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金陵市井人家 第58节(2 / 4)
沈意俏脸微红,但也没有阻止谢愈的动作, 眼中含着盈盈水光。
谢愈轻咳一声, 扭过头去,按捺住心头的念头, 换来沈意的轻笑。
听着清脆的笑声, 谢愈的耳后悄悄蔓延起大片的潮红。
拉着沈意的手走到另一间厢房,这厢房里摆着的是谢大郎和林娘子的牌位, 往年在金陵的时候, 这个时候尚且需要和族里去祠堂祭祀先祖, 到了这遥远的京城,反而可以和意姐儿共同度过。
从寺庙请来的高香早已准备好,谢愈点燃火折子, 将香烛点燃, 恭敬地插在父母灵前。
随即退后一步, 和沈意并肩跪在蒲团上,拜了下去。
沈意心里将这一年的事情念叨了个遍,最后想着:“干娘,我和愈哥儿挺好的,您放心,唯愿这样的日子能长长久久。”
拜祭过先祖,这守岁也就差不多了,沈意带着被酒意熏红的脸颊,和谢愈交颈而眠。
不知是不是林娘子在天上保佑着这小俩口,沈意和谢愈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确实很顺。
正月里家家户户走亲访友,但京城毕竟是陌生地界,沈意跟着谢愈给座师拜年,又去了同在翰林院的赵澈家后,两人便没有了去处,成日的待在家里。
然而和想象中的冷清不同,这个正月里,来谢家小院里拜年的人就没停过。
先是丁婶子,看着这小夫妻家里也每个大人,自家里做什么好吃的都使着丁小哥跑腿送上一些,什么油炸丸子,什么酱爆肉丝,当然还有广受京城人欢迎的麻豆腐、豆汁,就这样,沈意也算是体会到了一番地道的京城风味,虽然对于他们这南边的口味而言,豆汁属实有点不能接受,但丁婶子的好意,沈意还是牢牢记在心里。
然后胡同里的其他人家,好像只要和沈意搭得上话的,都来沈意家走上那么一遭。
不拘什么东西,可能是几颗糖果,也可能是一袋瓜子,或者是一包糕点,总没有空手而开的。
很快,沈意家里又多了各种各样的吃食。
一开始,沈意还和谢愈感叹过,京城里人们的热情,就这么刚认识的邻居,也会如此亲热的上门拜访。
但随着上门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人来了不止一次,沈意心里隐隐觉得,这里面大概还有着她不知道的事情。
这将兵胡同里住着的人祖祖辈辈都是兵卒,一个个都是坦率人,连带着家里的女人心里也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和沈意走动几次后,终于有人憋不住,向她说出来意。
“你们是说,想要家里孩子向我学织布?”沈意错愕地问道。
“谢娘子,欣姐儿才在你这儿多久,织出的布就有模有样的,我们这些人,也没有什么手艺,日后孩子嫁了人,也是做苦力的命,求您发发善心,给孩子们一个糊口的本事。”说话的是一个看着便很是爽利的妇人。
这妇人也是个疼孩子的,在刚知道欣姐儿在和沈意学手艺的时候,心里便琢磨起来,这光景能有个人愿意教份手艺,属实不是件容易事,若这谢家娘子真心教导欣姐儿,那必定是个大方的,也得想个法子将自家的姐儿也送过去。
因此自从欣姐儿去了沈意家,她比张娘子还要关心她的状况,冷眼观察着,确认欣姐儿并没有受到打骂,并且真的学到了织布的手艺,听话里露出来的意思,以后还能再多多学其他的织法,心里便火热的盘算起来。
赶着正月,咬牙备上礼,和沈意走动起来,
没想到和她打着同样算盘的不止一人,这个正月里,来来往往的见到的人就没少过。
这妇人也是果决,当机立断便和沈意提了拜师的要求。
沈意记得这家的女儿,这家里也有着好几个女儿,但对女儿并没有苛待,虽然衣服略显陈旧,但这几个姐儿永远干干净净,乐呵呵的,看着便没有受到苛待。
对于她的要求,沈意也不想拒绝,和其他人敝扫自珍不一样,对于这份织布的手艺,沈意是巴不得越多人学到越好。
这时代的女子太苦了,能给她们增上一份安身立命的本钱,就是她的造化。
免费教胡同里的孩子读书,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她总是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尽量多些能力,未来的日子能够轻松一些。
但,沈意想法很好,现实却又有着问题。 ↑返回顶部↑
谢愈轻咳一声, 扭过头去,按捺住心头的念头, 换来沈意的轻笑。
听着清脆的笑声, 谢愈的耳后悄悄蔓延起大片的潮红。
拉着沈意的手走到另一间厢房,这厢房里摆着的是谢大郎和林娘子的牌位, 往年在金陵的时候, 这个时候尚且需要和族里去祠堂祭祀先祖, 到了这遥远的京城,反而可以和意姐儿共同度过。
从寺庙请来的高香早已准备好,谢愈点燃火折子, 将香烛点燃, 恭敬地插在父母灵前。
随即退后一步, 和沈意并肩跪在蒲团上,拜了下去。
沈意心里将这一年的事情念叨了个遍,最后想着:“干娘,我和愈哥儿挺好的,您放心,唯愿这样的日子能长长久久。”
拜祭过先祖,这守岁也就差不多了,沈意带着被酒意熏红的脸颊,和谢愈交颈而眠。
不知是不是林娘子在天上保佑着这小俩口,沈意和谢愈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确实很顺。
正月里家家户户走亲访友,但京城毕竟是陌生地界,沈意跟着谢愈给座师拜年,又去了同在翰林院的赵澈家后,两人便没有了去处,成日的待在家里。
然而和想象中的冷清不同,这个正月里,来谢家小院里拜年的人就没停过。
先是丁婶子,看着这小夫妻家里也每个大人,自家里做什么好吃的都使着丁小哥跑腿送上一些,什么油炸丸子,什么酱爆肉丝,当然还有广受京城人欢迎的麻豆腐、豆汁,就这样,沈意也算是体会到了一番地道的京城风味,虽然对于他们这南边的口味而言,豆汁属实有点不能接受,但丁婶子的好意,沈意还是牢牢记在心里。
然后胡同里的其他人家,好像只要和沈意搭得上话的,都来沈意家走上那么一遭。
不拘什么东西,可能是几颗糖果,也可能是一袋瓜子,或者是一包糕点,总没有空手而开的。
很快,沈意家里又多了各种各样的吃食。
一开始,沈意还和谢愈感叹过,京城里人们的热情,就这么刚认识的邻居,也会如此亲热的上门拜访。
但随着上门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人来了不止一次,沈意心里隐隐觉得,这里面大概还有着她不知道的事情。
这将兵胡同里住着的人祖祖辈辈都是兵卒,一个个都是坦率人,连带着家里的女人心里也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和沈意走动几次后,终于有人憋不住,向她说出来意。
“你们是说,想要家里孩子向我学织布?”沈意错愕地问道。
“谢娘子,欣姐儿才在你这儿多久,织出的布就有模有样的,我们这些人,也没有什么手艺,日后孩子嫁了人,也是做苦力的命,求您发发善心,给孩子们一个糊口的本事。”说话的是一个看着便很是爽利的妇人。
这妇人也是个疼孩子的,在刚知道欣姐儿在和沈意学手艺的时候,心里便琢磨起来,这光景能有个人愿意教份手艺,属实不是件容易事,若这谢家娘子真心教导欣姐儿,那必定是个大方的,也得想个法子将自家的姐儿也送过去。
因此自从欣姐儿去了沈意家,她比张娘子还要关心她的状况,冷眼观察着,确认欣姐儿并没有受到打骂,并且真的学到了织布的手艺,听话里露出来的意思,以后还能再多多学其他的织法,心里便火热的盘算起来。
赶着正月,咬牙备上礼,和沈意走动起来,
没想到和她打着同样算盘的不止一人,这个正月里,来来往往的见到的人就没少过。
这妇人也是果决,当机立断便和沈意提了拜师的要求。
沈意记得这家的女儿,这家里也有着好几个女儿,但对女儿并没有苛待,虽然衣服略显陈旧,但这几个姐儿永远干干净净,乐呵呵的,看着便没有受到苛待。
对于她的要求,沈意也不想拒绝,和其他人敝扫自珍不一样,对于这份织布的手艺,沈意是巴不得越多人学到越好。
这时代的女子太苦了,能给她们增上一份安身立命的本钱,就是她的造化。
免费教胡同里的孩子读书,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她总是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尽量多些能力,未来的日子能够轻松一些。
但,沈意想法很好,现实却又有着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