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娇缠 第99节(2 / 4)
阿淮诧异地想要挣脱萧凌安的双臂,抬首却摸到一片湿润。
父皇......是在落泪吗?
想来也是,他好歹还有阿娘的来信可以慰藉,父皇可是真正的一无所有,阿娘没有给他一丝一毫的音信,看来阿娘应当是把他忘了吧,还是自己在阿娘心中更重要些。
阿淮稍稍有些得意,看着萧凌安失魂落魄的模样,除了感慨之外并没有太多怜悯,甚至觉得有些快感,暗暗为阿娘这些年感到不值,当萧凌安迷迷糊糊地问起来阿娘有没有与他联络的时候,他满脸单纯稚嫩地眨巴着眼睛道:
“阿娘连父皇都不要了,怎么会要我呢?不过阿淮想,阿娘一定过得很好,父皇就不要再惦记了。”
说罢,他感受到萧凌安的怀抱一松,趁此机会赶紧溜走了。
他才不会背叛阿娘告诉父皇呢。
至于他为什么知道阿娘过的很好......他近来不识字,却能看得出字迹中暗含的锋芒与走势,阿娘的字不够端庄典雅,却每一封信都更加工整清秀,想来是只有日子过得舒心才会如此吧。
萧凌安故意让自己喝醉了,听了阿淮的话后更为恍惚,也没有心神再去深究,失望地回到寝殿,躺在霜儿曾经睡过的床榻上出神,落寂的身影被烛光映在窗纸上。
阿淮望着这一幕,忽然间想起了重华宫的先生教过的一个词——独守空房。
他记得先生说,这是用来体现女子闺中寂寞的,未曾想还能用在父皇身上。
阿淮哑然一笑,轻叹一声离开了。
不过后来萧凌安也没有多少时日来消磨了。
这段时日他太过消沉,很多事情都疏忽了,现在都加倍地在让他偿还,局面愈发复杂混乱。
正月刚刚过去,朝政中的暗流就不断翻涌,一浪接一浪让他逐渐应接不暇,不得不把所有心思放在这上面,费尽心机平衡着各方势力,算计着这些年铺展开的大网,应当如何才能完美收起来。
*
实际上,沈如霜正如阿淮所想,小日子过得很是不错。
她回到了姑苏城的老家,想要在这个熟悉的地方安定下来,不再颠沛流离,也想要借此与这世界多一分联系。
她正愁着原来的街巷邻居不好相见,都是从小看着长大的,身份和境遇都难以启齿,谁知那儿的房子被官府拆了,每家每户都分到了不少银两。
梨花巷的位置靠着南边码头,若是改成商铺是大有益处,奈何都是些又老又破的低矮房子年久失修,好多连屋顶都漏水,层次不齐不成排面,新上任的官老爷自然要拿这个出头。
沈如霜乐见其成,拿了银子就去城北买了一间僻静的屋子,还连带着一个幽静的院落。
因为她是从城南来的,那儿靠近繁华街道,在四周荒凉的城北人眼中总要更有见识些,把那儿的人都称作“街上人”,而他们是“乡里人”,加之她容貌清丽出挑,在京城这些年也多了几分端庄,所以会被高看一眼。
街坊邻居都是淳朴老实的庄稼人,听了她背熟的那段丧夫经历之后很是同情,没几天就熟门熟路起来,对她也颇为照拂,每日顺手送一把新鲜的葱和丝瓜之类,闲下来还陪着她解闷。
沈如霜离开的时候身上带了银票,如今拆了房子又有不少银两,城北没什么商铺,离集市又有一段路,她平日里没什么花销,日子悠闲舒适。
她还在院子里收养了几只猫猫狗狗,每顿饭的剩余都给它们留着,个个养得油光水滑,看见她就亲昵地蹭来蹭去。
闲来无事的时候,她也会买些字帖回来像模像样地练着,倒不是她转了性子愿意习字,而是要给阿淮写信,总不能让这孩子长大后拿出信纸一看,他阿娘写的这般差劲。
带着这种信念,沈如霜习字都变得有劲头了,字迹愈发清秀端正。
她以为这辈子都会这样过去,京城的是非与纠缠从此彻底和她无关了。
直到有一日,她拎着水桶去隔壁李大娘家打水,两家是共用一口井,平日里也更为亲近,恰好碰上李大娘在洗刷碗碟,神色紧张地搭话道:
“你听说了吗?镇北将军反了,钻了空子带人一路杀到了皇宫里,咱们陛下中了一剑,有性命之忧呢......” ↑返回顶部↑
父皇......是在落泪吗?
想来也是,他好歹还有阿娘的来信可以慰藉,父皇可是真正的一无所有,阿娘没有给他一丝一毫的音信,看来阿娘应当是把他忘了吧,还是自己在阿娘心中更重要些。
阿淮稍稍有些得意,看着萧凌安失魂落魄的模样,除了感慨之外并没有太多怜悯,甚至觉得有些快感,暗暗为阿娘这些年感到不值,当萧凌安迷迷糊糊地问起来阿娘有没有与他联络的时候,他满脸单纯稚嫩地眨巴着眼睛道:
“阿娘连父皇都不要了,怎么会要我呢?不过阿淮想,阿娘一定过得很好,父皇就不要再惦记了。”
说罢,他感受到萧凌安的怀抱一松,趁此机会赶紧溜走了。
他才不会背叛阿娘告诉父皇呢。
至于他为什么知道阿娘过的很好......他近来不识字,却能看得出字迹中暗含的锋芒与走势,阿娘的字不够端庄典雅,却每一封信都更加工整清秀,想来是只有日子过得舒心才会如此吧。
萧凌安故意让自己喝醉了,听了阿淮的话后更为恍惚,也没有心神再去深究,失望地回到寝殿,躺在霜儿曾经睡过的床榻上出神,落寂的身影被烛光映在窗纸上。
阿淮望着这一幕,忽然间想起了重华宫的先生教过的一个词——独守空房。
他记得先生说,这是用来体现女子闺中寂寞的,未曾想还能用在父皇身上。
阿淮哑然一笑,轻叹一声离开了。
不过后来萧凌安也没有多少时日来消磨了。
这段时日他太过消沉,很多事情都疏忽了,现在都加倍地在让他偿还,局面愈发复杂混乱。
正月刚刚过去,朝政中的暗流就不断翻涌,一浪接一浪让他逐渐应接不暇,不得不把所有心思放在这上面,费尽心机平衡着各方势力,算计着这些年铺展开的大网,应当如何才能完美收起来。
*
实际上,沈如霜正如阿淮所想,小日子过得很是不错。
她回到了姑苏城的老家,想要在这个熟悉的地方安定下来,不再颠沛流离,也想要借此与这世界多一分联系。
她正愁着原来的街巷邻居不好相见,都是从小看着长大的,身份和境遇都难以启齿,谁知那儿的房子被官府拆了,每家每户都分到了不少银两。
梨花巷的位置靠着南边码头,若是改成商铺是大有益处,奈何都是些又老又破的低矮房子年久失修,好多连屋顶都漏水,层次不齐不成排面,新上任的官老爷自然要拿这个出头。
沈如霜乐见其成,拿了银子就去城北买了一间僻静的屋子,还连带着一个幽静的院落。
因为她是从城南来的,那儿靠近繁华街道,在四周荒凉的城北人眼中总要更有见识些,把那儿的人都称作“街上人”,而他们是“乡里人”,加之她容貌清丽出挑,在京城这些年也多了几分端庄,所以会被高看一眼。
街坊邻居都是淳朴老实的庄稼人,听了她背熟的那段丧夫经历之后很是同情,没几天就熟门熟路起来,对她也颇为照拂,每日顺手送一把新鲜的葱和丝瓜之类,闲下来还陪着她解闷。
沈如霜离开的时候身上带了银票,如今拆了房子又有不少银两,城北没什么商铺,离集市又有一段路,她平日里没什么花销,日子悠闲舒适。
她还在院子里收养了几只猫猫狗狗,每顿饭的剩余都给它们留着,个个养得油光水滑,看见她就亲昵地蹭来蹭去。
闲来无事的时候,她也会买些字帖回来像模像样地练着,倒不是她转了性子愿意习字,而是要给阿淮写信,总不能让这孩子长大后拿出信纸一看,他阿娘写的这般差劲。
带着这种信念,沈如霜习字都变得有劲头了,字迹愈发清秀端正。
她以为这辈子都会这样过去,京城的是非与纠缠从此彻底和她无关了。
直到有一日,她拎着水桶去隔壁李大娘家打水,两家是共用一口井,平日里也更为亲近,恰好碰上李大娘在洗刷碗碟,神色紧张地搭话道:
“你听说了吗?镇北将军反了,钻了空子带人一路杀到了皇宫里,咱们陛下中了一剑,有性命之忧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