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3 / 4)
“自然当真。”这种事还能有假的。
周兰钰心里就很复杂了,他如今上学不跟从前一样天真了,看着身边还在玩闹的同窗们,他一脸复杂的长叹一声,仿佛在看不谙世事的少年们,复杂过后,就拿起手中的书本看了起来。
“兰钰,你最近为何老是拿着书看?”
跟以前一样玩起来啊。
周兰钰头也不回:“你们玩吧,我现在哪里还敢玩啊。”他身上背负的哪里是这些同窗能理解的?
他们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的?”
“我要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当大官,你们也考吗?”
读书进学的学子谁都有这样的幻想的,但幻想总归是幻想,周兰钰的同窗拍拍他:“可是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啊,你现在都是童生了,活到老学到老,总会考上的。”
所以他们不一样啊,他们家他爹娘给他打算的是在及冠前考中进士,也就是如今大叔叔的年纪,他现在才童生呢,上头还有这么多要考的,还得等时间,相当于未来每每下场他都必须中,否则都达不到。
像他二叔叔这回考举人,中秀才的时候多意气风发啊,但二叔叔回来跟他们说了,他一看到乡试出的题就懵了,跟他想象中全然不同,他倒是认识那卷面儿,但该怎么做就不行了,他爹都估算过了,以二叔叔的成绩,努力三年许是有机会。
听听,有机会。
还估了他的,说他再不努力,连这最基本的功底都打不扎实,别说三年了,三十年都毫无寸进,老童生说出去好不好听也在他。
当然不好听了,还不如不考呢。
周兰钰觉得自己已经跟他们不一样了,从前他的心里也装了很多的玩乐,如今已经尽数成了读书,他分析跟他们听:“光是考这几门少花十年功夫,多则二十、三十,你们都希望你们成了家,以后有了孙子后,还是个老童生吗?”
多难听啊。
最起码也得混个秀才出来啊。
城里科举的风气过了,书院的先生们本是准备好生跟学子们讲一讲,让他们收收心的,谁知还没说话,学子们已经收了心,都不要他们继续老生常谈叫他们要上进的,一个个乖得很的坐在凳子上背书。
难道是因为这场科举已经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如果当真是如此,这也是往好的一面发展,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直到最后他们才觉得是误会了,这些学子在他们的学问当中很有求生欲,实事求是的写明了,不想当老童生。
这个觉得让他们丢了颜面的事情才是促进他们奋发向上的根本原因。
也不想想,还不想当老童生,他们之中有人连童生都考不上的,就是下场去玩的。
周李两家定下亲事后没多久,喜春又请了媒人登门,请她好生寻摸些小姐千金。
周嘉的事情上一路兜兜转转的,喜春回来后也听说了,她觉得这样不好,这些姑娘的人物品性她应该再深入的打听打听再给他引荐的。
早些谈定婚事总比临到了头才来着急的挑选要好,人在着急的时候挑的婚事太容易走弯路,也容易忽略缺点,只想着完成任务,对自身的要求一旦放任下来,很可能就引出婚后不必要的麻烦来。
看他四哥就知道了。
也不能再依次他们年轻人了,周嘉当初说不急,喜春也就没急,现在想来,他一个没成亲的懂什么?这位李家的姑娘喜春是再三深查,又亲自见过了人,说过了话,到现在还不时请人登门来做客,对李姑娘的品性有了解,但万一运气不好,挑的是个不好的呢。
总归啊还是得先看看。
喜春头一回当长辈给小辈置办婚事,没经验,身边又没有长辈提点,都是走一步摸索一步的,有了周嘉的事情后,她学乖了,先把所有的打听清楚了,再把人介绍出来。
周泽接到通知,还摆摆手呢,说:“不急,等我考上举人再说,我大哥都是快及冠了定下来,我也要那时候。” ↑返回顶部↑
周兰钰心里就很复杂了,他如今上学不跟从前一样天真了,看着身边还在玩闹的同窗们,他一脸复杂的长叹一声,仿佛在看不谙世事的少年们,复杂过后,就拿起手中的书本看了起来。
“兰钰,你最近为何老是拿着书看?”
跟以前一样玩起来啊。
周兰钰头也不回:“你们玩吧,我现在哪里还敢玩啊。”他身上背负的哪里是这些同窗能理解的?
他们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的?”
“我要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当大官,你们也考吗?”
读书进学的学子谁都有这样的幻想的,但幻想总归是幻想,周兰钰的同窗拍拍他:“可是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啊,你现在都是童生了,活到老学到老,总会考上的。”
所以他们不一样啊,他们家他爹娘给他打算的是在及冠前考中进士,也就是如今大叔叔的年纪,他现在才童生呢,上头还有这么多要考的,还得等时间,相当于未来每每下场他都必须中,否则都达不到。
像他二叔叔这回考举人,中秀才的时候多意气风发啊,但二叔叔回来跟他们说了,他一看到乡试出的题就懵了,跟他想象中全然不同,他倒是认识那卷面儿,但该怎么做就不行了,他爹都估算过了,以二叔叔的成绩,努力三年许是有机会。
听听,有机会。
还估了他的,说他再不努力,连这最基本的功底都打不扎实,别说三年了,三十年都毫无寸进,老童生说出去好不好听也在他。
当然不好听了,还不如不考呢。
周兰钰觉得自己已经跟他们不一样了,从前他的心里也装了很多的玩乐,如今已经尽数成了读书,他分析跟他们听:“光是考这几门少花十年功夫,多则二十、三十,你们都希望你们成了家,以后有了孙子后,还是个老童生吗?”
多难听啊。
最起码也得混个秀才出来啊。
城里科举的风气过了,书院的先生们本是准备好生跟学子们讲一讲,让他们收收心的,谁知还没说话,学子们已经收了心,都不要他们继续老生常谈叫他们要上进的,一个个乖得很的坐在凳子上背书。
难道是因为这场科举已经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如果当真是如此,这也是往好的一面发展,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直到最后他们才觉得是误会了,这些学子在他们的学问当中很有求生欲,实事求是的写明了,不想当老童生。
这个觉得让他们丢了颜面的事情才是促进他们奋发向上的根本原因。
也不想想,还不想当老童生,他们之中有人连童生都考不上的,就是下场去玩的。
周李两家定下亲事后没多久,喜春又请了媒人登门,请她好生寻摸些小姐千金。
周嘉的事情上一路兜兜转转的,喜春回来后也听说了,她觉得这样不好,这些姑娘的人物品性她应该再深入的打听打听再给他引荐的。
早些谈定婚事总比临到了头才来着急的挑选要好,人在着急的时候挑的婚事太容易走弯路,也容易忽略缺点,只想着完成任务,对自身的要求一旦放任下来,很可能就引出婚后不必要的麻烦来。
看他四哥就知道了。
也不能再依次他们年轻人了,周嘉当初说不急,喜春也就没急,现在想来,他一个没成亲的懂什么?这位李家的姑娘喜春是再三深查,又亲自见过了人,说过了话,到现在还不时请人登门来做客,对李姑娘的品性有了解,但万一运气不好,挑的是个不好的呢。
总归啊还是得先看看。
喜春头一回当长辈给小辈置办婚事,没经验,身边又没有长辈提点,都是走一步摸索一步的,有了周嘉的事情后,她学乖了,先把所有的打听清楚了,再把人介绍出来。
周泽接到通知,还摆摆手呢,说:“不急,等我考上举人再说,我大哥都是快及冠了定下来,我也要那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