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6)(1 / 4)
邹国君臣万万没想到会有今日,原本还想着只要大军调回南方,堵截到来犯的敌军,自己就能万事无忧了。
然而听到西边的宛城沦陷,昝城、晖城告急的消息,他们彻底懵了。
秦国大军趁着邹国大军调遣往南,便乘机出了函关。秦王亲率大军东进,已经攻下来宛城,昝城晖城两处只怕也保不住了。
邹国君臣惊慌失措,竟然不知如何是好。历来都是他们欺负惯了的秦国,突然间竟让他们瑟瑟发抖起来。
就好像关在笼子里任他们打骂的凶兽,哪怕它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可是某一日,笼子被不慎打破,凶兽出笼,它凭借自己的本性,第一个扑倒的就是他们。而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由凶兽咬断脖子。
现在该怎么办?这是围绕在邹国君臣心中最大的问题。
南边紧急,西面也不能忽视。
李大将军如今正在去南边的路上,应该让他兵分两路。一路南下,一路西进抵挡来犯的秦军。有人建议道。
李大将军的人马一共才七八万,已经是倾全国之力。分兵抵挡的话,能够占据优势吗?
有人摇头道:只怕会很难,南边据说最少也有五六万兵马。而西边秦王率领的至少也是六七万兵马,如此一来,敌方的人马是我们的一半多。分兵的话,咱们可就没有任何的胜算了啊。
众人默了,有人心中也奇怪,秦国全国的兵马最多也就六七万。可现在多出来的好几万兵马是哪里来的?秦国什么时候变得似乎比他们还强大了?
当然,现在不是追究这些东西的时候,必须要想办法对付秦军。
可是,不分兵的话,打完南路,再回来打西路,只怕为时晚矣。
是啊,兵将不足这是重点,依老夫之见,我们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话,就只有借兵。
借兵?跟谁借?谁又会借,其他的诸侯国怕是巴不得我们邹国吃大亏。今日这种状况,他们只怕会拍手称快,又岂会借兵?就算有肯借的,照目前秦军的攻势,只怕也撑不到借到兵前来的那一天。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如今箭在弦上,你们还有其他什么好办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
或者我们派使臣前去,与秦国议和结盟如何?
这个提议一出,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若是秦国不同意结盟议和那又该如何?
又或者我们一边派出使臣,一边就地征兵,让百姓上战场,只要人数多,秦军也不可能行进得这般顺利。这样双管齐下,不论如何,也能有一息喘息之机。
这谁的心中都没有底,可好歹这也是一丝希望。
邹国君左思右想,秦国前后夹击,其目的性不言而喻,就是抱着灭亡邹国的心思。
一个小小的秦国,真不知道他们怎么就敢的?现在要低声下气求秦王结盟,他的脸都被丢尽了。等到之后,他一息尚存,必定会让秦国付出代价。
邹国君咬牙切齿,那就即刻派出使臣,前去议和。另外下王令,凡十六以上男子皆入军伍,并且立马赶赴战场。
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那就只有试试看了。
求和?秦湛听到禀报,冷笑一声,当真是没有办法了吗?居然派使臣前来求和。以前耀武扬威之际,我们求和他怎么不理?擅自撕毁盟约,出兵函关,妄图吞并秦国,那个时候他们怎么不提盟约?
秦湛心中愤愤,好歹克制住自己。挥挥手道:将使臣好好安顿下去,不用带到寡人面前来,等寡人攻下邹国王都,再说吧。
这意思就是不接受求和了,不过换做谁来也不可能接受的吧,那人自然是领命去了。
李渑好不容易将追兵甩掉,却又接到王令,让他分兵抗敌。并且还有征集十六岁以上青壮入军伍的命令。 ↑返回顶部↑
然而听到西边的宛城沦陷,昝城、晖城告急的消息,他们彻底懵了。
秦国大军趁着邹国大军调遣往南,便乘机出了函关。秦王亲率大军东进,已经攻下来宛城,昝城晖城两处只怕也保不住了。
邹国君臣惊慌失措,竟然不知如何是好。历来都是他们欺负惯了的秦国,突然间竟让他们瑟瑟发抖起来。
就好像关在笼子里任他们打骂的凶兽,哪怕它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可是某一日,笼子被不慎打破,凶兽出笼,它凭借自己的本性,第一个扑倒的就是他们。而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由凶兽咬断脖子。
现在该怎么办?这是围绕在邹国君臣心中最大的问题。
南边紧急,西面也不能忽视。
李大将军如今正在去南边的路上,应该让他兵分两路。一路南下,一路西进抵挡来犯的秦军。有人建议道。
李大将军的人马一共才七八万,已经是倾全国之力。分兵抵挡的话,能够占据优势吗?
有人摇头道:只怕会很难,南边据说最少也有五六万兵马。而西边秦王率领的至少也是六七万兵马,如此一来,敌方的人马是我们的一半多。分兵的话,咱们可就没有任何的胜算了啊。
众人默了,有人心中也奇怪,秦国全国的兵马最多也就六七万。可现在多出来的好几万兵马是哪里来的?秦国什么时候变得似乎比他们还强大了?
当然,现在不是追究这些东西的时候,必须要想办法对付秦军。
可是,不分兵的话,打完南路,再回来打西路,只怕为时晚矣。
是啊,兵将不足这是重点,依老夫之见,我们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话,就只有借兵。
借兵?跟谁借?谁又会借,其他的诸侯国怕是巴不得我们邹国吃大亏。今日这种状况,他们只怕会拍手称快,又岂会借兵?就算有肯借的,照目前秦军的攻势,只怕也撑不到借到兵前来的那一天。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如今箭在弦上,你们还有其他什么好办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
或者我们派使臣前去,与秦国议和结盟如何?
这个提议一出,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若是秦国不同意结盟议和那又该如何?
又或者我们一边派出使臣,一边就地征兵,让百姓上战场,只要人数多,秦军也不可能行进得这般顺利。这样双管齐下,不论如何,也能有一息喘息之机。
这谁的心中都没有底,可好歹这也是一丝希望。
邹国君左思右想,秦国前后夹击,其目的性不言而喻,就是抱着灭亡邹国的心思。
一个小小的秦国,真不知道他们怎么就敢的?现在要低声下气求秦王结盟,他的脸都被丢尽了。等到之后,他一息尚存,必定会让秦国付出代价。
邹国君咬牙切齿,那就即刻派出使臣,前去议和。另外下王令,凡十六以上男子皆入军伍,并且立马赶赴战场。
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那就只有试试看了。
求和?秦湛听到禀报,冷笑一声,当真是没有办法了吗?居然派使臣前来求和。以前耀武扬威之际,我们求和他怎么不理?擅自撕毁盟约,出兵函关,妄图吞并秦国,那个时候他们怎么不提盟约?
秦湛心中愤愤,好歹克制住自己。挥挥手道:将使臣好好安顿下去,不用带到寡人面前来,等寡人攻下邹国王都,再说吧。
这意思就是不接受求和了,不过换做谁来也不可能接受的吧,那人自然是领命去了。
李渑好不容易将追兵甩掉,却又接到王令,让他分兵抗敌。并且还有征集十六岁以上青壮入军伍的命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