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222节(2 / 4)
心里恨得咬牙,面上还要着急自家孩子到底是怎么了?再不争气那也是自家的种,无缘无故成了这幅样子,躺在床上直打滚儿,嚷嚷着叫人干脆拿刀杀了他,给他个痛快,哪个做父母的能真铁石心肠无动于衷?
就在太医一筹莫展之际,他们突然发现人又好了,除了浑身疲惫,骨头缝儿里透着大病初愈的酸疼,累的直接昏睡过去外,哪哪儿都诊不出毛病。
还以为这病就这么好了呢,虽然一脸莫名,但到底心里松了口气,谁知前脚把太医送回太医院,后脚那人又不好了,上次还有力气自个儿撞墙寻死,这次直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求家里人直接给他个痛快,把自个儿抓的浑身是血,好几个侍从拉不住一个人,很快一个血人在地上打滚儿惨叫。
这种消息总是传的特别快,不到天亮,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都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除了暗骂这几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外,瞧稷康伯的眼神多了几分格外忌惮,恨不能躲着稷康伯走,深怕一不小心和他有个肢体接触,被暗下黑手而不得知。
昨儿的情况他们可是听人说的清清楚楚,稷康伯就用普通马鞭碰了那几人而已。
自从听说过那场景后,现在还感觉几人的惨嚎隐隐约约响在他们耳里一般,叫他们这会儿瞧见锦绣,跟着浑身骨头都不自在起来,一个个恨不得绕着锦绣走。
锦绣心里轻笑,回头被皇帝召见,皇帝笑说:“那几个废物都能抗一夜,稷康伯是你手法生疏了还是对人手下留情了?”
顺手指了个位置叫锦绣坐下说。
锦绣了然:“这是一大早就有人来找您告状了?”
皇帝冷哼:“最近的传言朕也听说了,这种龌龊手段才是开始而已,你敲山震虎是对的,让他们趁早收手乖乖缩回家才好。咱们现在这么忙,哪儿来的时间和他们玩过家家?”
皇帝说忙是真的忙,最近农作物的推广开始在朝堂议论开了,加上两人就锦绣到底是回明安府继续任职,还是留在京中发挥更大作用产生了一些分歧。
锦绣的意思是,忙过这段时间,还想回明安府过小日子。
皇帝自然不同意,他信任锦绣的人品,同时更加信任锦绣的能力,自然不想锦绣一身才华被埋没在明安府。
当然这话放在外面,确实能叫一群人酸倒牙,二十五岁的稷康伯,天子重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天子还觉得埋没了他的才华,怎能不叫人酸?
第226章 儿女双全 留京
估计满朝文武谁都想不到, 眼看就能进内阁,迟早也是一朝丞相的稷康伯,这会儿还想着回他的明安府过安安稳稳的小日子呢, 唯有把元老爷当亲爹伺候的谢六十分理解锦绣的想法。
谢六得空了还劝皇帝呢:“得不到的时候朝思暮想, 但得到了也就这么回事儿,臣算是瞧明白了。就拿臣来说吧,在明安府做我的谢六爷,说白了干的就是巡街的事儿,该罚的罚,该揍的揍,谁都说不出个不好来,大家伙儿来来去去街上瞧见了谁不问声好?日子过得多有奔头?
可您说微臣来京城后做的这些事儿,跟带人巡街有何区别?我自认态度收敛许多, 见了谁都行礼问好,免得有人叽叽歪歪宗室子弟没教养, 丢皇家的脸。可我有多招人恨,您是知道的吧?这日子过着过着就没滋味儿起来。”
谢六几句话说得皇上一阵心酸, 他也心疼起自己来, 登基后和前朝百官周旋, 处处小心翼翼, 生怕做错什么惹出大乱子。很多东西他从来不懂,都是一步步慢慢摸索出来的, 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姿态狼狈又仓促。
谢六怀念明安府的日子, 他何尝不怀念?但自打从他父皇手里接过这副担子,他也从未后悔过就是了。
于是道:“算算日子,皇后一干人该回京了, 表妹生产在即没法儿动身,暂留明安府,元家一道儿进京贺喜的该是老爷子吧?冯舒年和程远青二人谁陪老爷子来的?”
谢六眉头挑的要跳出额头了:“陛下,您该不会想在冯程二人身上做文章吧?”
皇帝哼笑:“有何不可?”
“我瞧着希望不大,他们二人一向最听锦绣的话,在锦绣跟前,他们家里爹娘都要靠后,想让他们两人劝锦绣心甘情愿的留京,难呢。”
皇帝露出高深莫测的笑:“事在人为嘛!”
要是让那两人知道锦绣留京才是最好的选择,结果可就不一定了。
谢六看皇帝笑的渗人,抖落一身鸡皮疙瘩,溜溜达达的出宫去了,心说他回头得找锦绣说一声,皇帝是铁了心要把他留下。两人的做法都有道理,一个是他多年的知己好友,一个是从小一起长大,现在需要效忠的君王,他夹在中间,像个被老婆和母亲两头针对,两头不讨好的丈夫。
真难啊。
这一刻谢六心里是希望皇后和元老爷等人快速回京的,最起码那时候有人能缓解一下他的压力了。
眼下皇帝在给先皇守孝,登基大典也没急着举行,说是等皇后和皇子公主一并回京了再说,好叫礼部办事也从容些。但这里就有个问题最近一直在朝堂上被人殷切关注。 ↑返回顶部↑
就在太医一筹莫展之际,他们突然发现人又好了,除了浑身疲惫,骨头缝儿里透着大病初愈的酸疼,累的直接昏睡过去外,哪哪儿都诊不出毛病。
还以为这病就这么好了呢,虽然一脸莫名,但到底心里松了口气,谁知前脚把太医送回太医院,后脚那人又不好了,上次还有力气自个儿撞墙寻死,这次直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求家里人直接给他个痛快,把自个儿抓的浑身是血,好几个侍从拉不住一个人,很快一个血人在地上打滚儿惨叫。
这种消息总是传的特别快,不到天亮,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都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除了暗骂这几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外,瞧稷康伯的眼神多了几分格外忌惮,恨不能躲着稷康伯走,深怕一不小心和他有个肢体接触,被暗下黑手而不得知。
昨儿的情况他们可是听人说的清清楚楚,稷康伯就用普通马鞭碰了那几人而已。
自从听说过那场景后,现在还感觉几人的惨嚎隐隐约约响在他们耳里一般,叫他们这会儿瞧见锦绣,跟着浑身骨头都不自在起来,一个个恨不得绕着锦绣走。
锦绣心里轻笑,回头被皇帝召见,皇帝笑说:“那几个废物都能抗一夜,稷康伯是你手法生疏了还是对人手下留情了?”
顺手指了个位置叫锦绣坐下说。
锦绣了然:“这是一大早就有人来找您告状了?”
皇帝冷哼:“最近的传言朕也听说了,这种龌龊手段才是开始而已,你敲山震虎是对的,让他们趁早收手乖乖缩回家才好。咱们现在这么忙,哪儿来的时间和他们玩过家家?”
皇帝说忙是真的忙,最近农作物的推广开始在朝堂议论开了,加上两人就锦绣到底是回明安府继续任职,还是留在京中发挥更大作用产生了一些分歧。
锦绣的意思是,忙过这段时间,还想回明安府过小日子。
皇帝自然不同意,他信任锦绣的人品,同时更加信任锦绣的能力,自然不想锦绣一身才华被埋没在明安府。
当然这话放在外面,确实能叫一群人酸倒牙,二十五岁的稷康伯,天子重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天子还觉得埋没了他的才华,怎能不叫人酸?
第226章 儿女双全 留京
估计满朝文武谁都想不到, 眼看就能进内阁,迟早也是一朝丞相的稷康伯,这会儿还想着回他的明安府过安安稳稳的小日子呢, 唯有把元老爷当亲爹伺候的谢六十分理解锦绣的想法。
谢六得空了还劝皇帝呢:“得不到的时候朝思暮想, 但得到了也就这么回事儿,臣算是瞧明白了。就拿臣来说吧,在明安府做我的谢六爷,说白了干的就是巡街的事儿,该罚的罚,该揍的揍,谁都说不出个不好来,大家伙儿来来去去街上瞧见了谁不问声好?日子过得多有奔头?
可您说微臣来京城后做的这些事儿,跟带人巡街有何区别?我自认态度收敛许多, 见了谁都行礼问好,免得有人叽叽歪歪宗室子弟没教养, 丢皇家的脸。可我有多招人恨,您是知道的吧?这日子过着过着就没滋味儿起来。”
谢六几句话说得皇上一阵心酸, 他也心疼起自己来, 登基后和前朝百官周旋, 处处小心翼翼, 生怕做错什么惹出大乱子。很多东西他从来不懂,都是一步步慢慢摸索出来的, 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姿态狼狈又仓促。
谢六怀念明安府的日子, 他何尝不怀念?但自打从他父皇手里接过这副担子,他也从未后悔过就是了。
于是道:“算算日子,皇后一干人该回京了, 表妹生产在即没法儿动身,暂留明安府,元家一道儿进京贺喜的该是老爷子吧?冯舒年和程远青二人谁陪老爷子来的?”
谢六眉头挑的要跳出额头了:“陛下,您该不会想在冯程二人身上做文章吧?”
皇帝哼笑:“有何不可?”
“我瞧着希望不大,他们二人一向最听锦绣的话,在锦绣跟前,他们家里爹娘都要靠后,想让他们两人劝锦绣心甘情愿的留京,难呢。”
皇帝露出高深莫测的笑:“事在人为嘛!”
要是让那两人知道锦绣留京才是最好的选择,结果可就不一定了。
谢六看皇帝笑的渗人,抖落一身鸡皮疙瘩,溜溜达达的出宫去了,心说他回头得找锦绣说一声,皇帝是铁了心要把他留下。两人的做法都有道理,一个是他多年的知己好友,一个是从小一起长大,现在需要效忠的君王,他夹在中间,像个被老婆和母亲两头针对,两头不讨好的丈夫。
真难啊。
这一刻谢六心里是希望皇后和元老爷等人快速回京的,最起码那时候有人能缓解一下他的压力了。
眼下皇帝在给先皇守孝,登基大典也没急着举行,说是等皇后和皇子公主一并回京了再说,好叫礼部办事也从容些。但这里就有个问题最近一直在朝堂上被人殷切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