,破刘崇如山压卵耳!”但冯道仍然不依不饶,他的语气沉重得如一潭死水:“不知道陛下能为山否?”朝堂上一片死寂。震惊过后,柴荣听见了人群中传来的抑制不住的讪笑声。
柴荣没有发火。他只是若有所思地看着面前这位须发花白的老臣,看着他那双浑浊得几乎失去了光华的眼睛,就像看到了曾经光芒万丈的大唐王朝悲哀的背影。现在他才明白,他将要面对的敌人岂止是北方草原上的契丹骑兵,岂止是河东那帮天天想着复仇的凶悍之徒,岂止是天下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家。
他站在万人膜拜的位置,但这一刻,柴荣却觉得自己正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荒原中心,孤独地面对绝望。这个朝堂上弥漫着一股老朽消沉之气,几乎令他窒息。这个时代又何尝不是如此?笔墨所及,流出的尽是浮华空洞、无病呻吟的文字;舞台之上,唱出的全是奢华无力的靡靡之音。而就在这个大殿之外不远的地方,灰蒙蒙的天穹下,求神拜佛的地方,人头攒动。寺庙和佛像修得越来越金碧辉煌,人们的脸上却越来越多的恐惧和麻木。
一股无名之火从柴荣心底喷薄而起。洗刷幽云之耻尚遥遥无期,北方强敌正又一次磨刀霍霍,厉兵秣马。亡族的危险慢慢逼近,而天下人却浑然不知!他们早已丧失了进取的灵魂,更失去了去梦想的力量。在几乎看不见尽头的战乱中,在一次次疯狂暴戾的屠戮后,他们已经被榨干了最后的灵魂,剩下的只有无谓的苟活。失去灵魂远远比死亡更可怕。需要做的事看来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他要改变的,不仅仅是积弱的国力,混乱的天下,还有世道和人心。
大臣们悄悄抬起头,惊疑地看着久久沉默的皇帝。面对老臣冯道在众目睽睽下近乎挑衅的质疑,柴荣并没有发怒。他到底在想什么?终于,他们发现皇帝的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柴荣正微笑着看着他们,然后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不必再议!朕意已决,十日之后,朕将御驾亲征!”说完,柴荣长袖一挥,转身而去。所有人都听见了皇帝浑厚的声音在幽暗的大殿内回响:“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
人们面面相觑。这个刚刚登基不过半月的新皇帝到底想要做什么?
一匹又一匹的快马顶着飘飞的大雪从开封皇城内疾奔而出。“天雄节度使符彦卿为帅、镇宁节度使郭崇威为副,即刻领兵从磁州出击,切断北汉军退路!”
“河中节度使王彦超为帅,保义节度使韩通为副,即刻领兵从晋州出击,阻击敌军南下!”
“宁江节度使樊爱能、清淮节度使何徽及、义成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各统本部军马领兵急赴泽州待命!”
“宣徽使向训监督各部,不得有误!”
柴荣的诏令一封接着一封。命令简洁而明确。整个中原沸腾了。各方军队开始迅速集结,隆隆开进。
“钦命冯道护送太祖灵柩前往山陵,郑仁诲为东京留守。”这是柴荣发出的最后一封诏书。所有人都明白了,以护灵为名义调开固执的老臣冯道,皇帝这是铁了心要御驾亲征,与汉、辽联军决死一战!
柴荣布下的大网正急速向潞州一带的敌军合拢。
符彦卿部从磁州(今河北省磁县)北上,穿越太行山脉,直逼汉、辽联军的后路;王彦超部集中了河中军主力,从晋州(山西省临汾市)东进,逼近阴地关;而其他各路后周军队则源源不断地向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云集。
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三月,柴荣在开封誓师,正式出兵。他最信任的三名禁军将领赵匡胤、张永德、马全义全部随行。这一战,柴荣几乎集中了后周所有的精锐兵力。他一出手,便无疑反顾地把自己放到了悬崖边上。
柴荣很清楚,他已经压上了全部筹码。潞州城下即将爆发的那场大战,将决定后周王朝未来的命运,要么分崩离析,要么重燃希望。也许,这并不是他和对手决战的最佳时机,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他都远远还没有准备好。但时局如此,远非他能够控制。他相信,不管是后汉皇帝刘崇,还是契丹猛将杨衮,都不会预见到初登皇位的他会突然倾举国之兵,御驾亲征。出其不意,这对他来说或许是唯一的利好,他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个优势。
大军一出城,柴荣立即下令,全军疾行,日夜兼程。仅仅五天时间,后周军队已经向西疾驰了五百余里,到达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市)。
在携带大量辎重的情况下每天行军百里,让很多将士吃不消了。禁军将领赵晁偷偷找到柴荣身边的侍官郑好谦说:“现在敌军气势正盛,我军应该稳健持重。皇上性子太急,这样一味冒进恐怕不是办法,你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应该找机会劝劝他。”郑好谦不懂军事,一听赵晁这话好像挺有道理,急忙跑到柴荣面前劝谏。
柴荣勃然大怒。他知道郑好谦从没上过战场,根本不懂行军打仗之事,现在说出这样的话来,必然是受军中将领支使。一番威逼之下,郑好谦终于把赵晁供了出来。柴荣二话不说,立即把赵晁、郑好谦抓捕下狱。
消息一出,全军大震。一个是禁军将领,一个是皇宫内侍,皇帝为了急行军,毫不犹豫地处置两名亲信,决绝之心,可见一斑。没有人敢再有疑虑。无论如何,他们都只有跟着皇帝,把即将爆发的那场大战当作人生中最后的战役。
10 高平之战 ↑返回顶部↑
柴荣扬起头,有些不屑地笑了笑。他从来都不是宿命论者,他不相信命运,更不相信神灵。在天下人看来,他只是从未证明过自己的雏角儿,是依靠姻亲才得以上位的幸运儿。但他心里却很清楚,梦想早已熊熊燃烧,而他已为这一天做好了准备。他就像一个精明的牌手,早已不声不响为自己留足了好牌。
赵匡胤,这是他的第一张王牌。此人出身军旅,骁勇善战,当年在郭威帐下便屡立奇功。柴荣为开封府尹时,将此猛将调入麾下,时任禁军将领。
张永德,出身豪富大家族,自幼习武。其父张颖曾为后晋石敬瑭麾下大将,与郭威过从甚密。郭威称帝后,招张永德作为婿,擢升左卫将军,加附马都尉,领和州刺使。第二年又升为殿前都虞侯、领思州团练使,不久又升为殿前都指挥使、泗州防御使。两年之内再三升迁,军内耸动。虽然军中对身为驸马的张永德平步青云颇多非议,但柴荣很清楚,此人是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
马全义,幽州人。十余岁便已精通骑射。后汉乾祐年间,李守贞镇河中,召置帐下。不久,李守贞叛乱,郭威兴兵讨伐河中。困守孤城的马全义毫无畏惧,每日率死士夜袭汉军大营,屡屡得手,天下侧目。河中城破后,马全义突围而出,更名改姓,亡命天涯。柴荣镇守澶州之时,马全义慕名来投,柴荣引为至宝。时任殿前指挥使。
有了这三张好牌,柴荣气定神闲。早在澶州时,他就着力打造自己的亲军。现在,他身边不仅有猛将,更有精兵。从过商,当过兵,更经历过沙场搏杀和宦海争斗的柴荣深深懂得,成功从来都不会从天而降,更不能靠求神拜佛。他一直在磨砺自己的战刀,现在,是时候拔刀而起了。
初登皇位的皇帝要御驾亲征的消息在朝堂上几乎引发了一场骚乱。大臣们被新皇帝毫无预兆的心血来潮吓得魂飞魄散。短暂的沉默后,老臣冯道站了出来。
“晋州一战,刘崇锐气尽失,气势已衰,此次来攻不过是趁先皇驾崩,趁火打劫,做做样子而已。陛下刚刚即位,百业待兴,不宜轻动。可命一上将领精兵御之足矣。”冯道用他惯常的舒缓语气缓缓道。冯道发话,众人长吁了一口气。冯道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威望之高,无人能及。由他出来劝说皇帝,那是最适合不过了。
柴荣霍然起身。“当年大唐太宗皇帝平定天下之时,每战必亲征阵前,如今大敌当前,朕又何敢偷安!”他没有正眼看冯道,而是看着满朝文武。他真的希望,这里的每个人都能读懂他的内心,能够如他一样重新燃起再建盛世的火焰。
“陛下自问能比得上唐太宗吗?”冯道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脱口而出道。柴荣清澈的双眼里透出一股凌厉的微光。“以吾兵力之强,破刘崇如山压卵耳!”但冯道仍然不依不饶,他的语气沉重得如一潭死水:“不知道陛下能为山否?”朝堂上一片死寂。震惊过后,柴荣听见了人群中传来的抑制不住的讪笑声。
柴荣没有发火。他只是若有所思地看着面前这位须发花白的老臣,看着他那双浑浊得几乎失去了光华的眼睛,就像看到了曾经光芒万丈的大唐王朝悲哀的背影。现在他才明白,他将要面对的敌人岂止是北方草原上的契丹骑兵,岂止是河东那帮天天想着复仇的凶悍之徒,岂止是天下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家。
他站在万人膜拜的位置,但这一刻,柴荣却觉得自己正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荒原中心,孤独地面对绝望。这个朝堂上弥漫着一股老朽消沉之气,几乎令他窒息。这个时代又何尝不是如此?笔墨所及,流出的尽是浮华空洞、无病呻吟的文字;舞台之上,唱出的全是奢华无力的靡靡之音。而就在这个大殿之外不远的地方,灰蒙蒙的天穹下,求神拜佛的地方,人头攒动。寺庙和佛像修得越来越金碧辉煌,人们的脸上却越来越多的恐惧和麻木。
一股无名之火从柴荣心底喷薄而起。洗刷幽云之耻尚遥遥无期,北方强敌正又一次磨刀霍霍,厉兵秣马。亡族的危险慢慢逼近,而天下人却浑然不知!他们早已丧失了进取的灵魂,更失去了去梦想的力量。在几乎看不见尽头的战乱中,在一次次疯狂暴戾的屠戮后,他们已经被榨干了最后的灵魂,剩下的只有无谓的苟活。失去灵魂远远比死亡更可怕。需要做的事看来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他要改变的,不仅仅是积弱的国力,混乱的天下,还有世道和人心。
大臣们悄悄抬起头,惊疑地看着久久沉默的皇帝。面对老臣冯道在众目睽睽下近乎挑衅的质疑,柴荣并没有发怒。他到底在想什么?终于,他们发现皇帝的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柴荣正微笑着看着他们,然后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不必再议!朕意已决,十日之后,朕将御驾亲征!”说完,柴荣长袖一挥,转身而去。所有人都听见了皇帝浑厚的声音在幽暗的大殿内回响:“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
人们面面相觑。这个刚刚登基不过半月的新皇帝到底想要做什么?
一匹又一匹的快马顶着飘飞的大雪从开封皇城内疾奔而出。“天雄节度使符彦卿为帅、镇宁节度使郭崇威为副,即刻领兵从磁州出击,切断北汉军退路!”
“河中节度使王彦超为帅,保义节度使韩通为副,即刻领兵从晋州出击,阻击敌军南下!”
“宁江节度使樊爱能、清淮节度使何徽及、义成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各统本部军马领兵急赴泽州待命!”
“宣徽使向训监督各部,不得有误!”
柴荣的诏令一封接着一封。命令简洁而明确。整个中原沸腾了。各方军队开始迅速集结,隆隆开进。
“钦命冯道护送太祖灵柩前往山陵,郑仁诲为东京留守。”这是柴荣发出的最后一封诏书。所有人都明白了,以护灵为名义调开固执的老臣冯道,皇帝这是铁了心要御驾亲征,与汉、辽联军决死一战!
柴荣布下的大网正急速向潞州一带的敌军合拢。
符彦卿部从磁州(今河北省磁县)北上,穿越太行山脉,直逼汉、辽联军的后路;王彦超部集中了河中军主力,从晋州(山西省临汾市)东进,逼近阴地关;而其他各路后周军队则源源不断地向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云集。
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三月,柴荣在开封誓师,正式出兵。他最信任的三名禁军将领赵匡胤、张永德、马全义全部随行。这一战,柴荣几乎集中了后周所有的精锐兵力。他一出手,便无疑反顾地把自己放到了悬崖边上。
柴荣很清楚,他已经压上了全部筹码。潞州城下即将爆发的那场大战,将决定后周王朝未来的命运,要么分崩离析,要么重燃希望。也许,这并不是他和对手决战的最佳时机,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他都远远还没有准备好。但时局如此,远非他能够控制。他相信,不管是后汉皇帝刘崇,还是契丹猛将杨衮,都不会预见到初登皇位的他会突然倾举国之兵,御驾亲征。出其不意,这对他来说或许是唯一的利好,他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个优势。
大军一出城,柴荣立即下令,全军疾行,日夜兼程。仅仅五天时间,后周军队已经向西疾驰了五百余里,到达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市)。
在携带大量辎重的情况下每天行军百里,让很多将士吃不消了。禁军将领赵晁偷偷找到柴荣身边的侍官郑好谦说:“现在敌军气势正盛,我军应该稳健持重。皇上性子太急,这样一味冒进恐怕不是办法,你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应该找机会劝劝他。”郑好谦不懂军事,一听赵晁这话好像挺有道理,急忙跑到柴荣面前劝谏。
柴荣勃然大怒。他知道郑好谦从没上过战场,根本不懂行军打仗之事,现在说出这样的话来,必然是受军中将领支使。一番威逼之下,郑好谦终于把赵晁供了出来。柴荣二话不说,立即把赵晁、郑好谦抓捕下狱。
消息一出,全军大震。一个是禁军将领,一个是皇宫内侍,皇帝为了急行军,毫不犹豫地处置两名亲信,决绝之心,可见一斑。没有人敢再有疑虑。无论如何,他们都只有跟着皇帝,把即将爆发的那场大战当作人生中最后的战役。
10 高平之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