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医修重回真假千金文 第321节(3 / 4)
楚祐这慷慨激昂的一番话令得满堂哗然。
青霉散在年后早已风靡京城,人人皆知此乃救命神药,兵部曾采购一批青霉散在军中试验,确有奇效,兵部和太医院对其赞不绝口,一时风头无两,但极少有人知道万草堂的东家是谁。这段日子,关于万草堂的揣测与议论不少。
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把青霉散与《太祖手札》联想在一起,毕竟对于他们而言,《太祖手札》只是传说中的东西。
也有极少数人与皇帝、凤阳以及康王一样,对《太祖手札》知道一些皮毛,早就在暗地里怀疑万草堂的东家是不是得了《太祖手札》。
但他们都没想到万草堂的东家竟然是新晋的康王妃李云嫆。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惊愕不已。
群臣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青霉散”、“青霉素”、“太祖手札”、“康王妃”等等的词自沸腾的人群中飘出。
众人有震惊,有惊喜,有揣测,更有激动,唯有站于金銮殿中央的楚祐一动不动地伫立在那里,宛如一杆挺拔的长枪。
楚祐的唇角扯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浑身散发着一股高高在上的傲气,英姿飒爽,高贵不凡。
站在文官队列最前方的萧首辅眼底闪过一丝异色,不动声色地对着队列中的某个人使了个眼色,随即就有一个中年官员当朝提出疑问:“敢问王爷,康王妃是如何得来的?”
他问的似乎仅仅是青霉散,但大部分人都知道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他朝臣又噤了声,寂然无声,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锁定在了楚祐的身上,眼神中难掩期待,更多的是若有所思。
楚祐维持着抱拳的姿势,目光转向了那名提问的中年官员,淡淡地说道:“王妃运气好,无意间得到的方子。”
群臣都看着楚祐,等着他继续往下说,但他抿紧了薄唇,不再说话。
他的这句话明显有所保留,让人不得不怀疑他到底还隐瞒了什么。
那些相熟的官员勋贵都在队列中暗暗地交换着眼神,揣测纷纭。
金銮宝座上的皇帝语声淡淡地吩咐大太监赵让道:“呈上来,让朕瞧瞧。”
赵让躬身领命,朝下方的楚祐走去。
殿上的气氛变得有些古怪,看似平静,却又暗潮涌动,众人的目光在皇帝与康王这对兄弟之间游移着。
今上登基才一年,恩科春闱在即,如今这朝堂上,有大半以上官员与勋贵是先帝时的老臣,现在的翰林院大学士还是三朝元老,年逾古稀。
众臣几乎皆知先帝自太祖驾崩后的二十年都在寻找《太祖手札》,本朝的太祖皇帝乃惊才绝艳的奇人,常有种种奇思妙想,在世时不仅发明了水银镜、肥皂、玻璃、风车等等,还改进了火枪、织布机,说是功在千秋也不为过。
年老时,太祖将一些来不及实现的想法记录在了手札中,只是手札在太祖驾崩后,就不知所踪,有人传言太祖临终前亲手烧毁了手札,也有人传言手札在凤阳大长公主手里,众说纷纭。
如果说《太祖手札》真的在康王妃李云嫆的手中,那么除了青霉素外,上面记载的其它东西是不是也在康王妃,或者说康王的手里?
对于群臣而言,到底是康王妃真的有福运得了《太祖手札》,还是康王出于某种目的假借康王妃的名义,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太祖手札》本身。
一些心思活络的朝臣皆是面露沉思之色。
《太祖手札》的价值不可估量,它可以令大景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让大景蒸蒸日上,甚至于力压南越。
在一片灼灼的目光中,赵让从楚祐的手里接过那道方子,亲自将之呈给了金銮宝座上的皇帝。
皇帝看了看那张绢纸,瞳孔微微一缩,下意识地捏紧了这张绢纸,哪怕一言不发,也掩饰不住他的动容。
只是这一点点的失态就足以令下方那些察言观色的文武百官浮想联翩了。 ↑返回顶部↑
青霉散在年后早已风靡京城,人人皆知此乃救命神药,兵部曾采购一批青霉散在军中试验,确有奇效,兵部和太医院对其赞不绝口,一时风头无两,但极少有人知道万草堂的东家是谁。这段日子,关于万草堂的揣测与议论不少。
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把青霉散与《太祖手札》联想在一起,毕竟对于他们而言,《太祖手札》只是传说中的东西。
也有极少数人与皇帝、凤阳以及康王一样,对《太祖手札》知道一些皮毛,早就在暗地里怀疑万草堂的东家是不是得了《太祖手札》。
但他们都没想到万草堂的东家竟然是新晋的康王妃李云嫆。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惊愕不已。
群臣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青霉散”、“青霉素”、“太祖手札”、“康王妃”等等的词自沸腾的人群中飘出。
众人有震惊,有惊喜,有揣测,更有激动,唯有站于金銮殿中央的楚祐一动不动地伫立在那里,宛如一杆挺拔的长枪。
楚祐的唇角扯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浑身散发着一股高高在上的傲气,英姿飒爽,高贵不凡。
站在文官队列最前方的萧首辅眼底闪过一丝异色,不动声色地对着队列中的某个人使了个眼色,随即就有一个中年官员当朝提出疑问:“敢问王爷,康王妃是如何得来的?”
他问的似乎仅仅是青霉散,但大部分人都知道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他朝臣又噤了声,寂然无声,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锁定在了楚祐的身上,眼神中难掩期待,更多的是若有所思。
楚祐维持着抱拳的姿势,目光转向了那名提问的中年官员,淡淡地说道:“王妃运气好,无意间得到的方子。”
群臣都看着楚祐,等着他继续往下说,但他抿紧了薄唇,不再说话。
他的这句话明显有所保留,让人不得不怀疑他到底还隐瞒了什么。
那些相熟的官员勋贵都在队列中暗暗地交换着眼神,揣测纷纭。
金銮宝座上的皇帝语声淡淡地吩咐大太监赵让道:“呈上来,让朕瞧瞧。”
赵让躬身领命,朝下方的楚祐走去。
殿上的气氛变得有些古怪,看似平静,却又暗潮涌动,众人的目光在皇帝与康王这对兄弟之间游移着。
今上登基才一年,恩科春闱在即,如今这朝堂上,有大半以上官员与勋贵是先帝时的老臣,现在的翰林院大学士还是三朝元老,年逾古稀。
众臣几乎皆知先帝自太祖驾崩后的二十年都在寻找《太祖手札》,本朝的太祖皇帝乃惊才绝艳的奇人,常有种种奇思妙想,在世时不仅发明了水银镜、肥皂、玻璃、风车等等,还改进了火枪、织布机,说是功在千秋也不为过。
年老时,太祖将一些来不及实现的想法记录在了手札中,只是手札在太祖驾崩后,就不知所踪,有人传言太祖临终前亲手烧毁了手札,也有人传言手札在凤阳大长公主手里,众说纷纭。
如果说《太祖手札》真的在康王妃李云嫆的手中,那么除了青霉素外,上面记载的其它东西是不是也在康王妃,或者说康王的手里?
对于群臣而言,到底是康王妃真的有福运得了《太祖手札》,还是康王出于某种目的假借康王妃的名义,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太祖手札》本身。
一些心思活络的朝臣皆是面露沉思之色。
《太祖手札》的价值不可估量,它可以令大景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让大景蒸蒸日上,甚至于力压南越。
在一片灼灼的目光中,赵让从楚祐的手里接过那道方子,亲自将之呈给了金銮宝座上的皇帝。
皇帝看了看那张绢纸,瞳孔微微一缩,下意识地捏紧了这张绢纸,哪怕一言不发,也掩饰不住他的动容。
只是这一点点的失态就足以令下方那些察言观色的文武百官浮想联翩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