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3 / 4)
周氏怕他摔下去,一手扶住,一手从别处拿了个虎头帽戴在承彦的头上,两兄弟这才算自得其乐。
随后是王氏、郑氏分别若宁和鸿林,因为今天是周氏的六十大寿,几人穿得都很正式,行礼也是依足了规矩。
“好好好,看到你们好好的,我就高兴。鸿渐这孩子呢?哪里去了?”
话音刚落,穆鸿渐就从屋外兴冲冲地跑了进来,“祖母,城东门的姚记豆浆,今儿第一碗,我排了头一名,眼看着他舀上来的。还热乎着呢,你快喝,一会儿凉了。”
穆鸿渐额头上汗津津的,从府门口到周氏的静安堂,很是有段距离,想来为了不让豆浆凉,是一路跑过来的。
“好孩子,辛苦你了。”
穆鼎和穆鸿岭此时都上朝去了,虽然今天是穆府的大日子,但在国事面前,还是要以国事为先。
说起来,穆家也算一段佳话,父子同殿称臣。不过穆鼎如今已经有了隐退之意,穆家已经后继有人,他也不必非得再赖得宰相位置不走了。
再加上皇帝最近有意增强六部的职能,穆鼎更是借机大力赞成、积极推动,皇帝很是满意,下旨给穆鸿岭升了一级。
如仿穆鸿岭已经是吏部给事郎,妥妥地正五品上。
虽然在大官云集的京城,正五品上不算什么。但是要知道穆鸿岭今年才二十岁,做到这样的官职,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再往上,到了从四品,就是一州知府的等级了。
问完了安,周氏干脆把人都留在静安堂吃早餐。
“哇,又有碧梗鸡丝粥,我最爱喝这个了。”若宁一看端上来的粥,立刻眼睛放光,要不是还有母亲在,怕时迫不及待就要开动了。
“是婉宁前些日子派人从玉田县带过来的,说起来这丫头真是心玩野了,这都走了半年了吧,竟然不肯提前回来。白白要我担心。”
说到这儿,周氏恨恨地,“还有我那个孙女婿,也忒不像话,在家一天都呆不住,成婚快两年了,在京城里半年都没住上,带着婉宁四处去玩,还有他们那孩子才多大,刚一岁头吧,京城都出好几回了。”
饭桌上,众人该吃饭吃饭,根本不理周氏的唠叨。实在是这话周氏已经读过太多遍了,每隔三五天就要说上一回。临到大寿之日,已经是改成天天说了。反正周氏就是念叨,也不是真生气。
不过,周氏说归说,粥倒是没少喝,张姑姑笑道:“我说老太太,可不是我说您,您这叫得了便宜卖乖。四姑娘是没在京城,可是也没忘了您啊。您就说自从四姑娘跟着姑爷出京去玩,您已经吃了多少京城见不到的稀罕物了?”
“赶上有那搁不住的,更是叫人骑了快马给您送来,老爷都说,你这吃食都快赶上军情了。就说这碧梗米,不就是前两天刚送来的?”
说到这里,周氏脸上也浮现出笑意,婉宁出京一趟,回来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府里送,尤其她这静安堂里送得最多。就是平时,也是隔三岔五的托人捎东西。
“所以您也别生气了,四姑娘肯定是想着您呢,这会儿还没回来,肯定是路上有事耽搁了。”
吃罢早饭,周氏在静安堂也是坐不住,干脆去了门院的正厅。反正等到穆鼎和穆鸿岭下朝后,也该有人上门道贺了。虽然穆鼎不想大操大办,以免被说成借机敛财,但是相熟的人家,还是要请的。
比如两家的姻亲,王氏的娘家等等。
周氏准备了许多小的银元宝,凡有来祝寿的,就给上一个。
安宁带着房翰清和女儿是第一个上门的,“祖母,孙女儿来给您拜寿啦,祝您老人家福如青山,寿比仙翁。”
“别跪了,别跪了,挺着个大肚子,你再窝着,翰清,你赶紧拦着。”
安宁在生过一胎女儿之后,如今又有了五个月的身孕,虽然还没到行动不便的地步,但是房翰清仍然是很小心地扶她坐下。
“婉宁怎么还没回来?”
“别提了,这个野丫头,真是气死我了。”
安宁一阵后悔,觉得自己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马上给自己女儿使了眼色。安宁的女儿叫房清萱,比穆承望兄弟俩要大上一些,特别的聪明。 ↑返回顶部↑
随后是王氏、郑氏分别若宁和鸿林,因为今天是周氏的六十大寿,几人穿得都很正式,行礼也是依足了规矩。
“好好好,看到你们好好的,我就高兴。鸿渐这孩子呢?哪里去了?”
话音刚落,穆鸿渐就从屋外兴冲冲地跑了进来,“祖母,城东门的姚记豆浆,今儿第一碗,我排了头一名,眼看着他舀上来的。还热乎着呢,你快喝,一会儿凉了。”
穆鸿渐额头上汗津津的,从府门口到周氏的静安堂,很是有段距离,想来为了不让豆浆凉,是一路跑过来的。
“好孩子,辛苦你了。”
穆鼎和穆鸿岭此时都上朝去了,虽然今天是穆府的大日子,但在国事面前,还是要以国事为先。
说起来,穆家也算一段佳话,父子同殿称臣。不过穆鼎如今已经有了隐退之意,穆家已经后继有人,他也不必非得再赖得宰相位置不走了。
再加上皇帝最近有意增强六部的职能,穆鼎更是借机大力赞成、积极推动,皇帝很是满意,下旨给穆鸿岭升了一级。
如仿穆鸿岭已经是吏部给事郎,妥妥地正五品上。
虽然在大官云集的京城,正五品上不算什么。但是要知道穆鸿岭今年才二十岁,做到这样的官职,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再往上,到了从四品,就是一州知府的等级了。
问完了安,周氏干脆把人都留在静安堂吃早餐。
“哇,又有碧梗鸡丝粥,我最爱喝这个了。”若宁一看端上来的粥,立刻眼睛放光,要不是还有母亲在,怕时迫不及待就要开动了。
“是婉宁前些日子派人从玉田县带过来的,说起来这丫头真是心玩野了,这都走了半年了吧,竟然不肯提前回来。白白要我担心。”
说到这儿,周氏恨恨地,“还有我那个孙女婿,也忒不像话,在家一天都呆不住,成婚快两年了,在京城里半年都没住上,带着婉宁四处去玩,还有他们那孩子才多大,刚一岁头吧,京城都出好几回了。”
饭桌上,众人该吃饭吃饭,根本不理周氏的唠叨。实在是这话周氏已经读过太多遍了,每隔三五天就要说上一回。临到大寿之日,已经是改成天天说了。反正周氏就是念叨,也不是真生气。
不过,周氏说归说,粥倒是没少喝,张姑姑笑道:“我说老太太,可不是我说您,您这叫得了便宜卖乖。四姑娘是没在京城,可是也没忘了您啊。您就说自从四姑娘跟着姑爷出京去玩,您已经吃了多少京城见不到的稀罕物了?”
“赶上有那搁不住的,更是叫人骑了快马给您送来,老爷都说,你这吃食都快赶上军情了。就说这碧梗米,不就是前两天刚送来的?”
说到这里,周氏脸上也浮现出笑意,婉宁出京一趟,回来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府里送,尤其她这静安堂里送得最多。就是平时,也是隔三岔五的托人捎东西。
“所以您也别生气了,四姑娘肯定是想着您呢,这会儿还没回来,肯定是路上有事耽搁了。”
吃罢早饭,周氏在静安堂也是坐不住,干脆去了门院的正厅。反正等到穆鼎和穆鸿岭下朝后,也该有人上门道贺了。虽然穆鼎不想大操大办,以免被说成借机敛财,但是相熟的人家,还是要请的。
比如两家的姻亲,王氏的娘家等等。
周氏准备了许多小的银元宝,凡有来祝寿的,就给上一个。
安宁带着房翰清和女儿是第一个上门的,“祖母,孙女儿来给您拜寿啦,祝您老人家福如青山,寿比仙翁。”
“别跪了,别跪了,挺着个大肚子,你再窝着,翰清,你赶紧拦着。”
安宁在生过一胎女儿之后,如今又有了五个月的身孕,虽然还没到行动不便的地步,但是房翰清仍然是很小心地扶她坐下。
“婉宁怎么还没回来?”
“别提了,这个野丫头,真是气死我了。”
安宁一阵后悔,觉得自己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马上给自己女儿使了眼色。安宁的女儿叫房清萱,比穆承望兄弟俩要大上一些,特别的聪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