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3节(1 / 2)
但要说他还不能叫始乱终弃,还有更糟的。
闻言,皇帝眉头紧皱,仿佛看到多喜遇到他这样的人,他嘀咕着:“那可不行,朕一天也看不下去。多喜是女孩儿,要嫁,也是忠毅侯那样的人。”
突发奇想:“多喜要是早生几年该有多好?要是元皓是多喜,多喜是元皓,多喜亲事定给瑜哥璞哥……”
镇南王吓一跳,依着皇帝这样想下去,多喜将成夺人亲事的太平公主。王爷赶紧摆手:“皇上,现在的事实,元皓是元皓,多喜是多喜。”
他认为还是自己说下去的好,免得皇帝乱想起来,金口玉言让人害怕。镇南王一气说下去:“是以,往太上皇面前求多喜亲事的人不少,但皇上施恩与郡公郡侯以后,太上皇愿意关注他们中的年青子弟。”
经由祖上爵位的得而复失,他们大多过得贫寒。有一句诗“梅花香自苦寒来”,太上皇认为经过磨砺,而祖上曾有威风的人,血脉中有传承,风霜中有习练,懂得“珍惜”是何等的珍贵。
当爵位又失而复得,恩情在皇帝或太子手里而得,他对多喜郡主应多一份儿的敬重。当然,首先这个人得面貌英俊,为人才干,才是入选的翘楚。
还有一层意思,对于皇帝和镇南王来说更不难明白。
镇南王侃侃:“臣早就想进言边城之事,开国十大国公已去六、七,开国十大郡王到现下,也只余下陈留、项城、长平、汉川和渭北。东安世子已押回京中,靖和世子还待朝议。论功的规矩太多,只怕靖和世子都难袭爵,但边城可等不得什么人满足条条规矩,它们要有守城的人才行。皇上要加恩,除去原有的这二位世子以外,就是军中的将军,再就只能在满朝中从上往下撸选,郡公郡侯后人也在其中。”
多喜的亲事已不仅仅是件欢喜的亲事,反而卡在这国公荒、郡王缺少的关键年月里,带足笼络之意。
“是啊,”皇帝神色转为默默,对着海风负手于后,深深的吐了一口气后,有了就这事和镇南王讨论的心情。
“朝廷的规矩是开国时制订,可边城却等不得这些规矩全让满足。梁山王府的手段,一代笼络郡王打压国公,下一代又笼络国公牵制郡王,只要他们守得边城好,太上皇和朕都没有继续盘查之意。几代下来,国公府倒下,郡王府倒下,细究起来,就拿辅国公府来说,自家儿子不争气,要是有机会,能把忠毅侯这外甥也险些打杀,这不能怪梁山老王笼络郡王打压国公所致,这是国公府树大根深生出蛀虫。以此来推,钱国公也是这样,别的国公府也相差不远。至于郡王们,”
皇帝眸中有恨意一闪:“定边郡王勾结福王,这不是针对梁山王的不满,倒是对太上皇和朕的不满。”
又一声低叹:“江左郡王战死,儿子走失在前,不曾回归,就又死在东安郡王手下,这与梁山老王也无关,这是霍君弈失了防范,东安郡王太过贪婪。”
又浮现怅然:“延宁郡王战死后,麾下由江强把持,这是江强为人聪明,延宁郡王后代纨绔所致,”
镇南王连连点头,他有儿子他有过这样的担心。元皓在四岁以前,在太上皇和太后的疼爱之下,镇南王暗暗忧心过。
他打算元皓入学后好好教导,但还没有完善,元皓随忠毅侯出京。
根据老王的信件来看,初到海边的时候,为赶海还是顽劣孩子。忠毅侯看不下去,嫌外甥拖后腿,设计把他一通教训,不久后韩正经又赶到,两个孩子比功课比学功夫,元皓一里一里变成能赈灾能捐银能开铺子的胖队长。
镇南王府对韩正经另眼看待,与老王信中的描述不无关系。对好孩子另眼看待,与元皓的成长不无关系。
生下纨绔子弟,就如延宁郡王一样,后代子孙让江强一锅儿端,他表面上还假装用心追找小郡王,贿赂上又足,把京里一瞒这些年。
皇帝说这些话还算论边城及梁山王府的功过,但镇南王听得入心,更生出多喜可不能许错亲事的心思。
再找一个忠毅侯是难的,但也不能寻个定边郡王那种抄家灭门之人,也不能寻个福王那种忘恩负义之人,也不能寻个江左郡王那样没看住自己儿子之人,更不能似延安郡王早早战死,落得后代子孙无人教导,死在家将手中。
为加喜挑的这个人,一定要能文能武,擅于应对各种场面。就像执瑜执璞一样,走丢了还能抱着大批敌国公文回来……镇南王想到这里,嘴唇动一动,想说什么却又忍住。
皇帝说了出来:“让尹君悦那一批六个人,前往梁山王帐下,守定边郡王旧封地,和郡王一样有治理之权,谁出色,就把谁定给多喜。”
镇南王眉头一紧着了急。
他刚才也想这样说,像瑜哥一样,在水军能行,在边城也名头儿不错,不如让六个人去边城吧。但再一想,边城苦寒,多喜不是加福那般能干,夫妻们也舍不得多喜离开京中太远,只怕多喜要过梁山王府女眷一生等待丈夫的日子,镇南王就没有说。
但皇帝想到,王爷苦了脸儿,嚅嗫道:“边城冷,又苦,太远,多喜娇生惯养……”
皇帝愕然过,面上涌出又好气又好笑,斥责道:“这还不简单吗!等到选出人来,再把他往近的地方调就是。如延宁郡王的地方,”
镇南王也错愕了:“您一直夸瑜哥,难道没想过给他?”
皇帝一下子让问的哑了嗓子,有一件海风也不能开解的纠结事情,本来让皇帝压在心底,只尽情享受海风,在镇南王脱口的话里翻腾出来。 ↑返回顶部↑
闻言,皇帝眉头紧皱,仿佛看到多喜遇到他这样的人,他嘀咕着:“那可不行,朕一天也看不下去。多喜是女孩儿,要嫁,也是忠毅侯那样的人。”
突发奇想:“多喜要是早生几年该有多好?要是元皓是多喜,多喜是元皓,多喜亲事定给瑜哥璞哥……”
镇南王吓一跳,依着皇帝这样想下去,多喜将成夺人亲事的太平公主。王爷赶紧摆手:“皇上,现在的事实,元皓是元皓,多喜是多喜。”
他认为还是自己说下去的好,免得皇帝乱想起来,金口玉言让人害怕。镇南王一气说下去:“是以,往太上皇面前求多喜亲事的人不少,但皇上施恩与郡公郡侯以后,太上皇愿意关注他们中的年青子弟。”
经由祖上爵位的得而复失,他们大多过得贫寒。有一句诗“梅花香自苦寒来”,太上皇认为经过磨砺,而祖上曾有威风的人,血脉中有传承,风霜中有习练,懂得“珍惜”是何等的珍贵。
当爵位又失而复得,恩情在皇帝或太子手里而得,他对多喜郡主应多一份儿的敬重。当然,首先这个人得面貌英俊,为人才干,才是入选的翘楚。
还有一层意思,对于皇帝和镇南王来说更不难明白。
镇南王侃侃:“臣早就想进言边城之事,开国十大国公已去六、七,开国十大郡王到现下,也只余下陈留、项城、长平、汉川和渭北。东安世子已押回京中,靖和世子还待朝议。论功的规矩太多,只怕靖和世子都难袭爵,但边城可等不得什么人满足条条规矩,它们要有守城的人才行。皇上要加恩,除去原有的这二位世子以外,就是军中的将军,再就只能在满朝中从上往下撸选,郡公郡侯后人也在其中。”
多喜的亲事已不仅仅是件欢喜的亲事,反而卡在这国公荒、郡王缺少的关键年月里,带足笼络之意。
“是啊,”皇帝神色转为默默,对着海风负手于后,深深的吐了一口气后,有了就这事和镇南王讨论的心情。
“朝廷的规矩是开国时制订,可边城却等不得这些规矩全让满足。梁山王府的手段,一代笼络郡王打压国公,下一代又笼络国公牵制郡王,只要他们守得边城好,太上皇和朕都没有继续盘查之意。几代下来,国公府倒下,郡王府倒下,细究起来,就拿辅国公府来说,自家儿子不争气,要是有机会,能把忠毅侯这外甥也险些打杀,这不能怪梁山老王笼络郡王打压国公所致,这是国公府树大根深生出蛀虫。以此来推,钱国公也是这样,别的国公府也相差不远。至于郡王们,”
皇帝眸中有恨意一闪:“定边郡王勾结福王,这不是针对梁山王的不满,倒是对太上皇和朕的不满。”
又一声低叹:“江左郡王战死,儿子走失在前,不曾回归,就又死在东安郡王手下,这与梁山老王也无关,这是霍君弈失了防范,东安郡王太过贪婪。”
又浮现怅然:“延宁郡王战死后,麾下由江强把持,这是江强为人聪明,延宁郡王后代纨绔所致,”
镇南王连连点头,他有儿子他有过这样的担心。元皓在四岁以前,在太上皇和太后的疼爱之下,镇南王暗暗忧心过。
他打算元皓入学后好好教导,但还没有完善,元皓随忠毅侯出京。
根据老王的信件来看,初到海边的时候,为赶海还是顽劣孩子。忠毅侯看不下去,嫌外甥拖后腿,设计把他一通教训,不久后韩正经又赶到,两个孩子比功课比学功夫,元皓一里一里变成能赈灾能捐银能开铺子的胖队长。
镇南王府对韩正经另眼看待,与老王信中的描述不无关系。对好孩子另眼看待,与元皓的成长不无关系。
生下纨绔子弟,就如延宁郡王一样,后代子孙让江强一锅儿端,他表面上还假装用心追找小郡王,贿赂上又足,把京里一瞒这些年。
皇帝说这些话还算论边城及梁山王府的功过,但镇南王听得入心,更生出多喜可不能许错亲事的心思。
再找一个忠毅侯是难的,但也不能寻个定边郡王那种抄家灭门之人,也不能寻个福王那种忘恩负义之人,也不能寻个江左郡王那样没看住自己儿子之人,更不能似延安郡王早早战死,落得后代子孙无人教导,死在家将手中。
为加喜挑的这个人,一定要能文能武,擅于应对各种场面。就像执瑜执璞一样,走丢了还能抱着大批敌国公文回来……镇南王想到这里,嘴唇动一动,想说什么却又忍住。
皇帝说了出来:“让尹君悦那一批六个人,前往梁山王帐下,守定边郡王旧封地,和郡王一样有治理之权,谁出色,就把谁定给多喜。”
镇南王眉头一紧着了急。
他刚才也想这样说,像瑜哥一样,在水军能行,在边城也名头儿不错,不如让六个人去边城吧。但再一想,边城苦寒,多喜不是加福那般能干,夫妻们也舍不得多喜离开京中太远,只怕多喜要过梁山王府女眷一生等待丈夫的日子,镇南王就没有说。
但皇帝想到,王爷苦了脸儿,嚅嗫道:“边城冷,又苦,太远,多喜娇生惯养……”
皇帝愕然过,面上涌出又好气又好笑,斥责道:“这还不简单吗!等到选出人来,再把他往近的地方调就是。如延宁郡王的地方,”
镇南王也错愕了:“您一直夸瑜哥,难道没想过给他?”
皇帝一下子让问的哑了嗓子,有一件海风也不能开解的纠结事情,本来让皇帝压在心底,只尽情享受海风,在镇南王脱口的话里翻腾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