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节(3 / 4)
但是,如今的这位皇太子,就算仔仔细细的算,也有三岁半了,不仅能走路,而且知礼仪,能读书,完全可以按照旧制举行仪典。
为了这件事情,礼部又重新商讨了许久,最后,还是胡大宗伯再次拍了板,拉着户部的沈尚书进宫了一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胡大宗伯说太子尚幼,且毕竟是出阁,不是册封,不宜过分浩大,沈大尚书在一旁可怜兮兮哭穷打滚(划掉),最终,才劝得天子改了主意。
但是,二者最终也各自做了妥协,太子毕竟不算小了,不可能真的像之前一样,完全坐着不动。
何况,这中间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太上皇的位次。
无论是册封还是出阁,受诏只是其中一环,并不是结束。
按照流程,在受诏之后,皇太子需朝谢圣母皇太后,中宫皇后,生母皇妃,毕后出殿,再受诸王,文武朝贺,受诸王及文武百官册表笺,方算是礼成。
这就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今的宫中,有两位皇太后,两位皇后,还有一位太上皇。
从皇位继承这一脉来算,皇太子受诏之后,朝谢景阳宫太后,中宫皇后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若从血脉传承来算,朝谢慈宁宫太后,太上皇,端静皇后及生母皇妃,也是不能省的。
要知道,文华殿在皇城东南,慈宁宫在皇城西南,坤宁宫在皇城正北,景阳宫在皇城西北。
而且,最要命的是,朝贺可不是按照地理位置,哪个方便先去哪,而是要按照尊卑顺序来的。
所以,即便不提受诏的流程,单单看朝谢的流程,真的按照典制操办的话,那流程就是这样的。
皇太子先在皇城东南的文华殿受诏,然后,到皇城西南的慈宁宫朝谢圣母皇太后,再往皇城西北的景阳宫朝谢皇太后。
绕完这一圈,马不停蹄的就要往南宫去,先往重华殿朝谢太上皇,再往延春宫朝谢端静皇后。
这些完了之后,再转回皇城,往坤宁宫朝谢中宫皇后,然后再绕回南宫,朝谢生母皇妃。
更不要提,朝谢之后,还要转回文华殿,受诸宗室,文武百官朝贺。
这么一通走下来,别说一天了,两天都未必能折腾的完。
这一环,当初在先皇之时,因为皇太子实在太小,直接就下诏免贺了。
但是,以如今天子想要大操大办的想法,自然是不可能省掉的。
所以,商量到了最后,考虑到时间问题,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考虑到,太子殿下虽然三岁半,但也只有三岁半,这么一通流程走下来,怕是要当场换太子的现实状况。
作为礼部的一把手,向来以平衡各方出名的胡大宗伯再出新招,将两种不同的仪典融合了起来。
既然皇太子的年纪,已经足可以支撑不太繁复的仪典,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如此减省,毕竟,每一项的仪程,都是在奠定皇太子的地位和身份。
但是相对的,因为毕竟是出阁读书,不算是正式的册封,而且,时间,精力方方面面的原因,也不必如此隆重。
既然流程不能省,太子殿下又跑不动,那么不如,干脆就把一些环节合并起来。
所以最后,礼部干脆将出阁仪放在了奉天殿,节省时间起见,也不用让皇太子来回折腾,索性在出阁之日,将两宫皇太后,太上皇,两宫皇后,都通通请到内殿,一并朝贺。
虽然说从礼制上来说,让皇太后,太上皇和皇后来迁就皇太子有些不妥,但是胜在省心省力,也算是临机权变之法。
最重要的是,既能按照天子的意思全礼,也能顺顺利利的把仪典操办下来。
于是,各方欢喜,事情便这么定了下来。
这天一大早,文武百官,勋贵外戚,四夷诸使,各方耆老,依次列班,等在宫门外头。 ↑返回顶部↑
为了这件事情,礼部又重新商讨了许久,最后,还是胡大宗伯再次拍了板,拉着户部的沈尚书进宫了一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胡大宗伯说太子尚幼,且毕竟是出阁,不是册封,不宜过分浩大,沈大尚书在一旁可怜兮兮哭穷打滚(划掉),最终,才劝得天子改了主意。
但是,二者最终也各自做了妥协,太子毕竟不算小了,不可能真的像之前一样,完全坐着不动。
何况,这中间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太上皇的位次。
无论是册封还是出阁,受诏只是其中一环,并不是结束。
按照流程,在受诏之后,皇太子需朝谢圣母皇太后,中宫皇后,生母皇妃,毕后出殿,再受诸王,文武朝贺,受诸王及文武百官册表笺,方算是礼成。
这就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今的宫中,有两位皇太后,两位皇后,还有一位太上皇。
从皇位继承这一脉来算,皇太子受诏之后,朝谢景阳宫太后,中宫皇后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若从血脉传承来算,朝谢慈宁宫太后,太上皇,端静皇后及生母皇妃,也是不能省的。
要知道,文华殿在皇城东南,慈宁宫在皇城西南,坤宁宫在皇城正北,景阳宫在皇城西北。
而且,最要命的是,朝贺可不是按照地理位置,哪个方便先去哪,而是要按照尊卑顺序来的。
所以,即便不提受诏的流程,单单看朝谢的流程,真的按照典制操办的话,那流程就是这样的。
皇太子先在皇城东南的文华殿受诏,然后,到皇城西南的慈宁宫朝谢圣母皇太后,再往皇城西北的景阳宫朝谢皇太后。
绕完这一圈,马不停蹄的就要往南宫去,先往重华殿朝谢太上皇,再往延春宫朝谢端静皇后。
这些完了之后,再转回皇城,往坤宁宫朝谢中宫皇后,然后再绕回南宫,朝谢生母皇妃。
更不要提,朝谢之后,还要转回文华殿,受诸宗室,文武百官朝贺。
这么一通走下来,别说一天了,两天都未必能折腾的完。
这一环,当初在先皇之时,因为皇太子实在太小,直接就下诏免贺了。
但是,以如今天子想要大操大办的想法,自然是不可能省掉的。
所以,商量到了最后,考虑到时间问题,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考虑到,太子殿下虽然三岁半,但也只有三岁半,这么一通流程走下来,怕是要当场换太子的现实状况。
作为礼部的一把手,向来以平衡各方出名的胡大宗伯再出新招,将两种不同的仪典融合了起来。
既然皇太子的年纪,已经足可以支撑不太繁复的仪典,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如此减省,毕竟,每一项的仪程,都是在奠定皇太子的地位和身份。
但是相对的,因为毕竟是出阁读书,不算是正式的册封,而且,时间,精力方方面面的原因,也不必如此隆重。
既然流程不能省,太子殿下又跑不动,那么不如,干脆就把一些环节合并起来。
所以最后,礼部干脆将出阁仪放在了奉天殿,节省时间起见,也不用让皇太子来回折腾,索性在出阁之日,将两宫皇太后,太上皇,两宫皇后,都通通请到内殿,一并朝贺。
虽然说从礼制上来说,让皇太后,太上皇和皇后来迁就皇太子有些不妥,但是胜在省心省力,也算是临机权变之法。
最重要的是,既能按照天子的意思全礼,也能顺顺利利的把仪典操办下来。
于是,各方欢喜,事情便这么定了下来。
这天一大早,文武百官,勋贵外戚,四夷诸使,各方耆老,依次列班,等在宫门外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