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3 / 4)
“什么读书人,咱们江南文风鼎盛,就是街边小儿也能对对子、背文章,像我等惫懒之人,考个秀才,保着家里三五亩地不上税就是。”褐衣汉子解释道,“江南经商成风,这边家家户户谁不做个小生意补贴家用。郭兄弟商人持贱业的话可不能再说,小心被揍哩!”
“不怕,不怕,这位兄弟名字都说了,不怕!”再一次补刀,这位青衣大汉名字不会叫“补刀”吧~
几人说得正热闹,戏台上突然戏词突然高亢:“我若探母不回转——黄沙盖脸尸不全!”
几人的注意力又被拉回戏台上,褐衣汉子叹道:“铁镜公主也不容易啊!”
“哦?我还以为大家都喜欢四夫人呢,怎么还有同情铁镜公主的。”卓力格图笑道。
“若说同情,两个女人都不容易,男人家做下的孽……”
“杨四郎也没错!”青衣大汉补充道。
“好吧,好吧,这回不和你争,别让郭兄弟看了笑话。”褐衣大汉道:“你以为铁镜公主就只是铁镜公主啊,借古讽今知道不?这戏从哪儿传出来的?知道不?”
褐衣大汉神神秘秘指了指天上,示意这戏文是从宫中传出来。“当年皇帝老爷打下江南,定都京城,论功行赏,赏功罚过的时候就说过,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就是行了离间计,让蒙古大将郭靖殒身居庸关。那郭靖本是汉人,后来娶了蒙古的华筝公主,可不就和戏文里的杨四郎一样吗?郭靖的人品、战功,那可是皇帝老爷钦定的,一等一的好。现在这出戏这么流行,说不得是在打蒙古人的脸呢!谁让他们当初不信人,才有如此下场。若是郭靖不死,当年蒙古王子拖雷就不会死,咱们皇帝老爷不会这么容易就推翻了前朝。”
“这话说的绝对了。咱是汉人,自然觉得蒙古人既要信郭靖,又要宽容郭靖,哪儿来这么多好事!说不定在蒙古人眼里,郭靖是个忘恩负义之徒呢!”青衣大汉惯会浇冷水的,问道:“是不是,郭兄弟。你们北边人对蒙古熟,他们怎么看郭靖的?”
卓力格图一愣,仔细想了想,轻声道:“没怎么看,一个战死的将领,汗王没有定他的罪,也没说他有功,普普通通湮灭于草原。”
“唉,咱们在这儿说的火热,瞧人家蒙古人根本不当回事儿。听说当年郭靖还有后人留在蒙古,也不知什么近况。”
“不管什么近况,应该不会和中原叫交集,咱们大华和蒙古已经停战十多年了。皇帝老爷都说了,和平往来,互通有无,皇帝老爷可不会错!”
“这话说的是,皇帝老爷不会错。咱们就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为古人劳神费力啦!”两个大汉心心相惜的干了一杯,又痛快说起民间八卦,戏里戏外。
卓力格图静静听着两人扯闲篇,不觉得自己的酒白请了。他的事情,他父辈的事情,于这天地间只是沧海一粟,渺小微茫,无人在意。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自苦。
一桌人喝到烂醉,卓力格图托了认识这两个酒客的小二送他们回家,自己施施然上马慢性,而今才有心思细看华国这繁华盛景。
跟在卓力格图身后的随从也轻松了,主家的事情他们也清楚,刚刚听到《四郎探母》就知道要遭,没想到两个闲汉倒阴差阳错解了主子心结。
卓力格图看着眼前的绿柳红花,游人如织,心中赞叹。华国立国不过三十年,百姓却早已恢复生机。这与华国立国之处“与民休息”的政策分不开。厉害的是华国皇帝不仅藏富于民,让经过战火的百姓迅速恢复生产生活,与此同时还能保持军队战力。卓力格图是知道蒙古战力的,横扫入目之地,汗王投鞭断流,势不可挡,往西已经征服了眼睛能见到的所有土地,却在老家和老对手杠上了,一直没能征服中原。
不过这些已经和他没关系了,卓力格图心想。华国与蒙古已经停战,蒙古想必也放弃了这块久啃不下的骨头。在哪里建功立业不是功业,为何非要在这片土地上。自己是公主的儿子,有战功、有封地、有儿女,草原才是他的归宿。这里……这花红柳绿的世界,就当是一场旧梦吧。自己再也不需要“郭不怕”这个名字,卓力格图本身就是“大无畏”!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至此完结!
还有好多完结感言想说,又觉得想要表达的一切都在文章中了。
惯例,这章留言送红包。
大家有缘江湖再见,么么哒!
顺便说一句:接下来会把当初的坑《原罪》补完,然后开新文《天使之手》,有兴趣的亲可在作者专栏收藏。
再次吻每一个人!
第162章 后世番外
“睹物思人, 文物见证历史;见微知著,重看家国风云。|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睹物思人》,我是主持人小梨。大家都知道我们栏目是集鉴宝、收藏、历史科普、文化普及于一体的栏目,前天导演组还收到家长的来信, 说孩子看这个节目, 语文水平都提高不少。”主持人优雅的站在台前, 大方得体的说着开场白。
“至少不会被穿越重生历史剧误导了。”年长的男嘉宾点头, 道:“这方面很多网络写手要负责,总写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误导还没有分辨能力的青少年。”(简梨在此手动dog)
“马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啊。好的,闲话不多说, 让我们请上今天的藏宝人, 看她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惊喜。”主持人伸手示意, 一阵铿锵的音乐响了起来,左侧的大门徐徐拉开,一位身着古装的女子端着托盘缓缓走来。
藏宝人把托盘放在预定的高台上, 镜头对准托盘一阵猛拍。 ↑返回顶部↑
“不怕,不怕,这位兄弟名字都说了,不怕!”再一次补刀,这位青衣大汉名字不会叫“补刀”吧~
几人说得正热闹,戏台上突然戏词突然高亢:“我若探母不回转——黄沙盖脸尸不全!”
几人的注意力又被拉回戏台上,褐衣汉子叹道:“铁镜公主也不容易啊!”
“哦?我还以为大家都喜欢四夫人呢,怎么还有同情铁镜公主的。”卓力格图笑道。
“若说同情,两个女人都不容易,男人家做下的孽……”
“杨四郎也没错!”青衣大汉补充道。
“好吧,好吧,这回不和你争,别让郭兄弟看了笑话。”褐衣大汉道:“你以为铁镜公主就只是铁镜公主啊,借古讽今知道不?这戏从哪儿传出来的?知道不?”
褐衣大汉神神秘秘指了指天上,示意这戏文是从宫中传出来。“当年皇帝老爷打下江南,定都京城,论功行赏,赏功罚过的时候就说过,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就是行了离间计,让蒙古大将郭靖殒身居庸关。那郭靖本是汉人,后来娶了蒙古的华筝公主,可不就和戏文里的杨四郎一样吗?郭靖的人品、战功,那可是皇帝老爷钦定的,一等一的好。现在这出戏这么流行,说不得是在打蒙古人的脸呢!谁让他们当初不信人,才有如此下场。若是郭靖不死,当年蒙古王子拖雷就不会死,咱们皇帝老爷不会这么容易就推翻了前朝。”
“这话说的绝对了。咱是汉人,自然觉得蒙古人既要信郭靖,又要宽容郭靖,哪儿来这么多好事!说不定在蒙古人眼里,郭靖是个忘恩负义之徒呢!”青衣大汉惯会浇冷水的,问道:“是不是,郭兄弟。你们北边人对蒙古熟,他们怎么看郭靖的?”
卓力格图一愣,仔细想了想,轻声道:“没怎么看,一个战死的将领,汗王没有定他的罪,也没说他有功,普普通通湮灭于草原。”
“唉,咱们在这儿说的火热,瞧人家蒙古人根本不当回事儿。听说当年郭靖还有后人留在蒙古,也不知什么近况。”
“不管什么近况,应该不会和中原叫交集,咱们大华和蒙古已经停战十多年了。皇帝老爷都说了,和平往来,互通有无,皇帝老爷可不会错!”
“这话说的是,皇帝老爷不会错。咱们就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为古人劳神费力啦!”两个大汉心心相惜的干了一杯,又痛快说起民间八卦,戏里戏外。
卓力格图静静听着两人扯闲篇,不觉得自己的酒白请了。他的事情,他父辈的事情,于这天地间只是沧海一粟,渺小微茫,无人在意。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自苦。
一桌人喝到烂醉,卓力格图托了认识这两个酒客的小二送他们回家,自己施施然上马慢性,而今才有心思细看华国这繁华盛景。
跟在卓力格图身后的随从也轻松了,主家的事情他们也清楚,刚刚听到《四郎探母》就知道要遭,没想到两个闲汉倒阴差阳错解了主子心结。
卓力格图看着眼前的绿柳红花,游人如织,心中赞叹。华国立国不过三十年,百姓却早已恢复生机。这与华国立国之处“与民休息”的政策分不开。厉害的是华国皇帝不仅藏富于民,让经过战火的百姓迅速恢复生产生活,与此同时还能保持军队战力。卓力格图是知道蒙古战力的,横扫入目之地,汗王投鞭断流,势不可挡,往西已经征服了眼睛能见到的所有土地,却在老家和老对手杠上了,一直没能征服中原。
不过这些已经和他没关系了,卓力格图心想。华国与蒙古已经停战,蒙古想必也放弃了这块久啃不下的骨头。在哪里建功立业不是功业,为何非要在这片土地上。自己是公主的儿子,有战功、有封地、有儿女,草原才是他的归宿。这里……这花红柳绿的世界,就当是一场旧梦吧。自己再也不需要“郭不怕”这个名字,卓力格图本身就是“大无畏”!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至此完结!
还有好多完结感言想说,又觉得想要表达的一切都在文章中了。
惯例,这章留言送红包。
大家有缘江湖再见,么么哒!
顺便说一句:接下来会把当初的坑《原罪》补完,然后开新文《天使之手》,有兴趣的亲可在作者专栏收藏。
再次吻每一个人!
第162章 后世番外
“睹物思人, 文物见证历史;见微知著,重看家国风云。|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睹物思人》,我是主持人小梨。大家都知道我们栏目是集鉴宝、收藏、历史科普、文化普及于一体的栏目,前天导演组还收到家长的来信, 说孩子看这个节目, 语文水平都提高不少。”主持人优雅的站在台前, 大方得体的说着开场白。
“至少不会被穿越重生历史剧误导了。”年长的男嘉宾点头, 道:“这方面很多网络写手要负责,总写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误导还没有分辨能力的青少年。”(简梨在此手动dog)
“马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啊。好的,闲话不多说, 让我们请上今天的藏宝人, 看她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惊喜。”主持人伸手示意, 一阵铿锵的音乐响了起来,左侧的大门徐徐拉开,一位身着古装的女子端着托盘缓缓走来。
藏宝人把托盘放在预定的高台上, 镜头对准托盘一阵猛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