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2 / 4)
虽然很是不符合规矩,毕竟沈佑在任才一年,但谁让沈佑有这样大的功劳,破格提拔也是情有可原。如今天下百姓谁不认识沈佑,这个改变了很多人生活的人。
圣旨到了元安县的时候,沈佑正在后院里面看杂交水稻呢。
杂家水稻经过一年的研究和培养,到了如今可以进入初步试验阶段了。
“大人,这水稻产量当真增加了三成。”
院子里面的一亩地,被分批分块种了很多水稻,每一块小区域上面都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各种数据,一块区域一块区域进行比对,立刻可以看出其中一块区域比正常的水稻增产三成。这可是不得了,增长的这些粮食,得多养活多少人啊。一年实验的时间就能增长这么多,如果再根据大人的办法实验几年了,到那个时候,粮食又能增长多少?简直不敢想,想就觉得心潮澎湃,呼吸困难。
“嗯,不错,这批的种子先拿出来。在郊区找一块田地试种,看如何。剩下的一些种子继续进行试验。”
几个种植水稻的庄稼汉连连点头,眼眶里面忍不住湿润了一些。他们激动啊,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参与研究水稻增产,这可真是福及百姓,惠及万世的好事啊。而他何其有幸,竟然能够遇到沈佑这样的好官。真的是好官,有人有冤屈,他都会认认真真查案,尽心尽力的给老百姓一个公道。不像他听说过的官员,只会欺压百姓,都说官字两个口,没钱别进来。谁人受了冤屈,不都是能忍就忍了。都不会想到去县衙伸冤,不然冤屈没得到伸张,还要将家底掏空了。但如今却是不一样了,谁不知道元安县县令是个青天大老爷,为人刚直不阿,不管你是富商还是家里有背景,只要犯了事,就是谁来说话求情贿赂都不好使,他都要给你审得明明白白,还人一个公道,给这世道一个太平清静。
几个庄稼汉正在收拾水稻呢,那边就见管家匆匆忙忙跑进来,脸上满是慌乱惊吓,眼睛里面却都是激动,“大人,大人。”
素来沉稳的管家此刻却是跑进来,头发都乱了几分。
沈佑此刻也站在地里呢,手上脚上都是泥,听到动静,转过头来,就看到管家一副激动不已的模样,笑道:“怎么了?”
管家立刻兴奋惊喜道:“大人,有圣旨。”
恩,这可是大事,宣旨可是要请香案,整个县衙跪拜接旨的。沈佑当即也不敢耽搁,快速的和几个庄稼汉交代了几句,自己就去梳洗换衣裳了,这边则是和管家快速交代几句,让其做好安排。
第86章
“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兹元安县县令沈佑在任期间,德才兼备,治理有方, 泽被苍生, ……即诏入京, 加封京城府尹, 钦此。”
竟然是嘉奖升官的圣旨, 沈佑心头一动, 但身上动作却是未停, 利落的接旨谢恩,给颁发“圣旨的太监塞红包, 让管家安排落脚。
那太监翘着兰花指,笑眯眯道:“沈大人当真是年轻有为, 年纪轻轻就得陛下看重,前途无量啊。”
沈佑当即谦虚道:“哪里, 哪里, 都是陛下厚爱了。”
那公公道:“怎么会是谬赞呢?陛下时常夸赞沈大人您呢,沈大人您当真是少年英才, 足智多谋, 奇思妙想, 递上的那些方子如今可是惠及整个天下, 让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而朝廷的国库也得到了充盈。现在无论是朝堂上下都夸赞您呢,百姓也念着您的好, 如今陛下说要升您的官职, 都无人反对呢, 大人您这一去以后就是平步青云了。”
这公公这样卖力夸赞沈佑也是有道理的,沈佑如今已经在惠帝那边挂了名号,背后又有张青作靠山,那张青就是为沈佑递方子的人,而沈佑自己又有能力,新科状元郎出身,毫无背景的乡野小子,当初能被那长乐郡主看上,看来确实有几分不一样的。如今凭借着自己发明的那玻璃跟水泥这两个东风,他是要扶摇直上,直上九天,鹏程万里的,这般公公自然是好好的捧着,说不定以后哪里就有用得着的地方呢。
这边寒暄完,公公就跟着管家下去安顿了。
而沈佑却是捧着圣旨回了书房,他需要静一静,也需要好好想一想。
他并不想入京城入那权力的中心。他一年前才从哪地方安然归来,在这里过得有滋有味,极安逸舒适,一点也不想再去京城。而且,随着圣旨去了京城,他怕以后会被动的不得不参与那些党派斗争之中,毕竟不是你不想别人就会不予理会你的。
他想做的只是尽自己所能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里才是他的天空,而他这一年在这边也过的很好,努力施展自己的才能,不用顾虑太多,而且看着这边的百姓,因为自己的努力生活一点一点的变好,他非常满足。
只是都说君无戏言,如今惠帝已经下了圣旨,他若不去的话,是否会有欺君之罪,这可大可小,他自己也许可以不怕,但他还有家人,家中还有娘亲和几位姐姐,还有外公一家人,若是被连累,他后悔莫及。
这古代可不像是现代那般平等自由,这是个封建社会,一个不慎就有可能是株连九族的大罪,这般沈佑却是拿不定主意了,他不想自己家人受到自己的牵连,却也不想违背本心去入那权力中心。
这般沈佑颇多纠结,最后决定还是试探一下,所以当即写信。一封写给张青,一封信写给惠帝,都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自己想要在这里多担任几年。这里熟悉的风土人情能够给予他丰富的灵感,让他发明更多利国利民的好东西。而主要的就是,他的杂交水稻已经研究出了一点眉目,已经增产三成,他决定再接再厉,努力做出那最理想的能够增长一倍甚至是两倍三倍的水稻稻种来,让国家再无饥饿,百姓都能够过上饱腹的日子。
沈佑将两封信写好折好,就将写给张青的那封信立刻吩咐下面的人用最快的速度飞鸽传书,尽快传给给张青。而剩下的一封他打算让来传旨的公公帮忙转为递给惠帝。
那公公会住下,也是因为在等沈佑收拾一番,随自己入京。而沈佑却在午饭后找到了那位公公,面露为难之色,恳切道:“本官在这元安县中,诸多事情,却一时抽不开身,还需要安顿打理一番,毕竟这边好些事情都是在下牵头做主的,一旦这般仓促离开,怕是有许多麻烦,所以本官还需在此多逗留一段时日,等一切安排妥当了,在入京给陛下谢罪,还望公公代为回禀。”
那公公听了也觉得在情在理,而且沈佑很是不一般,是惠帝如今看重的人才。兴许惠帝就给对方这个恩典了,所以公公听后,就点头说一定会如实跟跟惠帝禀报的,然后就趁着天色还早要赶路离开了。
沈佑当即让管家将准备好的特产送上,也亲自给送到了城外。送走了传旨的公公,沈佑面上有几分愁色,但很快就淡化了,算了,想那么多做什么。船到桥头自然直,且行且看吧。 ↑返回顶部↑
圣旨到了元安县的时候,沈佑正在后院里面看杂交水稻呢。
杂家水稻经过一年的研究和培养,到了如今可以进入初步试验阶段了。
“大人,这水稻产量当真增加了三成。”
院子里面的一亩地,被分批分块种了很多水稻,每一块小区域上面都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各种数据,一块区域一块区域进行比对,立刻可以看出其中一块区域比正常的水稻增产三成。这可是不得了,增长的这些粮食,得多养活多少人啊。一年实验的时间就能增长这么多,如果再根据大人的办法实验几年了,到那个时候,粮食又能增长多少?简直不敢想,想就觉得心潮澎湃,呼吸困难。
“嗯,不错,这批的种子先拿出来。在郊区找一块田地试种,看如何。剩下的一些种子继续进行试验。”
几个种植水稻的庄稼汉连连点头,眼眶里面忍不住湿润了一些。他们激动啊,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参与研究水稻增产,这可真是福及百姓,惠及万世的好事啊。而他何其有幸,竟然能够遇到沈佑这样的好官。真的是好官,有人有冤屈,他都会认认真真查案,尽心尽力的给老百姓一个公道。不像他听说过的官员,只会欺压百姓,都说官字两个口,没钱别进来。谁人受了冤屈,不都是能忍就忍了。都不会想到去县衙伸冤,不然冤屈没得到伸张,还要将家底掏空了。但如今却是不一样了,谁不知道元安县县令是个青天大老爷,为人刚直不阿,不管你是富商还是家里有背景,只要犯了事,就是谁来说话求情贿赂都不好使,他都要给你审得明明白白,还人一个公道,给这世道一个太平清静。
几个庄稼汉正在收拾水稻呢,那边就见管家匆匆忙忙跑进来,脸上满是慌乱惊吓,眼睛里面却都是激动,“大人,大人。”
素来沉稳的管家此刻却是跑进来,头发都乱了几分。
沈佑此刻也站在地里呢,手上脚上都是泥,听到动静,转过头来,就看到管家一副激动不已的模样,笑道:“怎么了?”
管家立刻兴奋惊喜道:“大人,有圣旨。”
恩,这可是大事,宣旨可是要请香案,整个县衙跪拜接旨的。沈佑当即也不敢耽搁,快速的和几个庄稼汉交代了几句,自己就去梳洗换衣裳了,这边则是和管家快速交代几句,让其做好安排。
第86章
“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兹元安县县令沈佑在任期间,德才兼备,治理有方, 泽被苍生, ……即诏入京, 加封京城府尹, 钦此。”
竟然是嘉奖升官的圣旨, 沈佑心头一动, 但身上动作却是未停, 利落的接旨谢恩,给颁发“圣旨的太监塞红包, 让管家安排落脚。
那太监翘着兰花指,笑眯眯道:“沈大人当真是年轻有为, 年纪轻轻就得陛下看重,前途无量啊。”
沈佑当即谦虚道:“哪里, 哪里, 都是陛下厚爱了。”
那公公道:“怎么会是谬赞呢?陛下时常夸赞沈大人您呢,沈大人您当真是少年英才, 足智多谋, 奇思妙想, 递上的那些方子如今可是惠及整个天下, 让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而朝廷的国库也得到了充盈。现在无论是朝堂上下都夸赞您呢,百姓也念着您的好, 如今陛下说要升您的官职, 都无人反对呢, 大人您这一去以后就是平步青云了。”
这公公这样卖力夸赞沈佑也是有道理的,沈佑如今已经在惠帝那边挂了名号,背后又有张青作靠山,那张青就是为沈佑递方子的人,而沈佑自己又有能力,新科状元郎出身,毫无背景的乡野小子,当初能被那长乐郡主看上,看来确实有几分不一样的。如今凭借着自己发明的那玻璃跟水泥这两个东风,他是要扶摇直上,直上九天,鹏程万里的,这般公公自然是好好的捧着,说不定以后哪里就有用得着的地方呢。
这边寒暄完,公公就跟着管家下去安顿了。
而沈佑却是捧着圣旨回了书房,他需要静一静,也需要好好想一想。
他并不想入京城入那权力的中心。他一年前才从哪地方安然归来,在这里过得有滋有味,极安逸舒适,一点也不想再去京城。而且,随着圣旨去了京城,他怕以后会被动的不得不参与那些党派斗争之中,毕竟不是你不想别人就会不予理会你的。
他想做的只是尽自己所能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里才是他的天空,而他这一年在这边也过的很好,努力施展自己的才能,不用顾虑太多,而且看着这边的百姓,因为自己的努力生活一点一点的变好,他非常满足。
只是都说君无戏言,如今惠帝已经下了圣旨,他若不去的话,是否会有欺君之罪,这可大可小,他自己也许可以不怕,但他还有家人,家中还有娘亲和几位姐姐,还有外公一家人,若是被连累,他后悔莫及。
这古代可不像是现代那般平等自由,这是个封建社会,一个不慎就有可能是株连九族的大罪,这般沈佑却是拿不定主意了,他不想自己家人受到自己的牵连,却也不想违背本心去入那权力中心。
这般沈佑颇多纠结,最后决定还是试探一下,所以当即写信。一封写给张青,一封信写给惠帝,都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自己想要在这里多担任几年。这里熟悉的风土人情能够给予他丰富的灵感,让他发明更多利国利民的好东西。而主要的就是,他的杂交水稻已经研究出了一点眉目,已经增产三成,他决定再接再厉,努力做出那最理想的能够增长一倍甚至是两倍三倍的水稻稻种来,让国家再无饥饿,百姓都能够过上饱腹的日子。
沈佑将两封信写好折好,就将写给张青的那封信立刻吩咐下面的人用最快的速度飞鸽传书,尽快传给给张青。而剩下的一封他打算让来传旨的公公帮忙转为递给惠帝。
那公公会住下,也是因为在等沈佑收拾一番,随自己入京。而沈佑却在午饭后找到了那位公公,面露为难之色,恳切道:“本官在这元安县中,诸多事情,却一时抽不开身,还需要安顿打理一番,毕竟这边好些事情都是在下牵头做主的,一旦这般仓促离开,怕是有许多麻烦,所以本官还需在此多逗留一段时日,等一切安排妥当了,在入京给陛下谢罪,还望公公代为回禀。”
那公公听了也觉得在情在理,而且沈佑很是不一般,是惠帝如今看重的人才。兴许惠帝就给对方这个恩典了,所以公公听后,就点头说一定会如实跟跟惠帝禀报的,然后就趁着天色还早要赶路离开了。
沈佑当即让管家将准备好的特产送上,也亲自给送到了城外。送走了传旨的公公,沈佑面上有几分愁色,但很快就淡化了,算了,想那么多做什么。船到桥头自然直,且行且看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