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节(3 / 4)
踌躇片刻,一旁的俞士悦上前道。
“陛下,今日之事,归根结底,还是由张同知所奏而起,如今争执不下,无非是考虑到边境局势,臣以为,既然杨杰已经受命赶赴宣府,那么想必定能妥善解决,为防朝野上下有所议论,增兵之举暂时不必。”
解决争端的最好办法,就是快刀斩乱麻。
现在最关键的,无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边境增兵的问题,另一个,就是整顿军府的问题。
略一停顿,俞士悦继续道。
“至于军府一事,奏疏已上,朝廷若无反应,恐怕军府官员人心惶惶,所以,不可不查,但是,军府干系重大,其中官员出身复杂,又身居高位,若是大动干戈,又恐军府难以运转,何况,张同知所奏,毕竟是一面之词,并无切实证据,即便朝廷派重臣察查,亦非一时可以了结。”
“故此,臣以为可将此事付诸廷议,所谓清者自清,军府涉及官员,可上疏自辩,受群臣劾正,若有疑者,可暂罢官职,归府待勘,若果无疑者,仍任旧职。”
“待军屯及边境之事尘埃落定后,于少保,金尚书及各道御史归京,再命兵部会同军府进行彻查,方最妥当。”
这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朝着俞士悦投出了意味深长的目光。
不过不同的是,文臣这边是满是赞许,但是,仔细看去,便可看出,其中隐隐带着一丝忌惮。
至于另一边的张輗等人,反应就比较直接,看着俞士悦的目光都快冒火了。
就连刚刚还在和朱仪吵架的陈镒,脸色也变得有些古怪。
不夸张的说,这一番话,连消带打,可谓是彻底扭转了局势。
他也是在朝多年之人,自然一下子就听出了这番话的狠辣之处……
付诸朝议?
不得不说,俞次辅,狠还是你狠啊!
第994章 廷益快回来吧……
所以说,能够做到朝廷重臣级别的,就没有一个简单的,俞士悦看似低调持正,但是,需要手狠的时候,他是半点都不客气。
付诸朝议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所有人都会知道,张輗这本奏疏当中弹劾了谁,要知道,这些军府武臣,关系盘根错节,背后各有勋爵之家做靠山。
这一公布出去,得罪的就是一大批勋贵。
如果说,一开始就付诸朝议,那么也就罢了,毕竟,张輗的最终目标,是拿到军府掌印官的位置,对军府进行整饬。
他这道奏疏一上,虽然得罪了很多勋贵,但是,在如今朝堂大臣都在绞尽脑汁向办法阻止天子冲动开战的前提下,他有很大的可能,能够赢得一大批的文臣支持。
如此一来,加上朱仪等人的声援,由张輗代表英国公府重回朝堂中枢,起码有七成的把握。
至于说得罪的勋贵,英国公府手中只要拿到了权势,自然能够让他们默默吞下苦果,何况,到那个时候,主动权掌握在张輗的手中,形势比人强,他自然有办法让这些勋爵之家低头。
可问题就在于,天子许是顾忌到影响颇大,所以,并没有在朝堂上将此疏公布,而是召集了他们这些相关的重臣前来商议。
如此一来,张輗就陷入了劣势当中,毕竟,像是王文,陈镒这样的人,他们可不好糊弄,更不会轻易被人裹挟。
先是王文,再是陈镒,再到如今的俞士悦,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对局势洞若观火。
张輗等人觉得,只要文臣这边的目的,是打消天子开战的心思,那么,就必须和他们合作,让出军府的利益。
但是,老大人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你做梦! ↑返回顶部↑
“陛下,今日之事,归根结底,还是由张同知所奏而起,如今争执不下,无非是考虑到边境局势,臣以为,既然杨杰已经受命赶赴宣府,那么想必定能妥善解决,为防朝野上下有所议论,增兵之举暂时不必。”
解决争端的最好办法,就是快刀斩乱麻。
现在最关键的,无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边境增兵的问题,另一个,就是整顿军府的问题。
略一停顿,俞士悦继续道。
“至于军府一事,奏疏已上,朝廷若无反应,恐怕军府官员人心惶惶,所以,不可不查,但是,军府干系重大,其中官员出身复杂,又身居高位,若是大动干戈,又恐军府难以运转,何况,张同知所奏,毕竟是一面之词,并无切实证据,即便朝廷派重臣察查,亦非一时可以了结。”
“故此,臣以为可将此事付诸廷议,所谓清者自清,军府涉及官员,可上疏自辩,受群臣劾正,若有疑者,可暂罢官职,归府待勘,若果无疑者,仍任旧职。”
“待军屯及边境之事尘埃落定后,于少保,金尚书及各道御史归京,再命兵部会同军府进行彻查,方最妥当。”
这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朝着俞士悦投出了意味深长的目光。
不过不同的是,文臣这边是满是赞许,但是,仔细看去,便可看出,其中隐隐带着一丝忌惮。
至于另一边的张輗等人,反应就比较直接,看着俞士悦的目光都快冒火了。
就连刚刚还在和朱仪吵架的陈镒,脸色也变得有些古怪。
不夸张的说,这一番话,连消带打,可谓是彻底扭转了局势。
他也是在朝多年之人,自然一下子就听出了这番话的狠辣之处……
付诸朝议?
不得不说,俞次辅,狠还是你狠啊!
第994章 廷益快回来吧……
所以说,能够做到朝廷重臣级别的,就没有一个简单的,俞士悦看似低调持正,但是,需要手狠的时候,他是半点都不客气。
付诸朝议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所有人都会知道,张輗这本奏疏当中弹劾了谁,要知道,这些军府武臣,关系盘根错节,背后各有勋爵之家做靠山。
这一公布出去,得罪的就是一大批勋贵。
如果说,一开始就付诸朝议,那么也就罢了,毕竟,张輗的最终目标,是拿到军府掌印官的位置,对军府进行整饬。
他这道奏疏一上,虽然得罪了很多勋贵,但是,在如今朝堂大臣都在绞尽脑汁向办法阻止天子冲动开战的前提下,他有很大的可能,能够赢得一大批的文臣支持。
如此一来,加上朱仪等人的声援,由张輗代表英国公府重回朝堂中枢,起码有七成的把握。
至于说得罪的勋贵,英国公府手中只要拿到了权势,自然能够让他们默默吞下苦果,何况,到那个时候,主动权掌握在张輗的手中,形势比人强,他自然有办法让这些勋爵之家低头。
可问题就在于,天子许是顾忌到影响颇大,所以,并没有在朝堂上将此疏公布,而是召集了他们这些相关的重臣前来商议。
如此一来,张輗就陷入了劣势当中,毕竟,像是王文,陈镒这样的人,他们可不好糊弄,更不会轻易被人裹挟。
先是王文,再是陈镒,再到如今的俞士悦,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对局势洞若观火。
张輗等人觉得,只要文臣这边的目的,是打消天子开战的心思,那么,就必须和他们合作,让出军府的利益。
但是,老大人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你做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