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节(3 / 4)
这满天下的人,甚至有不少就在朱棣的身边,说起藩地的事时,都不免觉得张安世偏私。
偶尔,甚至朱棣自己也有所疑虑,可细细一想,人家自己的亲外甥呢,偏私也是情有可原吧。
可现如今……等到水落石出的时候,方才发现,张安世的品行,比自己想象中还要高了许多。
当即,朱棣道:“张卿家如此大公无私,实为宗亲楷模,这样的人,来处置宗亲事务,足以教人放心……你们说……是不是?”
朱棣眼神顾盼,目光灼灼地看向诸王。
第603章 天下太平《全书完》
当朱棣说出这番话的时候。
但凡聪明的藩王们,其实已知道陛下的意思了。
大公无私四字在古时,是一个极高的评价。
因为对古人而言,所谓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于家而言,家中有嫡庶之分,有长幼之别。于国而言,国有远近亲疏;于天下而言,天下人分百种,种种不同,想要让人服气,而没有惹来怨声载道,那么大公无私就十分紧要了。
天下的事,绝不只是靠所谓的贤明二字就能够概括的。
因为你的能力再高,即便能够压得住所有的人,哪怕你文韬武略,有楚霸王的能耐,有诸葛孔明的智慧。
可再高明的手段和智慧,终究也只是暂时压制住大家的抱怨而言。
久而久之,这些抱怨不会消失,只是沉淀起来,直到最终爆发出来。
因此,以德治人,以德治国,以德治天下,这一些话,若是放在后世,似乎早已被人弃之如敝屣。
可实际上,之所以古人做出如此的选择,绝不只是他们愚蠢这样简单。
因为无论是大公无私,亦或者是其他的道德,其本质,就是让天下人对你产生信赖!
若是连基础的信任都做不到,那么一切的手段和智谋其实都是空谈。
就如朱棣对张安世大公无私的这一番话,本质就是,若是大家都信赖张安世!那么,张安世将来若是再进行藩地的分割,大家也愿意承认!又或者是藩王们产生了争端和矛盾,有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出来斡旋,大家也能彼此愿意各退一步!因为他们相信,这个人绝不会偏私自己的对手。
反过来的话,倘若取得不了这样的信任,彼此之间都不肯服气,那么争端就永远不会停止,那么无休无止的内耗则会一直持续下去。
说穿了,古人的生产力较为低下,承受不了巨大的内耗成本,而所谓的以德治人,本身就是用最低限度的资源,去解决问题而已。
可此时此刻,众藩王们的心里却开始犯嘀咕起来。
其实他们虽在藩地,有些事,也颇有一些耳闻,可别小看这些藩王,他们虽在海外,却也有自己的亲信驻扎在京城,每日打探着各种京城里流传的消息。
陛下早有约束藩王的心思,以往的宗法,已经难以约束宗亲了。毕竟现在的宗亲们,都远在天边,且随着宗亲的日益增多,朝廷已经越发的鞭长莫及。
因此,垂涎这里头好处的人可不少。
对朱棣的兄弟们而言,他们辈分较高,这种事,自己当然当仁不让。
而对汉王、赵王这样的藩王而言,自己可是陛下的亲儿子,做不得太子,却还不能管理宗亲事务吗?
谁晓得,现在杀出来的,却是张安世。
于是许多人心里头,不禁空落落的。
可细细思量,既是无奈,却也不得不承认,这好事落在谁的头上,大家的心里只怕都不舒服。 ↑返回顶部↑
偶尔,甚至朱棣自己也有所疑虑,可细细一想,人家自己的亲外甥呢,偏私也是情有可原吧。
可现如今……等到水落石出的时候,方才发现,张安世的品行,比自己想象中还要高了许多。
当即,朱棣道:“张卿家如此大公无私,实为宗亲楷模,这样的人,来处置宗亲事务,足以教人放心……你们说……是不是?”
朱棣眼神顾盼,目光灼灼地看向诸王。
第603章 天下太平《全书完》
当朱棣说出这番话的时候。
但凡聪明的藩王们,其实已知道陛下的意思了。
大公无私四字在古时,是一个极高的评价。
因为对古人而言,所谓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于家而言,家中有嫡庶之分,有长幼之别。于国而言,国有远近亲疏;于天下而言,天下人分百种,种种不同,想要让人服气,而没有惹来怨声载道,那么大公无私就十分紧要了。
天下的事,绝不只是靠所谓的贤明二字就能够概括的。
因为你的能力再高,即便能够压得住所有的人,哪怕你文韬武略,有楚霸王的能耐,有诸葛孔明的智慧。
可再高明的手段和智慧,终究也只是暂时压制住大家的抱怨而言。
久而久之,这些抱怨不会消失,只是沉淀起来,直到最终爆发出来。
因此,以德治人,以德治国,以德治天下,这一些话,若是放在后世,似乎早已被人弃之如敝屣。
可实际上,之所以古人做出如此的选择,绝不只是他们愚蠢这样简单。
因为无论是大公无私,亦或者是其他的道德,其本质,就是让天下人对你产生信赖!
若是连基础的信任都做不到,那么一切的手段和智谋其实都是空谈。
就如朱棣对张安世大公无私的这一番话,本质就是,若是大家都信赖张安世!那么,张安世将来若是再进行藩地的分割,大家也愿意承认!又或者是藩王们产生了争端和矛盾,有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出来斡旋,大家也能彼此愿意各退一步!因为他们相信,这个人绝不会偏私自己的对手。
反过来的话,倘若取得不了这样的信任,彼此之间都不肯服气,那么争端就永远不会停止,那么无休无止的内耗则会一直持续下去。
说穿了,古人的生产力较为低下,承受不了巨大的内耗成本,而所谓的以德治人,本身就是用最低限度的资源,去解决问题而已。
可此时此刻,众藩王们的心里却开始犯嘀咕起来。
其实他们虽在藩地,有些事,也颇有一些耳闻,可别小看这些藩王,他们虽在海外,却也有自己的亲信驻扎在京城,每日打探着各种京城里流传的消息。
陛下早有约束藩王的心思,以往的宗法,已经难以约束宗亲了。毕竟现在的宗亲们,都远在天边,且随着宗亲的日益增多,朝廷已经越发的鞭长莫及。
因此,垂涎这里头好处的人可不少。
对朱棣的兄弟们而言,他们辈分较高,这种事,自己当然当仁不让。
而对汉王、赵王这样的藩王而言,自己可是陛下的亲儿子,做不得太子,却还不能管理宗亲事务吗?
谁晓得,现在杀出来的,却是张安世。
于是许多人心里头,不禁空落落的。
可细细思量,既是无奈,却也不得不承认,这好事落在谁的头上,大家的心里只怕都不舒服。 ↑返回顶部↑