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八章 英国投降记(下)(1 / 3)
丘吉尔已经下定了死守伦敦的准备,但是英国却并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
你无法期待一个饱受战争创伤,被炮火炸得支离破碎的国家,在失去了一切外援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英国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曾经被英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信心和自豪正在一点一点的消失。当一个曾经强大无比的帝国,忽然发现自己早就已经并非是世界的老大,早就已经被人远远的甩在了身后,那样的沮丧痛苦心情,是外人很难理解的。
霍奇郡正在遭到中国人的疯狂进攻,一支德军部队也已经从侧翼绕了上来,霍奇郡的局势已经没有任何挽救的余地了。一旦霍奇郡落到了中国人的手里,那么很快将会轮到伦敦。
英国人担心的事情究竟还是发生了......
3月21日,霍奇郡失守了。
于是,让英国人曾经以为即便再过一百万年也不会发生的事情出现了:伦敦,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终于将最直接的面临来自敌人的攻击了。
丘吉尔于3月22日下达了保卫伦敦的呼唤。但是非常明显,英国军队信心已经不足,英国民众对此已持绝望态度。
即便他们依旧拥有着充分的信心,但是现实也告诉英国人,他们将再也难以继续坚持下去了......
兵力损失严重,根本无法得到补充。战略物资的储备已经几乎为零,甚至无法组织起一次大规模的反击了。
现在不是冷兵器时代,不是依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就能够取得胜利的。
天空和地面的立体攻击,足以让一座庞大的城市瞬间坍塌。这是让人悲哀的一幕......
中德联军并没有立即就着手对伦敦发起攻击,而是利用他们的空中优势,向伦敦城撒下了无数的传单。
传单的内容大多是一样的,告诉了英国人目前局势的恶劣,告诉了英国人伦敦已经没有任何继续坚守下去的希望了,告诉英国人投降是他们唯一正确的选择。
传单不可能让一座城市立刻投降,但传单却足以让他们原本就不足的信心进一步的崩溃......
丘吉尔于3月22、23、24两日接连发表演讲,意思无非就是让英国人民拿出百倍的信心来,坚决的保卫这英国的首都,坚决的打退敌人的进攻。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欢呼......
英国人对于这样的演讲已经彻底麻木了,他们现在不需要激励,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带给他们安全感的政府,一个能够制止战争的政府。英国的士兵们也不需要这样的激励,他们需要的是子弹,是机枪,是一切能够给予他们帮助的武器。
但这些却是丘吉尔所拿不出来的......
而此时对伦敦的攻击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来自天空、地面,超过三十万人的庞大部队,即将对伦敦发起最后攻击。
政治解决也在进行着,但显然这样的效果并不大。丘吉尔和他所领导的政府并不愿意就这样轻易的屈服在中国人的炮火之下。
中国人的耐心正在消失,德国人的耐心正在消失,所有人的耐心都正在消失......
3月26日,来自地面的对伦敦的第一轮炮击开始了。
强大的炮火将伦敦笼罩,一枚枚的炮弹带着死神的呼啸在伦敦燃烧起熊熊烈火,爆炸不断的在伦敦城里响起,消防队员们对于到处发生的火灾已经束手无策。
这是伦敦历史上最悲哀的一刻......
中国人仿佛有着用不尽的炮弹,他们几乎从不间断的轰炸着这座城市。也许他们认为利用炮弹已经足以将这座城市彻底的摧毁了。
伦敦和英国历史上最危急的时刻到了!
空中的战机也加入到了对伦敦的轰炸中,无休无止的轰炸,对英国人的心灵和肉体上都是一种可怕的折磨。
对于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来说,这同样也是无止境的折磨。
乔治六世被家人称作“伯蒂”,在登基前则被公众称为“艾伯特王子”。他是乔治五世和玛丽王后的第二个儿子。1920年他成为约克公爵、因弗内斯伯爵和基拉尼男爵。当时看起来他并无继承王位的可能,因为他的哥哥,那个十分受欢迎且聪明的爱德华王储在继承顺位上比他靠前。正因为这样,艾伯特王子被允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并且在选择妻子时能拥有更大自由。1923年他在多次被拒绝后终于与伊丽莎白 .鲍斯.莱昂结婚。 ↑返回顶部↑
你无法期待一个饱受战争创伤,被炮火炸得支离破碎的国家,在失去了一切外援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英国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曾经被英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信心和自豪正在一点一点的消失。当一个曾经强大无比的帝国,忽然发现自己早就已经并非是世界的老大,早就已经被人远远的甩在了身后,那样的沮丧痛苦心情,是外人很难理解的。
霍奇郡正在遭到中国人的疯狂进攻,一支德军部队也已经从侧翼绕了上来,霍奇郡的局势已经没有任何挽救的余地了。一旦霍奇郡落到了中国人的手里,那么很快将会轮到伦敦。
英国人担心的事情究竟还是发生了......
3月21日,霍奇郡失守了。
于是,让英国人曾经以为即便再过一百万年也不会发生的事情出现了:伦敦,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终于将最直接的面临来自敌人的攻击了。
丘吉尔于3月22日下达了保卫伦敦的呼唤。但是非常明显,英国军队信心已经不足,英国民众对此已持绝望态度。
即便他们依旧拥有着充分的信心,但是现实也告诉英国人,他们将再也难以继续坚持下去了......
兵力损失严重,根本无法得到补充。战略物资的储备已经几乎为零,甚至无法组织起一次大规模的反击了。
现在不是冷兵器时代,不是依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就能够取得胜利的。
天空和地面的立体攻击,足以让一座庞大的城市瞬间坍塌。这是让人悲哀的一幕......
中德联军并没有立即就着手对伦敦发起攻击,而是利用他们的空中优势,向伦敦城撒下了无数的传单。
传单的内容大多是一样的,告诉了英国人目前局势的恶劣,告诉了英国人伦敦已经没有任何继续坚守下去的希望了,告诉英国人投降是他们唯一正确的选择。
传单不可能让一座城市立刻投降,但传单却足以让他们原本就不足的信心进一步的崩溃......
丘吉尔于3月22、23、24两日接连发表演讲,意思无非就是让英国人民拿出百倍的信心来,坚决的保卫这英国的首都,坚决的打退敌人的进攻。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欢呼......
英国人对于这样的演讲已经彻底麻木了,他们现在不需要激励,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带给他们安全感的政府,一个能够制止战争的政府。英国的士兵们也不需要这样的激励,他们需要的是子弹,是机枪,是一切能够给予他们帮助的武器。
但这些却是丘吉尔所拿不出来的......
而此时对伦敦的攻击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来自天空、地面,超过三十万人的庞大部队,即将对伦敦发起最后攻击。
政治解决也在进行着,但显然这样的效果并不大。丘吉尔和他所领导的政府并不愿意就这样轻易的屈服在中国人的炮火之下。
中国人的耐心正在消失,德国人的耐心正在消失,所有人的耐心都正在消失......
3月26日,来自地面的对伦敦的第一轮炮击开始了。
强大的炮火将伦敦笼罩,一枚枚的炮弹带着死神的呼啸在伦敦燃烧起熊熊烈火,爆炸不断的在伦敦城里响起,消防队员们对于到处发生的火灾已经束手无策。
这是伦敦历史上最悲哀的一刻......
中国人仿佛有着用不尽的炮弹,他们几乎从不间断的轰炸着这座城市。也许他们认为利用炮弹已经足以将这座城市彻底的摧毁了。
伦敦和英国历史上最危急的时刻到了!
空中的战机也加入到了对伦敦的轰炸中,无休无止的轰炸,对英国人的心灵和肉体上都是一种可怕的折磨。
对于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来说,这同样也是无止境的折磨。
乔治六世被家人称作“伯蒂”,在登基前则被公众称为“艾伯特王子”。他是乔治五世和玛丽王后的第二个儿子。1920年他成为约克公爵、因弗内斯伯爵和基拉尼男爵。当时看起来他并无继承王位的可能,因为他的哥哥,那个十分受欢迎且聪明的爱德华王储在继承顺位上比他靠前。正因为这样,艾伯特王子被允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并且在选择妻子时能拥有更大自由。1923年他在多次被拒绝后终于与伊丽莎白 .鲍斯.莱昂结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