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59节(1 / 4)
珍卿一家人经历的事情多,现在对于任何党派评价都谨慎,对社会党的评价尤其谨慎,一方面是怕公民党的特务窥视,另一方面是不便多评成长中的政党。他们对社会党一直不轻易发表意见,但一旦出口绝对不会信口开河,赞美也是实事求是的赞美,而不会无中生有胡乱吹捧,而批评的话几乎是不出口的,就是怕被当局拿去乱作文章,也为将来的生活留下无穷的隐患。
裴树炎先生等民联内的人士,跟珍卿夫妇说想去宣陵瞧一瞧,问珍卿一家要不要一同去看看。
珍卿夫妇没有谈太准确的意向,只说了现在为难的情况:她肚里的孩子月份越发大了,杜太爷现在精神状态也差得很,老人家可能随时就不行了。当然,这些还都只是家庭私务的牵绊。
珍卿夫妇告诉民联的裴树炎先生等人,说现在国内贫民饥饿的情形越发严重,他们这一大家子做惯慈善救济,没道理这时候却袖手旁观。
所以,珍卿计划再办一回慈善巡回画展,就是碍于杜太爷和自身的孕事,他们不便亲自出去办画展,但请了准备出国散心的朋友孟怡民,还有珍卿准备到美国访问的周成捷师兄,还珍卿身边有文艺修养的学生董时吟——她未婚夫获得了公费留学生资格,负责这次慈善巡回画展的具体事宜。即便有这些人替珍卿夫妇担待,也须他们自己联络国外的朋友帮忙,去打通关节处理问题再聚一聚人气。
民联的裴树炎先生等便不强求了。
————
董时吟自述:
从梁州团结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我在《新林报》的文艺副刊做事,跟建筑系男青年程昱宁订婚,昱宁考取公费资格准备往美国两年,而我正在犹疑是否要夫唱妇随。
恰逢易先生彼时有孕身重,需要有人帮她经理慈善画展事宜,当时周成捷先生欲到美国访问,易先生至友孟怡民女士亦欲游学欧美,易先生和陆先生在美结交的美国各阶层人物,皆表示愿意襄助二位先生的慈善巡回画展。易先生说我借机出去长长见识也好,不至于同未婚夫分隔两年。
其时,易先生跟美国诸位亲友接洽,来信电报多得处置不过来,其姪谢智美和师弟郭寿康不便时,易先生就托我帮她取信分类,她一个个看阅后认真回信回电,我便帮她贴邮票、粘信封并寄出。
我暗讶易先生夫妇友朋之多,他们竟在美国各省都有至交相识,美国名校的大教授自不必言,牵念祖国的爱国华侨也不必说,她还认识外国籍的牧师、豪商、出版商、记者、工程师、议员……可谓是真正的知交满天下了。
我将要离开中国去美国之前,偶闻易先生跟谢智美谈易卜生《国民公敌》,言某医生在镇上的浴场发现传染病,建议做市长的哥哥以科学办法整改之。但小镇浴场对小镇经济很重要,怕传染病的传闻会影响小镇致富,市长就警告弟弟不要逆流而动。而医生弟弟认为市民健康更重要,选择坚持己见。小镇市民却拒绝接受医生弟弟的说法,这个事件发展到最后,连最初支持弟弟的市民也反对他,他最后成了小镇市民的公敌。
易先生告诉智美要从中汲取人生的教训。智美反问难道不应当坚持真理吗?易先生当时的神情跟回答,后来想起来都颇耐人寻味。
她说世上的短识者多于智者,当一众短识者都坚信自己相信的,那持反对意见者都是他们的敌人。这是短识者难以改变的思维方式,真正有智慧的人应当敛息锋芒、谐于环境,即便不满占多数的短识者也不可逆流而动,让短识者为自己的愚行付出代价,智者的智慧才能重现价值光芒。若不愿意与众多的短识者妥协,就要有效仿布鲁诺火中度劫的准备,只好让数百年后的人为他平冤。
多年之后,当我的丈夫程昱宁因言得咎,我想起易先生此言方才大彻大悟,幸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陪着丈夫度过那段艰难岁月,才知易先生为何一直强调要学哲学,讲哲学中的求善本质是适应兴衰、谐于环境,上善若水是言水遇物则化形,这方是安身立命之至道。
而易先生一家自来谨言慎行,对于不甚了了的党派政治,未经调查从不轻率发表议论,若有议论则实事求是、客观赞美,至于批评之言自来鲜闻之也。加之易先生一家忧国忧民、积德行善,休言在国外知交满天下,在国内各阶层竟都有知交至友,所以体制内外、国民上下,无不有贤达者为其仗义执言、奔走呼号,居心叵测者即便有心肇祸戕害易先生一家,一则寻不到他们的口实把柄,二则上面大人物也不许打扰他们一家,三则易先生一家的海外关系,强大到国家层面也需时常借助之……
我到美国除与易先生众友会面,慈善画展之事几乎无须我亲自操持,在西部加省有官方民间贤达帮忙,到中南部是富商萨尔责先生操持,萨尔责先生是得省知名人士,他有个可爱的女儿叫iris,父女都很喜欢来自中国的工艺品。后来到美部东部就有出版业的蓓丽小姐,还有官员、医生、牧师、教授、名媛、贵妇等鼎力襄助画展。
我在美国东部的宾省,见到易先生夫妇的两位侄子——吴元礼先生跟吴仲礼先生。元礼先生是宾大建筑系的高材生,跟我先生程昱宁一见如故,特为这同业前辈在美国东部盘桓了多日。
而仲礼先生则是机电系的高材生,博士毕业后在宾省无线电厂做事情,当时他正参与制作电视机元件的工程。仲礼先生见识丰富、性情机敏,听闻很受他美国上司的器重,希望他加入美国籍留在无线电厂,他长兄元礼也极其盼望他留下。
可是仲礼先生以为,给美国人使唤来去没意思,回去叫同个祖宗的人使唤才是谢公馆的传统。元礼先生说弟弟当年是谢公馆的混子,以前在国内上学是出了名的自由散漫,现如今也能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了。
后来仲礼先生早我们半年回国,在已经迁回北边的平京大学教机电系学生。那时社会党的地下人员发展他,仲礼先生说让他参军打仗他就加入,社会党在平京的要员商议后同意了。此后,仲礼先生凭借出神入化的无线电技术,帮社会党的军队在内战中屡获胜捷,他竟然由最初的连级干部,一直做到建国之后的军级干部。
后来易先生一家也都迁到平京,他们谢公馆旧人谈起仲礼先生当年的武侠梦,还笑言他如今才是横刀立马、威风凛凛,这时再叫他“凌云子”也不合时宜了,叫他吴大军长才真正叫一个威风。
我们再见到元礼先生,是分别四十年后的春暖花开。易先生和陆先生都从大学退休了,常日在家整理自己的诗文画集,还有中译外、外译中各种作品,且被组织要求他们各写自传。
我退休后做了他们的外联秘书,帮他们处置对外联络的各种事宜。其时,有个港岛开电影公司的康先生,要给见证国家百年兴衰变迁的海宁名门——谢公馆一家人专门拍一个电视剧。
康先生在港搜罗旧报纸跟人物传记,鉴于当事人中许多都尚在人世,他们若非军政要人就是名流学者,谢公馆留落在世界各处的亲戚后人,也多数是各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所以剧本一事不敢轻率落定。康先生便专门带着编创团队,到平京亲自采访昔日海宁第一名门的传奇人物。
此事军政各方面都非常重视,希望摄制团队实事求是地创作,各方面人员在遵守纪律的前件,有理有节有纪律地配合他们。除了对拍摄影视剧没有兴趣,选择避而不见不配合的,谢公馆后人中最难采访的就是仲礼和智美兄妹。
他们兄妹多年以来深居简出,每次出差就是老长时间不见人影,工作内容连家人都不能透露,现在他们退休了也从来不对外乱讲话。港岛康先生的创作团队费尽心机,才终于创作出一个尚可的群像剧本,参考多方意见屡次修改删减,才跟国内的演艺界人员通力合作,创作出比任何虚构作品都精彩的半纪实作品。
似已湮灭在尘烟中的谢公馆,随着能人辈出的谢公馆后人们的回忆,又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中间。
我看康先生列下的谢公馆人物小传,我作为易、陆二位先生的晚辈近人,也不禁感叹何等家风造就这么多顶尖人材: ↑返回顶部↑
裴树炎先生等民联内的人士,跟珍卿夫妇说想去宣陵瞧一瞧,问珍卿一家要不要一同去看看。
珍卿夫妇没有谈太准确的意向,只说了现在为难的情况:她肚里的孩子月份越发大了,杜太爷现在精神状态也差得很,老人家可能随时就不行了。当然,这些还都只是家庭私务的牵绊。
珍卿夫妇告诉民联的裴树炎先生等人,说现在国内贫民饥饿的情形越发严重,他们这一大家子做惯慈善救济,没道理这时候却袖手旁观。
所以,珍卿计划再办一回慈善巡回画展,就是碍于杜太爷和自身的孕事,他们不便亲自出去办画展,但请了准备出国散心的朋友孟怡民,还有珍卿准备到美国访问的周成捷师兄,还珍卿身边有文艺修养的学生董时吟——她未婚夫获得了公费留学生资格,负责这次慈善巡回画展的具体事宜。即便有这些人替珍卿夫妇担待,也须他们自己联络国外的朋友帮忙,去打通关节处理问题再聚一聚人气。
民联的裴树炎先生等便不强求了。
————
董时吟自述:
从梁州团结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我在《新林报》的文艺副刊做事,跟建筑系男青年程昱宁订婚,昱宁考取公费资格准备往美国两年,而我正在犹疑是否要夫唱妇随。
恰逢易先生彼时有孕身重,需要有人帮她经理慈善画展事宜,当时周成捷先生欲到美国访问,易先生至友孟怡民女士亦欲游学欧美,易先生和陆先生在美结交的美国各阶层人物,皆表示愿意襄助二位先生的慈善巡回画展。易先生说我借机出去长长见识也好,不至于同未婚夫分隔两年。
其时,易先生跟美国诸位亲友接洽,来信电报多得处置不过来,其姪谢智美和师弟郭寿康不便时,易先生就托我帮她取信分类,她一个个看阅后认真回信回电,我便帮她贴邮票、粘信封并寄出。
我暗讶易先生夫妇友朋之多,他们竟在美国各省都有至交相识,美国名校的大教授自不必言,牵念祖国的爱国华侨也不必说,她还认识外国籍的牧师、豪商、出版商、记者、工程师、议员……可谓是真正的知交满天下了。
我将要离开中国去美国之前,偶闻易先生跟谢智美谈易卜生《国民公敌》,言某医生在镇上的浴场发现传染病,建议做市长的哥哥以科学办法整改之。但小镇浴场对小镇经济很重要,怕传染病的传闻会影响小镇致富,市长就警告弟弟不要逆流而动。而医生弟弟认为市民健康更重要,选择坚持己见。小镇市民却拒绝接受医生弟弟的说法,这个事件发展到最后,连最初支持弟弟的市民也反对他,他最后成了小镇市民的公敌。
易先生告诉智美要从中汲取人生的教训。智美反问难道不应当坚持真理吗?易先生当时的神情跟回答,后来想起来都颇耐人寻味。
她说世上的短识者多于智者,当一众短识者都坚信自己相信的,那持反对意见者都是他们的敌人。这是短识者难以改变的思维方式,真正有智慧的人应当敛息锋芒、谐于环境,即便不满占多数的短识者也不可逆流而动,让短识者为自己的愚行付出代价,智者的智慧才能重现价值光芒。若不愿意与众多的短识者妥协,就要有效仿布鲁诺火中度劫的准备,只好让数百年后的人为他平冤。
多年之后,当我的丈夫程昱宁因言得咎,我想起易先生此言方才大彻大悟,幸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陪着丈夫度过那段艰难岁月,才知易先生为何一直强调要学哲学,讲哲学中的求善本质是适应兴衰、谐于环境,上善若水是言水遇物则化形,这方是安身立命之至道。
而易先生一家自来谨言慎行,对于不甚了了的党派政治,未经调查从不轻率发表议论,若有议论则实事求是、客观赞美,至于批评之言自来鲜闻之也。加之易先生一家忧国忧民、积德行善,休言在国外知交满天下,在国内各阶层竟都有知交至友,所以体制内外、国民上下,无不有贤达者为其仗义执言、奔走呼号,居心叵测者即便有心肇祸戕害易先生一家,一则寻不到他们的口实把柄,二则上面大人物也不许打扰他们一家,三则易先生一家的海外关系,强大到国家层面也需时常借助之……
我到美国除与易先生众友会面,慈善画展之事几乎无须我亲自操持,在西部加省有官方民间贤达帮忙,到中南部是富商萨尔责先生操持,萨尔责先生是得省知名人士,他有个可爱的女儿叫iris,父女都很喜欢来自中国的工艺品。后来到美部东部就有出版业的蓓丽小姐,还有官员、医生、牧师、教授、名媛、贵妇等鼎力襄助画展。
我在美国东部的宾省,见到易先生夫妇的两位侄子——吴元礼先生跟吴仲礼先生。元礼先生是宾大建筑系的高材生,跟我先生程昱宁一见如故,特为这同业前辈在美国东部盘桓了多日。
而仲礼先生则是机电系的高材生,博士毕业后在宾省无线电厂做事情,当时他正参与制作电视机元件的工程。仲礼先生见识丰富、性情机敏,听闻很受他美国上司的器重,希望他加入美国籍留在无线电厂,他长兄元礼也极其盼望他留下。
可是仲礼先生以为,给美国人使唤来去没意思,回去叫同个祖宗的人使唤才是谢公馆的传统。元礼先生说弟弟当年是谢公馆的混子,以前在国内上学是出了名的自由散漫,现如今也能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了。
后来仲礼先生早我们半年回国,在已经迁回北边的平京大学教机电系学生。那时社会党的地下人员发展他,仲礼先生说让他参军打仗他就加入,社会党在平京的要员商议后同意了。此后,仲礼先生凭借出神入化的无线电技术,帮社会党的军队在内战中屡获胜捷,他竟然由最初的连级干部,一直做到建国之后的军级干部。
后来易先生一家也都迁到平京,他们谢公馆旧人谈起仲礼先生当年的武侠梦,还笑言他如今才是横刀立马、威风凛凛,这时再叫他“凌云子”也不合时宜了,叫他吴大军长才真正叫一个威风。
我们再见到元礼先生,是分别四十年后的春暖花开。易先生和陆先生都从大学退休了,常日在家整理自己的诗文画集,还有中译外、外译中各种作品,且被组织要求他们各写自传。
我退休后做了他们的外联秘书,帮他们处置对外联络的各种事宜。其时,有个港岛开电影公司的康先生,要给见证国家百年兴衰变迁的海宁名门——谢公馆一家人专门拍一个电视剧。
康先生在港搜罗旧报纸跟人物传记,鉴于当事人中许多都尚在人世,他们若非军政要人就是名流学者,谢公馆留落在世界各处的亲戚后人,也多数是各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所以剧本一事不敢轻率落定。康先生便专门带着编创团队,到平京亲自采访昔日海宁第一名门的传奇人物。
此事军政各方面都非常重视,希望摄制团队实事求是地创作,各方面人员在遵守纪律的前件,有理有节有纪律地配合他们。除了对拍摄影视剧没有兴趣,选择避而不见不配合的,谢公馆后人中最难采访的就是仲礼和智美兄妹。
他们兄妹多年以来深居简出,每次出差就是老长时间不见人影,工作内容连家人都不能透露,现在他们退休了也从来不对外乱讲话。港岛康先生的创作团队费尽心机,才终于创作出一个尚可的群像剧本,参考多方意见屡次修改删减,才跟国内的演艺界人员通力合作,创作出比任何虚构作品都精彩的半纪实作品。
似已湮灭在尘烟中的谢公馆,随着能人辈出的谢公馆后人们的回忆,又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中间。
我看康先生列下的谢公馆人物小传,我作为易、陆二位先生的晚辈近人,也不禁感叹何等家风造就这么多顶尖人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