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锦绣 第30节(1 / 4)
村里今年种苞谷的不少,家家户户这时候也都正忙着。苞谷出息多,难咽是有些难咽下,但能填饱肚子。
七八月天正是最热的时候,这会儿太阳毒辣,元绣叫几个孩子赶紧回去歇着,免得晒伤了,荷香也就领着宋小云跟兴安回去了。
种的也不多,因此没请人帮忙,赵家一家跟庄里人花上两天功夫,就将苞谷都收上来了,杆子也都放倒搁地上晒着。
今年风调雨顺,苞谷长势也好,三亩地竟收了约莫一百四十斗,周管事称过以后也得有一千六百多斤,即便晒干以后磨成面,恐怕也得有一千来斤的样子。
庄里比赵家院子宽敞,还有几间大仓房专用来放粮食,这些苞谷都用驴车拉回庄里了,待晒干以后脱了粒儿再存起来。
晚上回来荷香说有人来信,元绣看着信封外头写着亲启几个字儿,又见笔迹熟悉,一打开果不其然,是京中玉香嬷嬷来的信,信中说王府那位郡主六月初六出嫁,待这一大喜事了了以后,她便也准备启程返乡。
信是六月送回来的,现在才到元绣手里,不过算算日子,估摸着嬷嬷也快回来了。
元绣心里开心,也跟家里人说了一嘴儿,到时候看是在庄里住着,或是在赵家住着,都留有空屋子,也都收拾得当,随便住哪儿都使得。
两个作坊彻底晾透了,蒋横也从庄上搬到榨油坊里头住着。
小蒋没大好全,这几日想跟在后头忙活,元绣没让,只叫他看着油坊那边,大石磨跟其他东西这几日有石匠过来打,这些他都要看着免得出什么纰漏。
周管事也十分喜爱这机灵的孩子,什么记账管家与人打交道这一类,该教的东西都毫无保留,教了个十成十。
苞谷收完也该收花生了,元绣这几日时不时挖一些看看能不能收,嫩些的用盐水或其他佐料卤了吃,老些的就洗净晒干。
今年种了七亩地的花生,地里也没虫害,长势也颇为喜人,元绣试着挖了一些,都很丰硕,看样子也能丰收。
一直等到将近八月,花生估摸着是全熟了,银花婆婆说后面几日怕是天要下雨,一下雨,花生就不好收了,收上来也不好晒。她赶紧手一拍,喊了村里婶子嫂子,收花生晒花生。
照例工钱开的还是十文钱一天,这两月都忙的紧儿,马上这花生收完,那边甜菜也得收成。
哪怕自家再忙,这钱也是想赚的,所以来帮工的人不算少,紧赶慢赶,到底还是趁着雨落下来前收完了。
今年这花生出息也高,原先她估摸着一亩地好来能有五百斤产出,但像照这样的长势,一亩地少说得有六百斤产出。
后面洗洗晒晒自家忙活也就不用再请人,毕竟现下银钱不多,凡事都请人来干,她自个儿也兜不住。
八月初十,也是一架青顶驴车,拖着个不起眼儿的老太太,晃晃悠悠进了双井村,这时候家家户户正忙,再加上见过赵家好几架车,对这架进村的驴车没什么人在意。
元绣这几日正用细耙搂翻地,看看有没有漏掉的花生,粮□□贵,落下一粒都舍不得。
每块地都细细翻过,确保不再有遗漏,这才将今儿搜罗起来的花生,在清河湾里用水冲了冲,又扛着锄头,拎着那一小篮子花生回去。
太阳落山,家家户户都开始生火做饭了,屋顶炊烟袅袅,元绣自觉忙碌,心里却快活。
七亩地收了将近四百石花生,过称也得有五千斤的样子,且开始那会儿地里肥上的足,粒粒都饱满,空壳儿也少的很。
这些花生榨了油,也得约莫能出两千多斤油,府城寻常用的是豆油,这个价儿低些,四五十文钱就能打上一斤。但花生油更香,比起大豆易遭虫害,所以种的人少,种的少油价儿也就高,得二钱银子一斤,两千斤就能值上四百多两银子。
看着不多,但元绣这田庄买下来也不过花了一千二百两银,若种的多,没二年就能回本儿。农人一年才赚多少银钱。
糖价儿要更低些,上回问的顶顶好的也不过六十文一斤,不过甜菜出息高,能熬得糖也多。相比较之下,虫害也少,这赚头也不比花生少到哪儿去。
农人只想吃饱饭,没有闲心种这些东西,寻常伺候麦子都费了一身劲,但若知道这赚头这么大,想来也是愿意试试的。
元绣盘算着今年能收回来多少钱,想着也就到家了。
才推开门,就见一熟悉的身影,元绣眼一亮,立马将身上东西都搁到地上,也不管脏污,就扑到老太太怀里。
第五十三章 ↑返回顶部↑
七八月天正是最热的时候,这会儿太阳毒辣,元绣叫几个孩子赶紧回去歇着,免得晒伤了,荷香也就领着宋小云跟兴安回去了。
种的也不多,因此没请人帮忙,赵家一家跟庄里人花上两天功夫,就将苞谷都收上来了,杆子也都放倒搁地上晒着。
今年风调雨顺,苞谷长势也好,三亩地竟收了约莫一百四十斗,周管事称过以后也得有一千六百多斤,即便晒干以后磨成面,恐怕也得有一千来斤的样子。
庄里比赵家院子宽敞,还有几间大仓房专用来放粮食,这些苞谷都用驴车拉回庄里了,待晒干以后脱了粒儿再存起来。
晚上回来荷香说有人来信,元绣看着信封外头写着亲启几个字儿,又见笔迹熟悉,一打开果不其然,是京中玉香嬷嬷来的信,信中说王府那位郡主六月初六出嫁,待这一大喜事了了以后,她便也准备启程返乡。
信是六月送回来的,现在才到元绣手里,不过算算日子,估摸着嬷嬷也快回来了。
元绣心里开心,也跟家里人说了一嘴儿,到时候看是在庄里住着,或是在赵家住着,都留有空屋子,也都收拾得当,随便住哪儿都使得。
两个作坊彻底晾透了,蒋横也从庄上搬到榨油坊里头住着。
小蒋没大好全,这几日想跟在后头忙活,元绣没让,只叫他看着油坊那边,大石磨跟其他东西这几日有石匠过来打,这些他都要看着免得出什么纰漏。
周管事也十分喜爱这机灵的孩子,什么记账管家与人打交道这一类,该教的东西都毫无保留,教了个十成十。
苞谷收完也该收花生了,元绣这几日时不时挖一些看看能不能收,嫩些的用盐水或其他佐料卤了吃,老些的就洗净晒干。
今年种了七亩地的花生,地里也没虫害,长势也颇为喜人,元绣试着挖了一些,都很丰硕,看样子也能丰收。
一直等到将近八月,花生估摸着是全熟了,银花婆婆说后面几日怕是天要下雨,一下雨,花生就不好收了,收上来也不好晒。她赶紧手一拍,喊了村里婶子嫂子,收花生晒花生。
照例工钱开的还是十文钱一天,这两月都忙的紧儿,马上这花生收完,那边甜菜也得收成。
哪怕自家再忙,这钱也是想赚的,所以来帮工的人不算少,紧赶慢赶,到底还是趁着雨落下来前收完了。
今年这花生出息也高,原先她估摸着一亩地好来能有五百斤产出,但像照这样的长势,一亩地少说得有六百斤产出。
后面洗洗晒晒自家忙活也就不用再请人,毕竟现下银钱不多,凡事都请人来干,她自个儿也兜不住。
八月初十,也是一架青顶驴车,拖着个不起眼儿的老太太,晃晃悠悠进了双井村,这时候家家户户正忙,再加上见过赵家好几架车,对这架进村的驴车没什么人在意。
元绣这几日正用细耙搂翻地,看看有没有漏掉的花生,粮□□贵,落下一粒都舍不得。
每块地都细细翻过,确保不再有遗漏,这才将今儿搜罗起来的花生,在清河湾里用水冲了冲,又扛着锄头,拎着那一小篮子花生回去。
太阳落山,家家户户都开始生火做饭了,屋顶炊烟袅袅,元绣自觉忙碌,心里却快活。
七亩地收了将近四百石花生,过称也得有五千斤的样子,且开始那会儿地里肥上的足,粒粒都饱满,空壳儿也少的很。
这些花生榨了油,也得约莫能出两千多斤油,府城寻常用的是豆油,这个价儿低些,四五十文钱就能打上一斤。但花生油更香,比起大豆易遭虫害,所以种的人少,种的少油价儿也就高,得二钱银子一斤,两千斤就能值上四百多两银子。
看着不多,但元绣这田庄买下来也不过花了一千二百两银,若种的多,没二年就能回本儿。农人一年才赚多少银钱。
糖价儿要更低些,上回问的顶顶好的也不过六十文一斤,不过甜菜出息高,能熬得糖也多。相比较之下,虫害也少,这赚头也不比花生少到哪儿去。
农人只想吃饱饭,没有闲心种这些东西,寻常伺候麦子都费了一身劲,但若知道这赚头这么大,想来也是愿意试试的。
元绣盘算着今年能收回来多少钱,想着也就到家了。
才推开门,就见一熟悉的身影,元绣眼一亮,立马将身上东西都搁到地上,也不管脏污,就扑到老太太怀里。
第五十三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