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1 / 4)
宁珊对于要不要去秋猕很无所谓,如今朝政平稳,四海也算升平,国库相对充实,有时间也有金钱供他到处走一走,一来视察各地民生,二来也看一看自己治下的大好河山。所以,当贾赦兴致勃勃提出秋猕的时候,宁珊不置可否,直接放到朝会上供大家讨论。
后宫也在热议,璎华几次出巡都没赶上,这个机会便很不该错过。但是儿女又都小,儿子也就罢了,好歹结实的很,小女儿却是三灾八难的,在宫里精心养着尚且不及,哪里敢带出去?虽有两位嬷嬷自告奋勇,璎华也不敢自行下结论,便说要等宁珊回来一道商量。
黎可明出京以后,黛玉眼见着活泛了许多,又因她已指婚,约束比闺阁时期少了一些,反倒能玩儿更痛快。
迎春也想去,这一回云海要练兵,自然不能随行出巡,她也就放得开去玩儿了,只是她要考虑宫务这一块,黛玉是摆明了要当甩手掌柜,无忧无虑的享受嫁为人妇前最后的悠闲时光,说什么也不肯接手。而原本还能帮扶皇嫂的薛家姐妹也走了,虽然邢夫人自愿留守,她也不敢全交给邢夫人去管。
上次秋猕,因为贾敬差点儿把自己作死,惜春没去成,这次第一个举手嚷着要去。众人都无异议,反正就算她不去,也帮不了宫务,只是她这一走,贾敬也借口女儿都不在宫中了他再住下去不合适,也要回观里去。贾赦却不知为何,横拦竖挡着不让,两人一言不合再度大打出手,其结果就是短时间内都不能见人了。
邢夫人纯粹是被上次出巡遭遇世仇偷袭给吓破胆了,只觉得哪里都不如皇城安全,因此是不去的,贾琏和凤姐儿两人总算振作了几分,好歹看着不那么让人发愁了,但身体和心灵一样脆弱,也都需要留京静养,同时,如果宁珊和贾赦都出去了,他这个皇弟好歹还得顶上监国亲王的帽子当摆设呢。
出于奖励和安慰的双重考虑,贾琏被晋升为亲王,虽然不是铁帽子,但也是世袭三代始降。然而贾琏来朝上接旨时那副比没了亲爹还悲痛欲绝、比死了儿子更死气沉沉的表现让所有人都把贺词咽回了嗓子眼儿里,活活堵的好几位心直口快之辈胸闷气短,不得不往太医院去拿几服药回家下饭。
宁珊见物质奖励不奏效,便想从精神角度予以鼓励,医正忙的死去活来,终于把贾宝玉恢复到可供观赏的程度,然而这家伙也不知道是真的大彻大悟了还是打定主意仇视到底了,不管见了谁,不流鼻涕改冷笑了,还是那种漠视一切的、连生死都置之度外了的冷酷到底。贾琏去看了一回,回家躺了三天,宁珊便再也不叫他去掖庭了。
凤姐儿反而比贾琏振作的更快,不能生育将她素日的飞扬跋扈打击了个七七八八,现在的凤姐儿很有些真正的怜贫惜贱、慈老爱幼的范儿了,对女儿巧姐儿也更加上心,甚至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派人往原乡给贾环送了几回衣食衾褥。
贾环跟着刘姥姥养猪,日日干劲十足,过去他的学问堪称全家最差的,地位也卑微到了泥里,连下人都瞧不起。如今在乡下,却因为能读会写,又是朝廷指派过来的御用猪倌,简直备受尊敬,小日子过的很是风生水起。
贾环虽然有着贾家出身的诸多毛病,但是孝顺这一点却也一脉相承了下来,当然,贾家男人都是只孝娘不敬爹的,贾环也一样,他素来有小聪明,打听到贾家如今越发入不敷出以后,托刘姥姥帮他买下了赵姨娘,领到乡下照顾。
赵姨娘在贾家被折磨的九死一生,刘姥姥去买人的时候不说气息奄奄也相去不远了,待得见了儿子,大哭一场昏厥过去,着实养了好些日子才有点儿人模样。只是她一好转,又想起活在贾母掌握之中,终日战战兢兢的女儿,便命令贾环设法把探春也解救出来。
贾环有些不愿意,他对探春的感情都不如跟那个木讷寡言的二姐迎春好,起码迎春不欺负他,偶尔见了他还会给个笑脸,但探春见到他,从来都是横眉立目,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贾环可不是圣人,探春遭难,他不幸灾乐祸就是厚道的了,哪里还愿意援手?更何况,探春也被打入贱籍,卖身契被贾母捏的死紧。贾母一心指望用探春翻身,怎么肯轻易卖掉?非要去买下探春,不知道得花多少银子呢。
别说贾环没有这笔钱,就算有,他现在也不想掏,赵姨娘想摆亲娘架子,可贾环也不是吃素的,几句话顶回去,又摔锅撂盆表达了一通不满,赵姨娘只得偃旗息鼓。她如今只能指望儿子了,怎么敢真的惹他翻脸,何况女儿和儿子比起来,也总还是儿子更重要一些,更别提贾环特特点出的,他们母子俩从来没得过探春的好脸儿,想到怒火飙升之处,也就不那么坚持了。
贾环的现状只有贾琏和凤姐儿从贾赦那里听说了,贾母等人至今仍不知晓,只道他是在外丢了,除了抱怨没有个男子帮忙外头的事情,便不再关心他的死活。探春倒是哭了几场,然而随着生活越发艰难,自己的处境越发惊险,也就顾不得哀痛了。
不愿意被贾母买给某个有钱但可能极度不堪之人的探春咬牙定计,为了能见到迎春、黛玉、惜春,只有拦御驾这条出路。
第263章 预想之外
朝上朝下热议几日的结果是, 这次出巡往西走,宁珊想去视察一下经常干旱缺水的西部城镇, 同时还想跟几朝前曾跟中土有过友好往来,却在前朝彻底断绝了的西域小国恢复邦交。
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一直都是陆地通商的交通要道,前几超也都一直保持着和谐关系, 可是前朝□□起兵的时候曾邀西域小国一起推翻当时的统治,却被拒绝了,随后前朝□□夺得天下, 立刻挥师西下,报复了被拒之仇。从那之后, 西边的商路就断了, 若非如此, 马匪也不会兴盛。要知道,这些马匪的前身可是护送商队的马帮,被切断了正大光明的经济来源才走上贼路的。
虽然已经把黎可明派去镇压兼剿灭马匪, 但西域的商业前景和巨大利润宁珊也不想放弃, 在他的设想中, 黎可明拔除了马匪的威胁之后,就设法再沟通西域诸国恢复通商, 只不过这一次由朝廷派兵保护往来交易, 既能增加税收,又能拉动西域农业、畜牧业、商业乃至往来交通业, 促使西部地区摆脱荒凉穷困。
翻看前面几朝的史书, 西域最繁华的时候曾经有三十六个国度, 虽然都不大,但都很富有。由于从前朝开始再也没有往来,如今到底是个什么局面不得而知。朝上为了这一点很是争执了一番,文臣们都不建议陛下往一无所知的地方去以身犯险,而武将们则盲目崇拜陛下的勇武过人和用兵如神。
最后武将们略胜一筹,毕竟黎将军也率兵前往了,就算真的可能开战,那也不过是来给“战神”送菜。但是许多上了些年纪的文臣还是辞谢了随驾的荣耀,武将们则当仁不让,各个踊跃报名。
前朝的随行名额自有宁珊来决断,后宫那边就由迎春和贾赦商量着来了。
本来积极参与的黛玉一听说要去的正是黎可明才开拔的西边,顿时纠结了。
迎春一面笑她,一面忽悠她答应留守,这样自己也好走的放心。
璎华最终还是心疼女儿的心占了上风,表示不去了。她既然不去,华嬷嬷自然也是不去的,同时她还力邀岳嬷嬷也留宫帮忙。
惜春则兴致勃勃,已经开始指挥入画收拾打包,错过了上次出巡的入画也是满心憧憬的,贾蔷从宫外带信,告诉她已经将他哥哥消去奴籍、放为良民更让她没了唯一一丝后顾之忧,从此越发尽心尽力、全心全意的服侍惜春。
邢夫人头摇成拨浪鼓的表示拒绝出巡,贾赦则担心自己前脚走了贾敬后脚就要跑,外加西部给他的印象无非艰难困苦,遍地黄沙,食物粗糙,水少的吃喝都不一定够,洗澡简直就是妄想,无数的劣势之中唯一的动力就是——如果不跟大儿子一道,他就得顶上“摄政太上皇”的大帽子了。
贾琏已经被钦点为摄政王,每三日代为召开内阁小会整理朝务,如有阁老亦不能决之事,六百里加急送交宁珊。贾琏惶恐表示自己不能胜任,不过阁老们纷纷安慰他“您只有做好摆设就好,其他事情有他们呢”,三公三师也被邀请旁听内阁朝会,他们的意见也将被用作重要参考。这就更加稳妥了,外加朝野上下均对贾琏表达出了“其实我们谁都不准备指望您”的善意,贾琏只好蔫耷耷坐上了放在龙案之下的那把太师椅。
得到了彻底解放的贾小琮则欢脱的像只兔子,四处蹦跶着表达对于摆脱了三师盯人的喜悦,然而只乐呵了一天,上书房的小太监就一脸同情的给三王爷抬来了半人高的书卷,无限怜悯的告诉他,太傅老爷子吩咐了,三王爷随驾也得做功课,而且圣驾一回京,他们就要来检查的。贾琮哭唧唧,晚饭都没怎么吃就倒头大睡,在美梦中寻找安慰。 ↑返回顶部↑
后宫也在热议,璎华几次出巡都没赶上,这个机会便很不该错过。但是儿女又都小,儿子也就罢了,好歹结实的很,小女儿却是三灾八难的,在宫里精心养着尚且不及,哪里敢带出去?虽有两位嬷嬷自告奋勇,璎华也不敢自行下结论,便说要等宁珊回来一道商量。
黎可明出京以后,黛玉眼见着活泛了许多,又因她已指婚,约束比闺阁时期少了一些,反倒能玩儿更痛快。
迎春也想去,这一回云海要练兵,自然不能随行出巡,她也就放得开去玩儿了,只是她要考虑宫务这一块,黛玉是摆明了要当甩手掌柜,无忧无虑的享受嫁为人妇前最后的悠闲时光,说什么也不肯接手。而原本还能帮扶皇嫂的薛家姐妹也走了,虽然邢夫人自愿留守,她也不敢全交给邢夫人去管。
上次秋猕,因为贾敬差点儿把自己作死,惜春没去成,这次第一个举手嚷着要去。众人都无异议,反正就算她不去,也帮不了宫务,只是她这一走,贾敬也借口女儿都不在宫中了他再住下去不合适,也要回观里去。贾赦却不知为何,横拦竖挡着不让,两人一言不合再度大打出手,其结果就是短时间内都不能见人了。
邢夫人纯粹是被上次出巡遭遇世仇偷袭给吓破胆了,只觉得哪里都不如皇城安全,因此是不去的,贾琏和凤姐儿两人总算振作了几分,好歹看着不那么让人发愁了,但身体和心灵一样脆弱,也都需要留京静养,同时,如果宁珊和贾赦都出去了,他这个皇弟好歹还得顶上监国亲王的帽子当摆设呢。
出于奖励和安慰的双重考虑,贾琏被晋升为亲王,虽然不是铁帽子,但也是世袭三代始降。然而贾琏来朝上接旨时那副比没了亲爹还悲痛欲绝、比死了儿子更死气沉沉的表现让所有人都把贺词咽回了嗓子眼儿里,活活堵的好几位心直口快之辈胸闷气短,不得不往太医院去拿几服药回家下饭。
宁珊见物质奖励不奏效,便想从精神角度予以鼓励,医正忙的死去活来,终于把贾宝玉恢复到可供观赏的程度,然而这家伙也不知道是真的大彻大悟了还是打定主意仇视到底了,不管见了谁,不流鼻涕改冷笑了,还是那种漠视一切的、连生死都置之度外了的冷酷到底。贾琏去看了一回,回家躺了三天,宁珊便再也不叫他去掖庭了。
凤姐儿反而比贾琏振作的更快,不能生育将她素日的飞扬跋扈打击了个七七八八,现在的凤姐儿很有些真正的怜贫惜贱、慈老爱幼的范儿了,对女儿巧姐儿也更加上心,甚至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派人往原乡给贾环送了几回衣食衾褥。
贾环跟着刘姥姥养猪,日日干劲十足,过去他的学问堪称全家最差的,地位也卑微到了泥里,连下人都瞧不起。如今在乡下,却因为能读会写,又是朝廷指派过来的御用猪倌,简直备受尊敬,小日子过的很是风生水起。
贾环虽然有着贾家出身的诸多毛病,但是孝顺这一点却也一脉相承了下来,当然,贾家男人都是只孝娘不敬爹的,贾环也一样,他素来有小聪明,打听到贾家如今越发入不敷出以后,托刘姥姥帮他买下了赵姨娘,领到乡下照顾。
赵姨娘在贾家被折磨的九死一生,刘姥姥去买人的时候不说气息奄奄也相去不远了,待得见了儿子,大哭一场昏厥过去,着实养了好些日子才有点儿人模样。只是她一好转,又想起活在贾母掌握之中,终日战战兢兢的女儿,便命令贾环设法把探春也解救出来。
贾环有些不愿意,他对探春的感情都不如跟那个木讷寡言的二姐迎春好,起码迎春不欺负他,偶尔见了他还会给个笑脸,但探春见到他,从来都是横眉立目,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贾环可不是圣人,探春遭难,他不幸灾乐祸就是厚道的了,哪里还愿意援手?更何况,探春也被打入贱籍,卖身契被贾母捏的死紧。贾母一心指望用探春翻身,怎么肯轻易卖掉?非要去买下探春,不知道得花多少银子呢。
别说贾环没有这笔钱,就算有,他现在也不想掏,赵姨娘想摆亲娘架子,可贾环也不是吃素的,几句话顶回去,又摔锅撂盆表达了一通不满,赵姨娘只得偃旗息鼓。她如今只能指望儿子了,怎么敢真的惹他翻脸,何况女儿和儿子比起来,也总还是儿子更重要一些,更别提贾环特特点出的,他们母子俩从来没得过探春的好脸儿,想到怒火飙升之处,也就不那么坚持了。
贾环的现状只有贾琏和凤姐儿从贾赦那里听说了,贾母等人至今仍不知晓,只道他是在外丢了,除了抱怨没有个男子帮忙外头的事情,便不再关心他的死活。探春倒是哭了几场,然而随着生活越发艰难,自己的处境越发惊险,也就顾不得哀痛了。
不愿意被贾母买给某个有钱但可能极度不堪之人的探春咬牙定计,为了能见到迎春、黛玉、惜春,只有拦御驾这条出路。
第263章 预想之外
朝上朝下热议几日的结果是, 这次出巡往西走,宁珊想去视察一下经常干旱缺水的西部城镇, 同时还想跟几朝前曾跟中土有过友好往来,却在前朝彻底断绝了的西域小国恢复邦交。
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一直都是陆地通商的交通要道,前几超也都一直保持着和谐关系, 可是前朝□□起兵的时候曾邀西域小国一起推翻当时的统治,却被拒绝了,随后前朝□□夺得天下, 立刻挥师西下,报复了被拒之仇。从那之后, 西边的商路就断了, 若非如此, 马匪也不会兴盛。要知道,这些马匪的前身可是护送商队的马帮,被切断了正大光明的经济来源才走上贼路的。
虽然已经把黎可明派去镇压兼剿灭马匪, 但西域的商业前景和巨大利润宁珊也不想放弃, 在他的设想中, 黎可明拔除了马匪的威胁之后,就设法再沟通西域诸国恢复通商, 只不过这一次由朝廷派兵保护往来交易, 既能增加税收,又能拉动西域农业、畜牧业、商业乃至往来交通业, 促使西部地区摆脱荒凉穷困。
翻看前面几朝的史书, 西域最繁华的时候曾经有三十六个国度, 虽然都不大,但都很富有。由于从前朝开始再也没有往来,如今到底是个什么局面不得而知。朝上为了这一点很是争执了一番,文臣们都不建议陛下往一无所知的地方去以身犯险,而武将们则盲目崇拜陛下的勇武过人和用兵如神。
最后武将们略胜一筹,毕竟黎将军也率兵前往了,就算真的可能开战,那也不过是来给“战神”送菜。但是许多上了些年纪的文臣还是辞谢了随驾的荣耀,武将们则当仁不让,各个踊跃报名。
前朝的随行名额自有宁珊来决断,后宫那边就由迎春和贾赦商量着来了。
本来积极参与的黛玉一听说要去的正是黎可明才开拔的西边,顿时纠结了。
迎春一面笑她,一面忽悠她答应留守,这样自己也好走的放心。
璎华最终还是心疼女儿的心占了上风,表示不去了。她既然不去,华嬷嬷自然也是不去的,同时她还力邀岳嬷嬷也留宫帮忙。
惜春则兴致勃勃,已经开始指挥入画收拾打包,错过了上次出巡的入画也是满心憧憬的,贾蔷从宫外带信,告诉她已经将他哥哥消去奴籍、放为良民更让她没了唯一一丝后顾之忧,从此越发尽心尽力、全心全意的服侍惜春。
邢夫人头摇成拨浪鼓的表示拒绝出巡,贾赦则担心自己前脚走了贾敬后脚就要跑,外加西部给他的印象无非艰难困苦,遍地黄沙,食物粗糙,水少的吃喝都不一定够,洗澡简直就是妄想,无数的劣势之中唯一的动力就是——如果不跟大儿子一道,他就得顶上“摄政太上皇”的大帽子了。
贾琏已经被钦点为摄政王,每三日代为召开内阁小会整理朝务,如有阁老亦不能决之事,六百里加急送交宁珊。贾琏惶恐表示自己不能胜任,不过阁老们纷纷安慰他“您只有做好摆设就好,其他事情有他们呢”,三公三师也被邀请旁听内阁朝会,他们的意见也将被用作重要参考。这就更加稳妥了,外加朝野上下均对贾琏表达出了“其实我们谁都不准备指望您”的善意,贾琏只好蔫耷耷坐上了放在龙案之下的那把太师椅。
得到了彻底解放的贾小琮则欢脱的像只兔子,四处蹦跶着表达对于摆脱了三师盯人的喜悦,然而只乐呵了一天,上书房的小太监就一脸同情的给三王爷抬来了半人高的书卷,无限怜悯的告诉他,太傅老爷子吩咐了,三王爷随驾也得做功课,而且圣驾一回京,他们就要来检查的。贾琮哭唧唧,晚饭都没怎么吃就倒头大睡,在美梦中寻找安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